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胜
-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对T1a,b N0M0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亚肺叶切除、肺叶切除对T1a,b N0M0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海军安庆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肺叶切除45例、亚肺叶切除38例)的83例T1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计算5年生存率,同时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83例患者共死亡14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78.1%。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肿瘤大小、淋巴结采样数目是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子(P<0.05),而亚肺叶切除及肺叶切除、手术方式、年龄、性别、是否接受术后化疗、病理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淋巴结采样数目是影响T1a,b N0M0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对于pT1a,b N0M0 NSCLC患者具有相似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转移率;T1期淋巴结采样可延长患者生存率,故术中淋巴结应尽可能的被采样、清扫。
- 刘一胜李小平鲍方章月安陈柚君吴其琛
- 关键词:肺叶非小细胞肺癌
- 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中远期预后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对早期食管癌中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海军安庆医院2008年1—12月收治的8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胸腹腔镜组(n=23)和开胸组(n=6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围术期指标,观察其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5年随访,记录其1、2、3、5年生存率,分析其中远期临床预后。结果胸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胸组,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胸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11/63),胸腹腔镜组为13.0%(3/23),胸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开胸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87.3%、81.0%、71.4%,胸腹腔镜组分别为95.7%、87.0%、82.6%、73.9%,两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0)。结论胸腹腔镜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其中远期临床预后与开胸治疗相当,更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刘一胜李小平陈柚君鲍方
- 关键词:腹腔镜胸腔镜食管肿瘤
- 胸腔镜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200例,依据手术术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传统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每组100例,传统开胸手术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结果: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数与传统开胸手术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中切口感染3例,漏气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100);传统开胸手术组患者中切口感染23例,漏气2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0%(43/100)。胸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胸手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0、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胸腔镜手术术中中转率为3.0%(3/100)。结论:胸腔镜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好。
- 吴其琛李小平刘一胜章月安陈柚君鲍方
- 关键词:胸腔镜肺部手术
- 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优势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oscopic surgery,VATS),术中吸净胸腔积液,分离胸膜腔内房性分隔样粘连,用干燥的导尿管、注射器将无菌干燥滑石粉10g均匀喷涂于胸膜腔内,并放置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结束操作。结果36例于术后1周胸引量<100mL,复查胸部CT见肺脏复张完全,胸水消失而拔除引流管,4例肺癌患者因右下肺不张,导致术后患肺不能完全复张,延缓胸腔引流至术后2周拔管,随访胸片及胸部CT检查仅肋隔角处少许包裹性积液。结论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可靠,可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了机会。
- 李小平贾善浩刘一胜
- 关键词:胸腔镜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恶性胸腔积液
- 胃壁浆肌层下隧道式吻合治疗食管癌、贲门癌48例
- 2000年
- 李小平王程鹏孙明权刘一胜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
- 早期周围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行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0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等术后一般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同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比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G、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利于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在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 吴其琛李小平刘一胜章月安鲍方陈柚君
-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胸腔镜检查炎症反应免疫功能
- 复尔凯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早期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留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体会。方法对50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均放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术后给予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术中营养管的放置均顺利,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了肠功能的恢复,促进了患者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 李小平刘一胜
- 关键词: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营养液
- 运用“三管法”治疗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6例体会
- 2007年
- 目的:观察运用"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运用"三管法"(胸腔闭式引流管、空肠造瘘管、倒置胃肠减压管)治疗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6例。结果: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运用"三管法"治疗中晚期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疗效确切,操作难度不大,对患者来说更为经济,值得推广使用。
- 刘一胜李小平贾善浩
-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口瘘胸腔闭式引流管空肠造瘘管
- 肺曲菌球病43例外科治疗体会
- 2009年
- 肺曲菌球病是由肺曲霉菌感染所致,是肺真菌感染疾病的一种,多继发于肺结核、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肺部慢性空腔性病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肺曲菌球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科自1996年7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肺曲菌球病患者43例,经手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43例曲菌球病患者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李小平贾善浩刘一胜
- 关键词:肺曲菌球病外科治疗肺曲霉菌感染细胞毒类药物支气管囊肿感染疾病
- 95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高龄食管癌要求手术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但老年人由于心、肺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且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胸外科95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怎样降低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
- 朱正奎李小平吴其琛刘一胜章月安陈柚君陈婺鲍方
-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处理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脏器功能手术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