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进
- 作品数:367 被引量:850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压强振荡的抑制方法及装置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压强振荡的抑制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动力系统领域,用于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压强振荡问题。方法包括:根据预设位置的抑制装置产生流向涡,以根据流向涡改变固体火箭发动机...
- 霍超徐宏博胡杰刘佩进
- 一种多通道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序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道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序控制方法,根据已知的压强-时间曲线,通过准确的时序触发控制,对推进剂点火时刻和特定要求的两路脉冲器点火触发激励时刻进行准确的控制。从而在精确脉冲触发激励时刻的条件下,开展机遇脉冲...
- 金秉宁刘佩进吕翔
- 文献传递
- 分级均压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及燃料的装填与燃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分级均压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包括轴向连接、且相连通的前一次燃烧室和后一次燃烧室,其中一个一次燃烧室内用于装填富燃推进剂,另一个一次燃烧室内用于装填富氧推进剂;前一次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壳体,所述燃烧室壳体内用于装...
- 刘洋何国强董新刚何渊博刘佩进李效聪付本帅
- 文献传递
- RBCC火箭引射模态热力壅塞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火箭引射模态下实现热力壅塞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实现热力壅塞可行性分析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燃烧室通道面积变化规律、加热方案、一次火箭与二次流掺混后的气流参数等对实现热力壅塞的影响,提出了判别能否实现热力壅塞的临界马赫数准则.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氢燃料发动机在地面静止状态下难以实现热力壅塞,在一定飞行状态下可以实现热力壅塞.通过地面直连实验实现了来流马赫数为1.2条件下的热力壅塞及其主动控制,壅塞位置的调节范围达到了燃烧室长度的1/4.
- 吕翔何国强刘佩进李宇飞
- 关键词:航天推进系统火箭基组合循环火箭引射模态
- 分段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声涡耦合现象的实验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2年
- 概述了国内外针对大型分段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由于声涡耦合而引起的压强振荡现象的实验研究,包括轴向供气和径向供气的冷流实验以及大量的缩比发动机点火试验。一方面,这些实验用来确定和验证定义涡脱落频率的Strouhal数值,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全尺寸发动机振荡出现的时刻和频率的变化;另一方面,研究了绝热环的高度、厚度、材料、位置以及绝热环间距等参数对振荡幅值的影响,为被动控制提供思路。同时发现,头部、段间和潜入式喷管处空腔对压强振荡也有很大影响。
- 刘佩进杨尚荣
-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
- 用于信号发生器取样步长复杂多变的信号离散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信号发生器取样步长复杂多变的信号离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根据每个子波形的周期T<Sub>i</Sub>和所需要的信号离散点数N<Sub>i</Sub>,得到信号离散所需要的取样步长<Image f...
- 吕翔刘佩进李江何国强
- 文献传递
- 两次进气对含硼贫氧燃气补燃效率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对采用两次进气结构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化学反应流场进行了两相数值模拟,研究了两次进气间距和流量分配比对气相和凝相燃烧效率的影响,分析了两次进气方案使燃烧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的两次进气间距和流量分配比使补燃效率达到最优;两次进气的流量分配比对燃烧效率有较大的影响;两次进气间距和流量分配比对燃烧效率存在复杂的影响作用。
- 吕翔何国强刘佩进秦飞
- 关键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烧效率二相流
- 分级增压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
- 本发明公开了分级增压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包括沿轴向依次相连接的前一次燃烧室、后一次燃烧室、增压室和主燃烧室,主燃烧室后端用于与喷管连接,增压室内设置有外增压通道和内增压通道,内增压通道与前一次燃烧室和主燃烧室轴向连通,将...
- 刘洋何国强董新刚何渊博刘佩进李效聪付本帅
- 变模态分级燃烧固体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
- 本发明公开了变模态分级燃烧固体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包括轴向上依次连接的前一次燃烧室、后一次燃烧室、流量调节室和主燃烧室,主燃烧室还通过进气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该流量调节室内设置为外通道和内通道,它们均沿轴向设置,且同轴套...
- 刘洋何国强董新刚何渊博刘佩进李效聪付本帅
- 固体推进剂铝团聚模型被引量:10
- 2017年
- 综述了固体推进剂铝团聚研究进展,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未来团聚模型的趋势.铝团聚物理过程可抽象为堆积、聚集和团聚3个阶段.现有团聚模型可分为5类,分别是经验模型、口袋模型、物理模型、随机装填模型和凝相边界层模型.目前缺乏高精度、宽适用性的模型来准确预测铝的团聚过程.团聚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应具备能够预测团聚物粒度分布和计算量小两大优势.由于能描述团聚过程的本质,物理模型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开展了5MPa下含铝推进剂燃烧实验,采用高速显微拍摄技术获得推进剂燃面处铝颗粒的团聚直径,与Hermsen模型和Salita模型预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对于燃速分别为5.1mm/s和8.0mm/s的推进剂,Salita模型对于团聚直径的预示误差分别为8.7%和9.6%,而Hermsen模型对于高燃速推进剂的预示误差为19.2%.总体看来,Salita模型预示精度更为合理.
- 敖文刘佩进
-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固体推进剂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