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赟彬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降解
  • 2篇电池
  • 2篇一体化
  • 2篇生物菌
  • 2篇燃料电池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菌
  • 2篇微生物菌种
  • 2篇菌种
  • 2篇菌种保藏
  • 2篇卡拉胶
  • 2篇降解菌
  • 2篇寡糖
  • 2篇发酵
  • 2篇分子式
  • 2篇杆菌
  • 2篇保藏
  • 2篇扁藻
  • 2篇产氢
  • 1篇亚心形扁藻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傅赟彬
  • 6篇杜昱光
  • 4篇赵小明
  • 3篇刘启顺
  • 3篇张卫
  • 3篇陈兆安
  • 3篇尹恒
  • 3篇白雪芳
  • 3篇王文霞
  • 3篇陆洪斌
  • 2篇拓亚琴
  • 2篇赵勇
  • 2篇李曙光
  • 2篇孟彦羽
  • 1篇张建平
  • 1篇彦飞
  • 1篇郭祯
  • 1篇虞星炬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可德兰寡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德兰寡糖的制备方法,将可德兰多糖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制成均相溶液,在80-140℃条件下,添加酸,酸于溶液中的终浓度为0.1-10M,反应30-500min,加入3-5倍体积反应液的有机溶剂沉淀,同时搅拌,...
杜昱光傅赟彬刘启顺赵小明白雪芳李曙光
文献传递
一种卡拉胶降解菌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土地杆菌属的细菌,具体的说是一种降解卡拉胶的新菌及其发酵的方法和应用,其命名为卡拉胶降解菌13-Q,即Pedobacter hainanensis sp.13-Q,该菌株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杜昱光孟彦羽傅赟彬赵勇尹恒王文霞拓亚琴
文献传递
一种燃料电池耗氢技术用于提高扁藻光解海水产氢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绿藻光解水制氢,具体地说是,以具有光解海水产氢功能的海洋绿藻—亚心形扁藻为体系产氢材料,在光反应器上外接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持续耗氢系统来维持体系内较低氢分压,依据电路中电子数量与氢原子数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测量电...
张卫郭祯陈兆安陆洪斌傅赟彬虞星炬
文献传递
一种可德兰寡糖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德兰寡糖的应用,其结构为葡萄糖分子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寡糖,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为2-24,分子式是(C<Sub>6</Sub>H<Sub>12...
杜昱光傅赟彬刘启顺赵小明白雪芳尹恒王文霞
文献传递
一种卡拉胶降解菌及其发酵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土地杆菌属的细菌,具体的说是一种降解卡拉胶的新菌及其发酵的方法和应用,其命名为卡拉胶降解菌13-Q,即Pedobacter hainanensis sp.13-Q,该菌株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杜昱光孟彦羽傅赟彬赵勇尹恒王文霞拓亚琴
文献传递
一种亚心形扁藻高密度培养与产氢一体化的制氢方法
本发明利用整合了燃料电池的平板光生物反应器,将微藻高密度培养和光照产氢进行了整合,形成一体化产氢体系。通常微藻培养和光合产氢两段工艺在时空上是分开的,培养的低密度藻细胞需经浓缩再光照产氢,因此要分别在两个光生物反应器中进...
张卫郑阳陈兆安陆洪斌彦飞傅赟彬
文献传递
亚心形四爿藻培养和产氢过程一体化平板光生物反应系统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整合了燃料电池的平板光生物反应器,探讨了将亚心型四爿藻高密度培养和产氢两段工艺一体化集成的可行性.在培养阶段通入体积分数为2%~5%的CO2可使藻细胞迅速增殖,9 d内即可达到产氢要求的生物量(8.5×10^6cell/mL).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选择2%的CO2培养的藻进行后续的产氢实验.结果表明,PSⅡ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通过对产氢动力学曲线的分析,计算出最大产氢速率为1.1 mL/(h·L),持续产氢时间为60 h.
郑阳陈兆安傅赟彬陆洪斌张卫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燃料电池
可德兰寡糖的制备及其组分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可德兰多糖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不含分支的线性β-1,3-葡聚糖,由于难溶于水而限制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为此对可德兰寡糖的制备及其组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法酸解可德兰多糖。结果:通过红外光谱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检测,结果表明:可德兰多糖降解后结构未发生变化,降解产物的聚合度为2~19,其中聚合度为5的成分含量最高;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150~180min是降解可德兰寡糖的合理反应条件,降解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简单、高效的降解可德兰多糖,制备其寡糖。
傅赟彬刘启顺李曙光张建平白雪芳赵小明杜昱光
关键词:红外光谱
可德兰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和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可德兰多糖是一种不含侧链分支的微生物发酵型β-1,3-葡聚糖,具有特殊的凝胶性质,除作为食品添加剂外,在水产养殖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多糖分子的聚合度、分子构象和分支程度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通过化学改性得到的可德兰多糖衍生物不仅使得溶解性增加,而且其生物活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化学修饰后的可德兰多糖也具有开发为一种新型基因载体的广泛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可德兰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傅赟彬赵小明杜昱光
关键词:化学改性生物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