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留腓肠神经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腓肠神经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保留腓肠神经主干或内、外侧支的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皮肤缺损1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1cm,最小8cm×7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4cm×12cm,最小9cm×8cm。在转移皮瓣时,如远端找到健康静脉,则将小隐静脉与该静脉吻合;找不到,则结扎小隐静脉。11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11例皮瓣术后均无明显肿胀、淤血等现象。住院期间11例顺利成活,3例出现远端边缘部分坏死,2例换药后愈合,1例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随访3个月至3年,得到随访的11例皮瓣外形、色泽满意,行走负重功能良好。结论:保留腓肠神经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操作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不具备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医院开展该手术很实用。
- 朱海泉刘晓光张成安
-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足部皮肤缺损
- 2011年
- 足部由于外伤上导致的皮肤缺损,临床上病例较多,由于局部解剖的特点,缺乏软组织作为基底,使得修复很困难。
- 朱海泉刘晓光张成安殷照阳
- 关键词:足部皮肤缺损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软组织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 2011年
-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自2008年5月开始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共36例,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8岁,平均35岁。
- 朱海泉刘晓光张成安殷照阳
- 关键词:胫骨骨折经皮微创压板
- 合并皮肤缺损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被引量:7
- 2006年
- 张成安刘晓光于吉文何维栋葛祥贞刘爱珍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皮肤缺损显微修复外固定器治疗
- 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改进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方法减少移植健指血管神经,改为直接血管神经移植吻合,改变伸屈肌腱吻合部位,减少肌腱粘连形成。结果临床应用43例,41例成活,经5~17月随访,再植指均取得外形和功能恢复。结论改进的再植方法具有临床实用性,具有推广价值。
- 张成安于吉文刘晓光何维栋葛祥贞
- 关键词:再植
- 带蒂髂骨皮瓣在急性复杂手外伤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带蒂髂骨皮瓣在急性复杂手外伤中的应用。方法我科2000年2月~2006年6月应用带蒂髂骨皮瓣并借鉴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腹部分层组织瓣手术方法,对合并骨、肌腱、神经损伤缺损等急性复杂手外伤进行一期修复,共实施手术27例。结果术后4例患者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经重新清创、游离中厚皮片植皮后愈合;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手部植骨部分有骨痂出现;术后4个月手部肿胀消退。经过4~26个月(平均9.3个月)随访,经手-前臂手术疗效评价表评分,平均为76.3分。结论带蒂髂骨皮瓣在急性手外伤手术修复中提供局部皮肤覆盖的同时,能修复掌、指骨缺损,为损伤的肌腱、神经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 张成安刘晓光朱海泉葛祥贞刘爱珍
- 关键词: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 直视复位后联合应用克氏针与记忆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疗效
- 2007年
- 目的探讨直视复位、克氏针及形状记忆合金聚髌爪联合应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3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股四头肌扩张部切开、股四头肌扩张部切开加髌韧带部分切开或股四头肌扩张部切开加髌韧带Z型切开的方法翻转髌骨直视下复位,以克氏针固定粉碎骨折块使髌骨关节面侧达解剖复位,再以形状记忆合金聚髌爪固定已解剖复位的髌骨,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均获4~21个月的随访,平均10.4个月。术中直视下、术中X线透视、术后X线片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克氏针及记忆合金聚髌爪固定良好,功能评定平均94.6分。结论直视复位、克氏针与记忆合金聚髌爪联合应用,适用于髌骨粉碎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确切牢固。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 张成安刘晓光朱海泉霍永峰张宏葛祥帧
- 关键词:髌骨骨折粉碎性
- 保留腓肠神经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 2011年
- 交通事故等高能量的创伤所致足踝部外伤,由于致伤能量大,加之局部无大面积肌肉覆盖,往往出现骨折及软组织严重创伤,骨外露。骨折的处理方式有标准的处理原则,而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直无标准治疗方案。我院于2007年3月~2010年6月共做保留腓肠神经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朱海泉刘晓光张成安殷照
- 关键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腓肠神经筋膜蒂标准治疗方案
- 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复杂手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介绍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复杂手外伤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0年以来,应用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并吸收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腹部分层组织瓣手术方法,对合并骨、肌腱、神经损伤缺损等急性复杂手外伤进行一期修复,共实施手术18例。结果:18例患者经过4~26个月(平均8.9个月)随访,患者皮瓣愈合良好,骨质愈合。采用手-前臂手术疗效评价表,平均分数达74.6分。结论:带蒂髂腹股沟骨皮瓣在急性手外伤手术修复中具有广泛的适应证。该手术的优点是在提供的局部皮肤覆盖的同时,修复掌、指骨缺损,也为损伤的肌腱、神经修复、愈合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 张成安刘晓光朱海泉葛祥贞刘爱珍
- 关键词:急诊手外伤外科皮瓣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45例患者病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Garden分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牵引治疗、术后下地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等因素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造成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5~61个月,30例(20.7%)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对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无显著影响,而骨折类型、术前牵引治疗、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与否对股骨头坏死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类型、术前牵引、负重时间、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折类型、内固定物的取出与否、术前牵引、负重时间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 朱海泉刘子敏刘晓光张宏孟祥圣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