何萌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形成性评价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我们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的全过程和师生互动。结果表明,形成性评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切实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 周丹符小文何萌郭玲
- 关键词:基础化学教学评价
- 地杨桃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 2005年
- 采用ICP—MS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地杨桃中铁、锌、铜、锰、锶、铬、钴和硒微量元素含量,为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 何萌郭玲
- 关键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原子荧光光度法ICP
- 对基础化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效果,我们对基础化学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采取"平时成绩+课程论文+阶段性考核+期末考试"的模式,强调全过程的考核。结果表明,考试模式的改革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 周丹郭玲符小文何萌付煜荣
- 关键词:基础化学考试模式
- 地杨桃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了解地杨桃(Sebastianiachamaelea)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CL超声波提取,OPA-FMO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地杨桃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全株干重的0.5%,人体必需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为77.5%,较常见大戟科药用植物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高,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占总游离氨基酸的60%。结论地杨桃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存在是该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为药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艾朝辉郭玲何萌
- 关键词:游离氨基酸
- 地杨桃酯类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地杨桃(Sebastianiachamaelea)全草的酯类化学成分,为系统研究地杨桃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地杨桃乙醇浸膏苯洗脱流份的酯类成分进行分离,经质谱库图谱对照,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份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13种酯类成分,其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含量最高,占总量58.76%。高级脂肪酸酯占总量的40.0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酯为28.83%。结论以GC-MS法能检测地杨桃全草的酯类化学成份,为研究其应用价值打下基础。
- 郭玲何萌林连波
- 关键词:酯类
-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实践被引量:4
- 2021年
- 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对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并采用"线上+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实践结果表明,基于BB教学平台的"线上+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教学效果。
- 周丹王伟全符小文何萌李海霞邱军强徐丹
- 关键词:BLACKBOARD教学平台基础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 2019年
- 对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进行研究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基于化学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优势、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教学应用实例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和分析,同时指出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和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能更好地优化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 周丹冯骞符小文何萌刘辰鹏
-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 地杨桃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 采用ICP-MS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地杨桃中铁、锌、铜、锰、锶、铬、钴和硒微量元素含量, 为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 何萌郭玲
- 关键词:微量元素ICP-MS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