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创峰
-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诊断均匀性脂肪肝与病理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A、 B两组肝脏近中远场灰阶强度及背向散射积分 (IBS)参数进行测定。结果 (IBS)值与均匀性脂肪肝高度相关 ,病理对照相符 ,正常组肝脏 IBS值无明显差异 ,而均匀性脂肪肝患者 (IBS)值声场有显著差异 ,回声强度近、中、远声场依次递减。结论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使均匀性脂肪肝超声诊断得以量化 。
- 尹凤英朱俊华龚利挺刘创峰
- 关键词: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均匀性脂肪肝背向散射积分
-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分布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观察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纤维连接蛋白(FN)的分布,探讨它与乳腺癌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纤维连接蛋白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细胞FN呈强阳性表达,而基膜FN及间质FN普遍减少甚至缺乏。结论细胞FN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标记物,间质FN及基膜FN减少有利于乳腺癌浸润、转移。
- 王爱康王爱康
- 关键词:纤连蛋白乳腺肿瘤乳腺增生
- 软骨肉瘤嗜银蛋白与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 1997年
- 作者采用银染技术对30例软骨肉瘤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进行测定,并结合病理学资料和临床随访,评估其与病理分级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显示:死亡病例软骨肉瘤的嗜银蛋白平均数(17.432±0.728)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软骨肉瘤乎均数(7.835±0.972);不同病理学分级的嗜银蛋白数有显著性差异,分化好的肿瘤,嗜银蛋白计数低。提示嗜银蛋白可以反映软骨肉瘤的恶性潜能,可较好地区别不同分级的软骨肉瘤,同时也是一项较好的预后参考指标。
- 刘创峰王岱生
- 关键词:软骨肉瘤嗜银蛋白病理学预后
- 胸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癌(TN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3例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并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巨检肿瘤呈结节状,切面灰红灰白相间。镜检2例肿瘤组织呈岛状、小梁状及器官样排列。1例燕麦细胞样弥漫分布,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NSE、Syn、CgA、EMA、PCK呈阳性表达。结论胸腺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有助于与纵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 郑小草刘创峰黄蓉
- 关键词:胸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 伴发于直肠腺癌的肛周佩吉特病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伴发直肠腺癌的肛周佩吉特病 (Paget′sdiseas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发生及特点。方法 对 3例伴发直肠腺癌的肛周佩吉特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过碘酸雪夫(PAS)、阿辛蓝和黏液卡红染色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行癌胚抗原 (CEA)、CK7、CK8、CK10 / 13、CK2 0和巨囊性病液体蛋白 15(GCDFP 15)标记。结果 3例均发生于中老年男性 ,因便血和 (或 )大便习惯改变就诊。肛指检查显示距肛 1 8~ 2 0cm处可触及溃疡型或菜花状肿块 ,3例中 2例肛周皮肤伴有湿疹样改变 ,1例呈细颗粒状。术后标本显示直肠肿瘤位于齿状线上方或紧邻齿状线 ,组织学上为中分化腺癌 (2例 )或低分化腺癌 (1例 )。肛周皮肤内佩吉特细胞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种为经典型 (A型 ) ,另一种为印戒型 (B型 ) ,两种类型细胞可存在于同一病例中。直肠腺癌细胞和皮肤佩吉特细胞PAS、AB和黏液卡红染色均为强阳性 ,PAS和AB染色耐淀粉酶消化 ,并同时表达癌胚抗原、CK7、CK8和CK2 0标记 ,而CK10 / 13和GCDFP 15标记均为阴性。结论 免疫表型为CK2 0 + GCDFP15- 的肛周皮肤佩吉特细胞由结直肠腺癌细胞扩散到表皮内所致。此型肛周皮肤佩吉特病伴结直肠腺癌的概率可高达 60 % ,较发生于其他部位的乳腺外佩吉特病高 ,提示一旦发现肛?
- 刘创峰王群孔蕴毅涂小予王坚朱雄增
- 关键词:直肠腺癌并发症湿疹样癌病理检查
- 脾血管肉瘤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脾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脾血管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48~60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消瘦、乏力.镜下显示:肿瘤由扁平、梭形、立方形的异型内皮细胞组成血管腔结构,排列呈单层或数层,也可向腔内突起成乳头状、肾小球样或实性巢状,部分区域形似纤维肉瘤样图像.网状纤维染色能清晰显示管腔结构,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CD31、CD34、FVⅢAg、VEA-1,不表达CD68、S-100、CK、EMA、lysosome.随访:3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结论脾血管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内皮分化,脾血管肉瘤需与血管瘤、Dabsha瘤、Kaposi肉瘤、纤维肉瘤、转移性癌等鉴别.
- 刘创峰徐黎明
- 关键词:血管肉瘤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 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诊断均匀性脂肪肝与病理对比分析
-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对A、B 两组肝脏近中远场灰阶强度及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IBS)值与均匀性脂肪会高度相关,病理对照相符,正常组肝脏声场(IBS)值无...
- 尹凤英朱俊华龚利挺刘创峰
- 关键词:均匀性脂肪肝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 文献传递
- 肌成纤维细胞的病理意义(综述)被引量:1
- 1993年
- 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平滑肌样细胞。最早由Gabbiani等于1971年提出。尔后许多学者对其来源、特征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作了较多的研究,证明肌成纤维细胞在创伤愈合、纤维化形成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征肌成纤维细胞是一种超微结构介于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特殊类型的平滑肌样细胞。Ryan等最先描述了人类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
- 刘创峰来茂德徐英含
- 关键词:肌成纤维细胞病理
- 大肠癌间质中肥大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的临床病理观察
- 1999年
- 刘创峰王爱康
- 关键词:肥大细胞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 大肠癌丢失基因的病理学意义
- 1997年
- 刘创峰
- 关键词:大肠肿瘤基因缺失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