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周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112 H指数:7 供职机构: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53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53例不同部位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依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53例神经鞘瘤中全切除37例,其余均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为69.8%。术后有5例肌力较术前略有减退,3例变化不明显,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痊愈;1例为转移瘤患者,因全身衰竭在手术中死亡,手术有效率为83.0%。结论 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确诊主要依赖MRI,根据肿瘤的部位,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林智敏 兰周华 林锦波 董广宇 刘子科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术前 切除 脑出血首次血压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我科收治的经颅脑CT检查证实的急性首次脑出血患者共130例,分别收集患者自然信息、首次血压记录、出血量、中线移位情况及是否破入脑室、首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住院中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3个月随访时的改良的Ranking量评分(modifiedranking scale,MRS)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年龄、GCS评分、脑室积血、舒张压、中线移位、肺部感染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血压升高患者的年龄偏大、出血量大、GCS评分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者预后差。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血压水平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张清平 董广宇 赵燕 邱建东 兰周华 陈建良关键词:脑出血 血压水平 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方法:对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对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应激性溃疡患者有22例(11%),与单纯高血压脑出血组比较,年龄>60岁以及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年龄<60岁的,且为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疾病影响因素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脑出血量、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和GCS评分呈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年龄大于60岁,脑出血量、出血部位、GCS评分是预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男性,GCS评分小于5分,出血部位,颅内压增高等,应及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能够优先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杨亚敏 兰周华 吴红添 刘子科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血管畸形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脑血管畸形患者的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收集进行体检的76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的血清标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MMP-9含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MP-9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检测点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P<0.01),而对照组的血清MMP-9水平在不同检测时点没有明显变化。结论:MMP-9在脑血管畸形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调节局部MMP-9含量从而抑制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畸形疾病的扩大和破裂。 刘子科 林智敏 许海珍 兰周华 董广宇 吴春波 林锦波 杨亚敏 黄翔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血管畸形 腰大池外引流在治疗重度脑室出血中的早期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外引流(ELD)在治疗重度脑室出血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侧脑室外引流(EVD)并脑室内纤溶治疗的重度脑室出血患者62例,其中27例在第三、四脑室积血清除后即给予ELD(治疗组),未给予或未及时给予者35例(对照组),比较2组侧脑室置管时间、侧脑室并腰大池置管总时间、颅内感染率、脑室-腹腔分流率及发病3个月预后。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侧脑室置管时间和脑室-腹腔分流率分别为(109.2±21.1)h、(207.9±51.1)h和0、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置管总时间、颅内感染率及3个月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ELD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安全可行,可显著缩短EVD时间,降低脑室-腹腔分流率。 董广宇 兰周华 张清平 许海珍关键词:脑室出血 侧脑室外引流 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研究 2005年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 5 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 ,按 GCS评分法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 18例 (37.7% ) ,中残 11例 (2 0 .8% ) ,重残 7例 (13.2 % ) ,植物样生存 3例 (5 .7% ) ,死亡 14例 (2 6 .4 % )。死亡原因 :死于继发性颅脑损伤 2例 ,原发性颅脑损伤 4例 ,严重合并伤与低血压休克 3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 (MODS) 4例 ,肺部并发症 1例。结论 :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林智敏 兰周华 林锦波 董广宇 刘子科关键词: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脑脊液压力监测在早期腰大池外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脊液(CSF)压力监测在早期腰大池外引流(LD)治疗重型脑室出血(IVH)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重型IVH患者,其中37例(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外引流(EVD)并脑室内纤溶治疗(IVF),28例(观察组)在侧脑室CSF压力监测下早期联合应用LD。比较两组尿激酶使用总量、CSF持续外引流时间、引流相关并发症(脑疝、颅内再出血、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颅内感染、穿刺点CSF漏、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尿激酶使用总量、CSF持续外引流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3个月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CSF压力监测下早期联合应用LD治疗重型IVH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CSF持续外引流时间、降低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董广宇 王新军 廖一凡 兰周华关键词: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后脑组织ET和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弥散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后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对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105只SD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在1h、24h和48h腹腔注射2.5mg/kg的七叶皂苷钠。模型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模型组每天注射并饲养10d将各组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剥离额叶皮质40mg,匀浆,离心取上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硝酸还原酶法测NO。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ET和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大鼠脑组织ET和NO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稳定血管内皮细胞等机制,对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发挥保护神经组织的作用。 林锦波 李丽媛 罗宁 董广宇 兰周华关键词:弥漫性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七叶皂苷钠 内皮素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小骨窗微创开颅治疗的效果。结果:死亡2例(5.7%);存活33例,术后6~12月随访,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1级6例(17.2%),2级14例(40.0%),3级9例(25.7%),4级4例(11.4%)。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止血彻底,能有效清除血肿和改善预后。 兰周华 林锦波 董广宇 林智敏 刘子科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开窗术 对兰州地区1000例头颅CT片中颅内钙化的临床分析研究 兰周华 葛力 罗克政 该课题通过大宗病例(包括病人和健康人的1000例头颅CT片)随机抽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较全面系统地得出兰州地区这一特殊环境人群中颅内钙化及其疾病的发生情况。研究发现兰州地区人群中生理性基底节钙化率(2.59%)明显...关键词:关键词:头颅CT 颅内钙化 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