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喜

作品数:31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患儿
  • 12篇儿童
  • 7篇病毒
  • 6篇毒性
  • 6篇脓毒
  • 5篇血清
  • 5篇肺炎
  • 4篇蛋白
  • 4篇血浆
  • 4篇脓毒症
  • 4篇重症肺炎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支气管
  • 3篇神经元
  • 3篇神经元特异性
  • 3篇神经元特异性...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气管

机构

  • 31篇深圳市宝安区...
  • 3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刘喜
  • 8篇罗勇
  • 7篇夏汉兵
  • 7篇刘纯义
  • 6篇黄卫东
  • 6篇陆必森
  • 5篇刘亚秋
  • 5篇张侃
  • 5篇洪先欧
  • 5篇李凯红
  • 4篇刘方
  • 3篇周刚
  • 3篇郭景涛
  • 3篇黄义双
  • 3篇孙毅
  • 3篇金萍
  • 3篇文燕雄
  • 2篇于红艳
  • 2篇李自强
  • 2篇张春丽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咸宁学院学报...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功能数据变化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者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D-D)数量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期除FIB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延长。脓毒症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国际标准化比值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无显著变化;严重脓毒症组治疗前、后除纤维蛋白原外,其他数据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脓毒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张侃刘喜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病原体所致重症肺炎血清sICAM-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重症肺炎患儿和43例普通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以及48例健康对照组小儿血清sICAM-1水平。结果重症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恢复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普通肺炎急性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症肺炎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与普通肺炎恢复期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症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ICAM-1水平较普通肺炎急性期明显增高,但不同病原体所致重症肺炎血清sICAM-1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sICAM-1参与了重症肺炎的炎症过程,其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肺炎病情轻重的判断指标之一。
刘纯义李凯红黄卫东陆必森王世俊金萍刘喜
关键词:重症肺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儿童
深圳市宝安区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研究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轮状病毒肠炎与其他腹泻病的乳糖不耐受发生率的比较;婴幼儿腹泻去乳糖饮食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法判断有无乳糖酶缺乏。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RV-Ag),判断患儿有无感染轮状病毒。分组观察婴幼儿腹泻去乳糖饮食的疗效。结果: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62.24%。其中≤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67.56%,>1岁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为5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g(+)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58.21%,RV-Ag(-)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4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婴幼儿腹泻时乳糖不耐受发生率高达62.24%,随年龄增加而显著降低;②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高于其他腹泻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婴幼儿腹泻时继发乳糖不耐受可加重腹泻症状,是使腹泻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去乳糖饮食疗效肯定。
司徒超付秀丽刘喜刘成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
重症肺炎儿童肠道微生态的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重症肺炎儿童肠道微生态的变化,为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开辟新思路。方法采用16S 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儿粪便标本中的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鲎试验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患儿内毒素含量。结果重症肺炎组患儿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低于普通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组患儿内毒素水平均增高,重症肺炎组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发病初期即发生肠道菌群紊乱,表现在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和大肠杆菌数量增多,内毒素水平增高,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衡恢复重建。
杨艳霞刘纯义陈水文吴丽娟刘喜
关键词:重症肺炎乳酸杆菌内毒素
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的表达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脓毒症(观察组)患儿27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并与对照组20例和正常组20例比较。结果在急性期、恢复期,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11b[(98·26±1·55)%,(97·74±1·41)%],与对照组[(86·3±6·33)%,(81·48±3·35)%]和正常组[(69·59±9·98)%]比较,P<0·05。急性期,观察组淋巴细胞CD11b[(15·17±10·2)%],低于对照组[(19·2±7·6)%],P<0·05;严重脓毒症淋巴细胞CD11b[(6·54±2·52)%]表达下调,低于脓毒症组[(19·45±8·68)%],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在脓毒症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作为脓毒症的判断依据,预测疾病的发展。
黄卫东刘纯义郭景涛邹建话刘喜罗勇洪先欧郭丽华
关键词:脓毒症CD11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在病程第1、3、7天外周血液中DD含量变化,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程第1天患儿血浆DD含量为(0.560±0.174)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程第3天DD持续升高为(0.950±0.216)mg/L,第7天趋于下降(0.316±0.153)mg/L。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动态检测血浆DD含量变化有助于了解病脑的演变过程,为及早进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刘亚秋刘喜张侃李凯红罗勇夏汉兵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D-二聚体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组成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痰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及胸片检测,对于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同时做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对肺泡灌洗液做培养。结果在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中有156例患儿混合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52.67%),其中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者80例,占51.28%(80/156),混合病毒感染者46例,占29.49%(46/156),混合细菌感染者30例,占19.23%(30/156),年幼患儿(≤3岁)以混合病毒感染为主,年长患儿(>3岁)以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为主。与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的热程显著长于肺炎支原体非混合感染组,且发生胸腔积液的概率也显著增加(P<0.05)。影像学方面,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较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更容易出现大片状阴影(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较为常见,混合感染率占半数以上,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率最高,其次为病毒混合感染率,细菌混合感染率最低。年幼儿童以病毒混合感染为主,而年长儿童则以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为主。
叶辉张春丽刘喜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儿童
单用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附107例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单用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7例患者,单用托吡酯口服滴定法治疗,对所有患者比较各种不同类型小儿癫痫控制情况、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部分性发作>L-G综合征>West综合征>全身性发作>失神发作,完全控制比率L-G综合征>部分性发作>West综合征>全身性发作>失神发作,各时间段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6例,分别为体重不增、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嗜睡、语言障碍、头晕各1例。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口服吸收迅速,能较快达到有效治疗剂量,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夏汉兵刘喜周刚刘方
关键词:托吡酯小儿癫痫有效性安全性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其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90例不同病情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30例,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结果:急性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D-二聚体含量在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越重D-D升高越明显,D-D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刘亚秋刘喜张侃刘纯义罗勇夏汉兵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D-二聚体预后儿童
脓毒性脑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及S100B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脓毒性脑病(SAE)患儿血清脑损伤早期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S100B蛋白的表达,为临床早期诊断SAE及干预该病进展提供佐证。方法选择36例SAE为研究对象,依据脓毒性脑病诊断标准分为早期和晚期病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分析两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期SAE血清NSE及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两期SAE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早期和晚期SAE患儿进行改良GCS评分后,评分≤7的病例,其NSE和S100B蛋白增高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AE患儿血清中脑损伤标志物NSE及S100B蛋白异常表达,早期监测NSE和S100B蛋白的异常表达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夏汉兵余道兵刘喜刘纯义陆必森罗勇刘方
关键词:脓毒性脑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S100B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