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霞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3篇课程
  • 1篇道德
  • 1篇德育
  • 1篇学生社团
  • 1篇学生社团活动
  • 1篇学校德育
  • 1篇学校教育
  • 1篇优生
  • 1篇有理想
  • 1篇育人
  • 1篇育人目标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华民族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建设
  • 1篇社团
  • 1篇社团活动
  • 1篇生涯

机构

  • 6篇上海大学

作者

  • 6篇刘华霞

传媒

  • 4篇现代教学
  • 1篇江苏教育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构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度空间”被引量:1
2015年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联系,站在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期待三个维度来构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度空间”,即学校硬件设施、课程开发与学生社团活动,充分挖掘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谈到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我们不免有这样的感受: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平面化的倾向;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收效甚微。
刘华霞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学校教育育人目标教育空间
从未来人才发展需要思考高中资优生教育
2017年
人才培养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保障,这也使得资优生的培养成为当前社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大学附属中学从国家未来人才发展需求出发,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高中资优生教育进行了理论的思考和实践的探索。一、从国家未来人才发展需求看资优生教1.资优生培养符合国家人才竞争的需求人才培养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保障。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刘华霞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复兴中华民族
高中资优生积极人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7年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高中资优生人际关系,探寻促进人际关系的积极力量,探讨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对积极人格形成的影响机制。通过八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梳理,确定了人际交往的五大模块,从课程活动方案、教师田野笔记、学生成长故事三部分内容开展实践研究,以学校为基地,校本研究为抓手,改善教育为目的,聚焦学生、教师、学校更好的发展。
刘华霞
关键词:人格教育课程活动校本研究人格形成人格品质
让“理想”照出我们的世界
2012年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问卷,调查对象是一所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高二物理平行班的学生,全班共有43人。问卷内容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你有理想吗,你的理想是什么?第二,你认为你的理想跟什么有关?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这份小样本(见下表),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思考。维度一:有和无从理想的有和无这一维度来看,无理想者共有9人,这9位同学大部分是生活没有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一小部分是属于害怕理想不能实现,所以"不敢有理想";还有2位同学否认考大学就是理想,
刘华霞
关键词:有理想平行班小样本维度理想者
基于道德领导理论下的班主任专业发展
2016年
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来看,班主任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德育课程发展,是德育管理工作的三个重要板块,其中班主任专业发展是核心,它是学生发展和德育课程发展的基础,没有一支专业的班主任队伍,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会丧失主阵地。
刘华霞
关键词:班主任队伍学校德育道德课程发展
基于高中生发展需求的生涯教育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一、高中生生涯发展的需求、能力与目标高中生生涯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需求:自我发展的需求、学业规划的需求、职业探索的需求。其中学业规划与职业探索是紧密相连互为一体的。现代生涯教育不仅仅涉及职业生涯的指导,更关心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过一种怎样的人生'。我们既要着眼当前,使学生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或走向社会,也要放眼未来,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华霞
关键词:生涯教育课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