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清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144 H指数:7 供职机构: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视黄醇、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与更年期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究血清视黄醇、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与更年期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我科住院的106例更年期骨质疏松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ICTP)、骨钙素(OC)及骨碱性磷酸酶(NBAP)]和血清视黄醇、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其相关性。结果 更年期骨质疏松组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视黄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9、19.34,均P<0.05);更年期骨质疏松组女性外周血中骨代谢生化指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21.69、26.10、12.09,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与血清视黄醇水平呈负相关(r=-0.66,P<0.05),而与脂质运载蛋白2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 更年期骨质疏松女性存在明显的血清视黄醇水平增高、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下降,两者与骨代谢相关,故可作为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发生风险评估的客观指标。 程岚 关清华 旷劲松关键词:骨代谢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IL-34、APN表达水平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4(IL-34)、脂联素(APN)表达水平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初诊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在随访的过程中,11例失访,实际纳入139例,根据骨密度(BMD)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者纳入A组(n=49),骨量减少者纳入B组(n=46),无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者纳入C组(n=44),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检测血清中IL-34、APN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钙素(BGP)等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同时通过Pearson检验分析,研究老年T2DM合并OP患者血清IL-34、APN水平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A、B、C组FPG、HbAlc、2 h PG、FINS、HOMA-IR、TG、TC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L-34、APN、CTX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及对照组(P<0.05),而PINP、BGP水平则明显低于B、C组及对照组(P<0.05);B组IL-34、APN、CTX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及对照组(P<0.05),而PINP、BGP水平则明显低于C组及对照组(P<0.05);C组IL-34、APN、CT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INP、BG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L-34、APN与CTX均呈直线正相关(P<0.05),而与PINP、BGP均呈直线负相关(P<0.05);同时IL-34、APN两两相互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34、APN可以反映老年T2DM患者早期骨代谢情况,预测OP的发生风险,其可能共同参与了T2DM、OP的发生发展。 程岚 旷劲松 关清华关键词:脂联素 非诺贝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C(PKC)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非诺贝特防治早期D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用封闭群4周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糖尿病组(20只)和非诺贝特组(20只)。非诺贝特组和糖尿病组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非诺贝特组每天给予非诺贝特10 mg/kg与饲料混合后喂养,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记录给药前及给药4,8,12,16周时3组空腹血糖水平。给药16周后处死大鼠,取眼球,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VEGF和PKC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给药4,8,12,16周非诺贝特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6周后3组大鼠视网膜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糖尿病组与非诺贝特组大鼠VEGF和PKC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上调(P均<0.05),但非诺贝特组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均<0.05)。非诺贝特组及糖尿病组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但非诺贝特组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下调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和PKC表达,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干预早期DR的发生发展。 关清华 旷劲松 赵玉蓉 程岚 张秀彬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非诺贝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C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2例 被引量:5 2016年 高血糖高渗状态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而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现将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HHS)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男,69岁,因"嗜睡、进食及言语理解困难1d"入院。患者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嗜睡,反复呼唤可睁眼,但患者言语理解困难,不能听懂他人语言表达。 关清华 宋宇 旷劲松关键词:误诊 急性脑血管病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变化及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及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0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UMA)/尿肌酐(UCr)比值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M-UAl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L-UAlb)组,每组100例;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N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RBP4水平,记录所有受试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检测UMA、UC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进行比较。结果N-UAlb组、M-UAlb组、L-UAlb组的RBP4水平分别为(47.36±7.23)、(62.14±10.02)、(79.38±15.73)μg/ml,均高于NC组的(16.25±1.9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N的进展,各组HbA1c、TG、Cr、HOMA-IR水平逐渐升高,eGFR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4水平与UMA/UCr、HOMA-IR、HbA1c、TG及Cr水平呈正相关(r=0.455、0.497、0.346、0.396、0.385,P<0.05),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r=-0.536,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RBP4参与DN的发生发展,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及监测病情。 关清华 辛彩虹 旷劲松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病因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0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据年龄及骨密度进行分组,然后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各项指标.结果BMI与骨密度(BMD)呈正相关.B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生化指标检测:a2组均明显高于a1组,b2、b3组均明显高于b1组,b3组高于b2组(P<0.05).骨代谢指标:B组低于A组,a2组低于a1组.b1、b2、b3组逐步下降.雌雄激素:B组低于A组,b1、b2、b3三组逐步下降.结论BMI越高,骨质疏松发生率越低.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风险增加.骨钙素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雌雄激素水平与BMD、年龄呈负相关. 程岚 关清华 旷劲松关键词:男性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贝特类药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关清华 旷劲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甲亢危象1例报告 张秀彬 刘飞 关清华 董茜妍 旷劲松艾塞那肽联合川芎嗪对肾功能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川芎嗪对肾功能正常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肾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艾塞那肽+二甲双胍+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川芎嗪片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体质量指数(BMI)与肾功能情况,并用彩超测定左右肾实质中部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RI),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BG、2h P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BMI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2组FBG、2h PG、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左右肾实质中部叶间动脉RI、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轻度恶心感与皮肤瘙痒感,且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治疗中加用川芎嗪能很好改善双肾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方法安全可靠。 王娇 关清华 周月宏关键词:2型糖尿病 川芎嗪 3C降糖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及波动的疗效观察 关清华 旷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