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CT诊断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回顾性分析
  • 2篇CT表现
  • 1篇蛋白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期扫描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肿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影像学诊断

机构

  • 10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刘吉刚
  • 5篇何职应
  • 3篇林彬
  • 2篇杜明良
  • 2篇田江林
  • 2篇陈溶
  • 1篇王海燕
  • 1篇眭贺
  • 1篇赵琦
  • 1篇赵春琴

传媒

  • 5篇贵州医药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诊断急性胰腺炎30例分析
2006年
何职应刘吉刚田江林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诊断回顾性分析病理演变CT资料急腹症
弥漫性轴突损伤37例CT表现分析
2009年
刘吉刚陈溶眭贺
关键词:弥漫性轴突损伤CT表现分析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治死亡率残疾率
肺部空洞空泡性转移瘤9例CT表现被引量:1
2006年
何职应刘吉刚
关键词:肺部空洞CT表现转移瘤恶性肿瘤转移肿瘤病例肺部转移
肝棘球蚴病11例CT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肝棘球蚴病(包虫病),为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也称包虫囊肿和泡型肝包虫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发达的畜牧业地区.肝棘球蚴病的CT诊断已有文献报告,泡型肝包虫病发病率低,约为1%~2%[1].本文主要报告资料完整的包虫囊肿病11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何职应刘吉刚杜明良陈溶田江林林彬王海燕
关键词:肝棘球蚴病人畜共患病CT检查影像学诊断囊肿破裂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被引量:1
2004年
何职应刘吉刚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T诊断脑萎缩血红蛋白
CT与X线平片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特征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确诊的47例创伤性湿肺患者进行影像学特征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检查,观察和记录两组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对照组检查确诊率为83.33%;观察组确诊率100%。2组确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检查在评估创伤性湿肺的部位程度、范围以及胸膜改变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经过全面的临床影像学诊断,创伤性湿肺间质型18例,节段实变型12例,弥漫实变型9例,云雾型6例。结论: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特征主要有间质型、节段实变型、弥漫实变型以及云雾型等,结合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特征开展临床治疗工作,能够为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刘吉刚
关键词:创伤性湿肺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我院CT诊断卵巢纤维瘤一例的回顾性分析
2013年
卵巢纤维瘤是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肿瘤,术前常被误诊或不能确诊。回顾分析我院一例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更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杜明良赵琦林彬刘吉刚
关键词:卵巢纤维瘤回顾性分析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拟诊为冠心病且全数运用64排的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DSA血管造影的技术进行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采取DSA血管造影操作的一组作为DSA组,采用MSCTA检查的一组患者作为MSCTA组。比较两组的患者检查后的结果。结果:在MSCTA的检查中,各级狭窄程度的检出率以及节段狭窄冠脉的分支的检出率和DSA同级内的检测比较,各个级别的差异都不明显,P>0.05。结论:与DSA相比,对实施诊断的冠心病患者,MSCTA能够大大的提升疑为冠心病病人临床的检出率,其临床诊断效果很好,可进行推广。
赵春琴刘吉刚林彬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冠心病
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先后行64层螺旋CT平扫与多期扫描检查,多期扫描包括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显示率与病灶阳性诊断率。结果:40例患者经手术与病理检查确诊,结节型有21例,巨块型有12例,弥漫型有7例;多期扫描中,结节型有19例,巨块型有12例,弥漫型有6例;平扫中结节型有16例,巨块型有10例,弥漫型有3例,多期扫描对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肝癌诊断率均高于平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显示率为77.5%(31/40),多期扫描CT动脉期显示率为97.5%(39/40),全肝静脉期显示率为90.0%(36/40),病灶平衡期的显示率为95.0%(38/40),多期扫描各期显示率均明显高于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癌阳性诊断率比较,多期扫描为92.5%,平扫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够为肝癌诊断提供更多有效的影像学信息,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吉刚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64层螺旋CT
脊柱骨折的CT诊断
2006年
报告36例脊柱骨折患者CT检查影像资料的基本情况,分析CT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检查相比具有的优点。认为CT检查要求病人移动最小,检查速度最快,病人舒适,对脊柱创伤病人更为安全。同时还可检查身体的其他部位,CT横轴位图像及其他图像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够明确脊柱骨折的诊断,还能直观多方位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
何职应刘吉刚
关键词:脊柱骨折CT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