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作品数:38 被引量:221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木材泊松比的动态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精度高的木材泊松比的动态测试方法,其是在长方体试件一侧面上粘贴两个相垂直的应变片,两个应变片的方向分别沿着试件的纵向和横向方向;应变片分别与应变测量系统相连;试件的一端固定,通过敲击试件的另一端... 王正 刘斌 王亚磊 高子震 梁星宇 杨燕 顾玲玲油茶壳热解的TG-FT-IR分析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技术考察了油茶壳的热解规律,并选择2种无机制函数积分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探讨油茶壳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油茶壳的热解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脱水、半纤维素热解、纤维素热解和木质素的二次热解。热解挥发分主要有H2O、CO2、CO和CH4,以及一些醛类、酸类、酮类有机物,且热解温度不同各组分的含量不同。KAS法和FWO法计算出的油茶壳热解活化能基本一致,均随着转化率的增大而增加。 顾洁 刘斌 张齐生 周建斌关键词:热解 动力学 复合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影响因素及特性 被引量:4 2015年 以稻壳为原料,Zn Cl2-Cu Cl2为复合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并以BET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制得的稻壳活性炭采用氮气吸附等温线、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结果表明,稻壳可以被制得大比表面积活性炭。影响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是氯化锌浓度和活化温度,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氯化锌浓度5 mol/L,氯化铜浓度0.4 mol/L,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2 h。该条件下制得的稻壳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 924 m2/g,碘吸附值为1 041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88 mg/g。 刘斌 马叶 顾洁 周建斌关键词:活性炭 复合活化剂 稻壳 正交试验 稻壳活性炭对水中染料的吸附特性及其回收利用 被引量:45 2014年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复合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通过氮气吸附等温线,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零电荷点等手段,分析了所制备的稻壳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研究了稻壳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特性,同时对吸附饱和的稻壳活性炭进行热再生以及由高温灼烧法制备二氧化硅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稻壳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用量增加而提高;随着pH值的升高去除率下降;吸附剂可以应用于高盐度条件下的吸附;随着溶液初始溶液增加去除率下降;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主要由化学吸附控制;吸附饱和的稻壳活性炭经过一次再生可以得到性能较好的活性炭;对吸附饱和的稻壳活性炭,在800℃条件下可以制得纳米级且具有一定晶型的二氧化硅. 刘斌 顾洁 邱盼 陆裕聪 周建斌关键词:活性炭 动力学 染料废水 等温线 磷酸活化法制备梧桐叶活性炭及表征 被引量:10 2013年 以梧桐枯叶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不同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通过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仪进行分析;pH_(pzc)采用酸碱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表明,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孔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浸渍比3.0,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2.5h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具有最高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910mg/g,140mg/g,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能够达到1080.722m^2/g和0.905cm^3/g。该活性炭制备方法为梧桐枯叶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刘斌 杨继亮 马叶 顾洁 周建斌关键词:梧桐叶 活性炭 磷酸 比表面积 林业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初探 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根据林业类高校共享平台的功能需求,提出信息化、可视化、集散化的管理方法,讨论了共享平台建设内容、总体构建和主要开发技术,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期为强化江苏省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杨燕 刘斌 王正关键词:共享平台 原木节子及内部孔洞缺陷的数学模型描述及模拟研究 2014年 为了探讨原木节子及内部缺陷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借助应力波理论方法和原木内部节子及孔洞模型及理论分析,并以松木原木为试验材料,应用应力波法和频率法测出含不同节子及内部孔洞的原木波速和动态弹性模量。通过建立原木缺陷的数学模型说明节子及孔洞的影响机理和试验分析表明,木材节子及空洞的存在影响了应力波波速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水平,应力波等技术对原木内部缺陷检测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王亚磊 赵茂程 王正 刘斌关键词:原木 节子 孔洞 应力波 动态弹性模量 油茶壳热解过程及atava-esták法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热重分析法在氮气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下对油茶壳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根据热重实验数据,采用atava-esták法,选取30种不同形式的动力学机理函数,并结合Ozawa积分法和Kissinger微分法的计算结果,筛选出最合适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茶壳的失重过程分为干燥、热裂解和炭化三个阶段。油茶壳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解行为,热解机理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积分形式为[-ln(1-α)]3,平均活化能为79.59 k J·mol-1。 顾洁 刘斌 王恋 张齐生 周建斌关键词:热解 动力学 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 被引量:34 2014年 以梧桐枯叶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不同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XRD(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红外图谱、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梧桐叶活性炭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零电荷点(pH pzc)进行了测定,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了梧桐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2.5 h.浸渍比增大、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都有利于增加活性炭表面极性;活性炭的极性表面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梧桐叶活性炭对苯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分别达到79.2、93.9和95.8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符合Fren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其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吸附自由能变均小于零. 刘斌 顾洁 屠扬艳 周建斌关键词:活性炭 苯酚 邻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 热力学 SPF规格材弹性模量的频率法测试及其评价 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首先借助模态试验验证了文中提出的试验装置对试件实现了自由支承,然后用瞬态激励测试了试件的一阶固有频率,并推算出SPF规格材的弹性模量。根据GB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评价了这批SPF规格材的弹性模量达Ⅱc级要求的概率为96.3%。瞬态激励频率法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精度高的优点。该方法对轻型木结构行业的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正 王智恒 饶鑫 刘斌 杨燕关键词:弹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