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若
- 作品数:41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组织学数字切片的制作及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显微镜观察玻璃切片是实验课授课的重要内容,2005年我校投资建立了集数码显微镜、语音交流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应用软件系统为一体的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此基础上,为了克服玻璃切片的局限性[2],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实验教学,2012年我们将传统的玻璃组织切片转换为数字切片,并应用于日常组织学实验教学中,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 邢文英刘莉金辉冯若丁一
- 关键词:组织学实验教学应用软件系统数码显微镜数码互动实验室显微镜观察
- 混合血清孵育的肺腺癌组织双向蛋白印迹图谱的建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混合血清孵育的肺腺癌组织双向蛋白印迹图谱。方法:收集2例肺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提取癌组织可溶性总蛋白并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将蛋白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分别与4例肺腺癌患者的混合血清和4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的混合血清孵育2 h,再加入二抗羊抗人IgG反应2 h,DAB显色。结果:分别建立了肺腺癌混合血清和对照混合血清孵育的肺腺癌组织双向蛋白印迹图谱,两个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利用混合血清孵育的肺腺癌组织总蛋白能建立良好的双向蛋白印迹图谱,这为进一步鉴定肺腺癌肿瘤相关抗原奠定了基础。
- 杨继要冯若金辉孙芸丁一
- 关键词:肺腺癌混合血清
- 以“动态”的观念进行肾上腺组织学教学
- 2018年
-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主要以描述的方法进行教学。本系对甲状腺、血管内皮、肝、肾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了动态观念的教学,以肾上腺为例,表述动态观念教学的具体实施。早在1866年,Arnold已根据肾上腺皮质各区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将肾上腺皮质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该命名法至今仍在应用[1]。
- 邢文英冯若金辉黄忻丁一
- 关键词:组织学教学肾上腺皮质形态学特征微细结构动态观
- 应激活化的P38MAPK在DTT与顺铂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背景/]细胞凋亡是在基因严密调控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它是多细胞生物的一种细胞主动死亡形式,无论在生理条件下还是在病理条件下,在发育期还是在成体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多细胞生物可借此机制消除损伤及不需要的细胞。因此,某...
- 冯若
- 关键词:P38MAPK凋亡顺铂DTT流式细胞仪
- 文献传递
- p38在二硫苏糖醇与顺铂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008年
- 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为七组,其中三组分别加二硫苏糖醇(DTT,Ds)、顺铂(Cs)及二药联合(Ds+Cs)处理细胞,另三组则先用磷酸化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孵育,再分别加Ds、Cs及Ds+Cs处理细胞,未加药组作为对照(C′)。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比较,各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1);SB203580孵育细胞后,与相应组别比较,Ds、Cs、Ds+Cs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均<0·01)。证实p38MAPK在Ds和Cs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中被显著激活,p38MAPK的激活可能是多种上游凋亡信号传导必经的共同通路。
- 冯若刘国红金辉邢文英张钦宪
- 关键词:P38凋亡顺铂DTT
- 首次行IVF/ICSI助孕的单纯高BMI女性累积分娩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单纯高体质量指数(BMI)女性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累积分娩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个体化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IVF/ICSI-ET助孕的BMI>24 kg/m^(2)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一次完整卵巢刺激周期是否累积分娩,分为累积分娩组(859例)和未分娩组(63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促排卵结果及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累积分娩率的因素;再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30岁、30~38岁及>38岁3组,进一步比较3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1)与未分娩组相比,累积分娩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基础FSH(bFSH)、Gn起始剂量均显著下降(P<0.001),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窦卵泡计数(AFC)、Gn天数、获卵总数、MⅡ卵母细胞数、正常受精数及卵裂期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升高(P<0.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累积分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77,95%CI(0.851,0.904),P<0.001]。(3)不同年龄分组的临床结局比较显示,30~38岁组的累积妊娠率和无可利用胚胎周期取消率与<30岁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17),而累积分娩率显著低于<30岁组(P<0.017);>38岁组的累积妊娠率、累积分娩率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17),无可利用胚胎周期取消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7)。结论年龄是显著影响单纯高BMI女性行IVF/ICSI助孕累积分娩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累积分娩率逐渐降低。
- 胡亚会李昊雨王金玉王雪崔趁趁王莉娜冯若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体外受精
- 成年大鼠肝细胞的细胞动力学研究
- 2005年
-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肝细胞的细胞增生、衰老与凋亡的动力学过程。方法:应用HE染色、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末端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探讨正常大鼠肝细胞的细胞动力学。结果:肝细胞呈现多种方式的无丝分裂像。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成群分布于门管区。衰老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以肝小叶周边部较多。凋亡细胞分布于中央静脉周围和门管区周围。结论:成年大鼠肝细胞呈现细胞增殖、生长、衰老和凋亡的细胞动力学过程。
- 金辉冯若丁一邢文英史学义
- 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动力学细胞增值细胞衰老
- 人表皮细胞的体外改良培养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人工纯化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对人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表皮细胞第5天时,采用人工纯化法即用0.25%胰蛋白酶+0.04%EDTA(1∶1)消化细胞2~10min,除去成纤维细胞后,观察表皮细胞生长情况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其存活率。结果:细胞存活率为87%,存活率较高。生长状态较传统方法培养的表皮细胞生长状态好。结论:人工纯化法除去成纤维细胞为原代培养表皮细胞的方法改良,有利于表皮细胞更好的生长。
- 冯若金辉杨继要
- 关键词:细胞培养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比较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移植方法与心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10在郑州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中心和机能中心完成。体外获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后观察前壁心肌颜色变苍白、收缩力减弱、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确定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成4组,每组10只,2周后进行细胞移植。静脉对照组:尾静脉注射L-DMEM0.6mL;静脉移植组:尾静脉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0.6mL;心外膜对照组:在大鼠心肌梗死区分8点注射L-DMEM0.6mL;心外膜移植组:在大鼠心肌梗死区分8点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0.6mL。移植4周后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心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肌钙蛋白T的表达。结果: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移植前比较,静脉对照组与心外膜对照组心脏功能逐渐恶化,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降低。静脉移植组与心外膜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均较移植前升高,并且心外膜移植组高于静脉移植组[移植前:左室射血分数:(27.09±2.46)%,(26.62±2.31)%,短轴缩短率:(24.09±3.13)%,(24.52±3.01)%;移植后:左室射血分数:(35.12±2.68)%,(46.31±3.15)%,短轴缩短率:(28.32±3.68)%,(32.38±2.35)%,P<0.05]。与静脉移植组相比,心外膜移植组左心室收缩压、左室压力变化最大上升速率、左室压力变化最大下降速率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压降低[静脉移植组:(105.27±5.56)mm Hg,(18.02±3.63)mm Hg,(4595±389)mm Hg/s,(3768±525)mm Hg/s;心外膜移植组:(123.89±9.64)mm Hg,(13.79±3.92)mm Hg,(4988±513)mm Hg/s,(4193±563)mm Hg/s,P<0.05]。②心外膜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梗死心肌�
- 贾敏卢沛琦冯若张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功能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心肌肌钙蛋白T
- 普外科非白色念珠菌感染诊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普通外科深部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的病原真菌的种类,易患因素、耐药情况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8年6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1例非白色念珠菌病人的易感因素、病原学种类特点、耐药情况及治疗措施。结果易感因素主要为使用广谱抗生素、中心静脉插管、全胃肠外营养、高龄、大型手术、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等。31例病人分离出40例菌株,同一患者可培养出不同菌株。非白色念珠菌的主要致病真菌是热带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大部分对氟康唑耐药。31例经抗真菌治疗者中8例死亡,病死率25.81%。结论非白念感染感染多发生多存在宿主因素,菌株以热带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为主,大部分对氟康唑耐药,部分对伊曲康唑耐药。对高危病人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测定,消除易感因素,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和加强支持治疗,有望进一步改善预后。
- 翟文龙冯若宋燕李捷张水军
- 关键词:非白色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