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海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大鼠治疗过程中脑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动态变化的研究
- 目的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用L-dopa治疗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观察谷氨酸和-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GABA)浓度的动态改...
- 刘中海
- 关键词:帕金森病谷氨酸
- 文献传递
-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中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与多巴胺之间的关系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内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ga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多巴胺(dopamine,DA)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动物分为溶剂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帕金森模型组。大脑右侧黑质致密部和前脑内侧束两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溶剂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注射任何药物,采用脑微透析术于建模后第3,4,5,6周连续动态透析大鼠毁损侧纹状体,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动态监测各组谷氨酸、GABA和多巴胺的变化。结果:(1)PD组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到第5周仅为溶剂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的1/5;(2)谷氨酸含量随建模时间逐渐升高,到第6周PD组是溶剂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的1倍以上;(3)GABA含量呈下降趋势,到第6周约降至溶剂对照组、假手术组的1/2。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纹状体内谷氨酸的变化与多巴胺分泌可能存在某种联系;GABA含量随建模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 刘婷婷孟涛刘中海林玲
- 关键词:帕金森病谷氨酸Γ-氨基丁酸多巴胺
- 褪黑激素、多巴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是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症状.在我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的PD患病率1.7%,与欧美发达国家持平[1].
近些年来尽管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很快,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首先,左旋多巴治疗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长期应用会出现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造成的残疾甚至比PD本身的运动障碍更为严重[2],因此,探索运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成为PD治疗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刘中海林玲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胺能Γ-氨基丁酸褪黑激素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神经元退行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