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植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塞尔维亚黄土的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5
- 2012年
- 多瑙河流域的塞尔维亚发育着典型的风积黄土-古土壤地层,形成年代至少早于80万年.对塞尔维亚L1~S4黄土古土壤序列进行了系统的磁学参数测量分析,表明塞尔维亚黄土古土壤磁化率性质总体上与中国黄土高原是一致的,即磁化率的变化与成壤强度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无论是黄土层还是古土壤层,对磁化率起主要贡献的是细粒的超顺磁(SP)颗粒和单畴(SD)颗粒,多畴(MD)颗粒所占比例较小.磁化率在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出现的差异,与成壤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成壤作用的增强(从黄土发育至古土壤),细粒的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随之增加,样品中强磁性的磁性矿物逐渐增多,磁化率增强.高温热磁曲线研究表明,黄土层样品中对磁化率起主要贡献的是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古土壤层样品则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只占有较小的比例,特别是S3和S4古土壤样品,甚至在加热和退热过程中表现出有可逆变化的趋势,表明该剖面S3和S4古土壤层发育期间的成土条件,已经使得磁赤铁矿不再稳定,发生溶解改变,可能暗示了当时更加湿润的成土环境已经超过磁赤铁矿的稳定临界条件.
- 刘秀铭刘植吕镔S.B.Markovic陈家胜郭晖马明明赵国永丰华
- 关键词:黄土磁学性质成壤作用古环境
- 从地质时期大气CO_2浓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分析现代气候变暖不确定性
- 2012年
- 气候变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对于近代全球是否在变暖?以及驱动变暖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是自然过程还是人为作用?科学家们一直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现在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CO2,其浓度增加而导致增温,但是很多科学家并不赞同.为了理清这一问题,本研究整合了近年来有关地质时期及现代大气CO2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数据,对其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从地质年代的长尺度上来看,还是从近代的短尺度上来看,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之间都不存在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关系,因此,以此证明现在温度的增加是由于CO2浓度增加所引起的是不科学的.关于温度变化的驱动因子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不能明确地判断大气温度增加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过程还是人为作用.
- 马明明刘秀铭吕镔郭晖雷培文赵国永刘植李平原
- 关键词:气候变化CO2浓度温度不确定性
- 从沙尘暴变化趋势看全球气候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近年来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尤为关注,因为,如今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还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事关社会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以沙尘暴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沙尘暴及沙尘天气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地域性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沙尘暴发生频率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认为沙尘暴发生频率变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呈整体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中国气温有整体升高的趋势,这可能是全球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波动.
- 丰华刘植李平原刘秀铭吕镔赵国永马明明郭晖陈渠
- 关键词:沙尘暴气候变化环境问题
- 兰州市大气降尘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1
- 2012年
- 对兰州市大气降尘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降尘中磁性矿物总体含量较高,以假单畴磁铁矿为主,并伴有少量的磁赤铁矿、纤铁矿及赤铁矿,而且它们主要是来自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过去研究表明,磁性矿物含量年内变化特征显著,冬季污染值高是由于供暖所致,但3月份虽然处于供暖期,它的污染值却明显低于其它供暖期,我们认为主要是兰州市特有的逆温现象:3月份贴地逆温强度低,利于污染物扩散所导致。4、5月份污染值全年最低,除了逆温层的作用以外,还与该月份频发的沙尘暴带来的低clf值的稀释作用有关。近年来,随着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兰州市大气污染状况有了较大改善,2010年clf值比2007年降低了38%,证明环境磁学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测城市污染。
- 丰华刘秀铭吕镔马明明李平原刘植赵国永毛学刚
- 关键词:环境磁学大气降尘污染检测
- 火山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火山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向大气圈排放大量的火山灰、水蒸气和SO2等气体,尤其是SO2能在平流层中形成气溶胶,并停留很长时间,减少太阳对地表的辐射量,影响局地或全球气候.地质历史记录表明,火山活动与气候冷期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观测和模拟资料也显示火山活动后的一年至几年内,火山周围地区甚至全球产生不同程度的降温.现有研究表明,在火山喷发的活跃时期,火山气体喷发物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程度可能超过CO2等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
- 李平原刘秀铭刘植赵国永马明明吕镔郭晖
- 关键词:气候变化火山活动
- 大气CO_2变化与气候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气候不断在变化,全球大气CO2浓度也在变化,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响应—反馈作用,目前存在争议较大.本研究从地质时间尺度、千年以来和现代气候变化3个角度进行介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多重时间尺度变化规律的叠加,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全球平均温度和大气CO2水平均表现出整体降低的趋势.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多次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时期,有时甚至可达现在大气CO2水平的十几倍.气候变化与大气CO2的关系非常复杂,高CO2时期并不全部对应于高温时期.千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在全球各大洲均有温暖时期的出现,并且很多地方的重建结果表明中世纪暖期的全球平均温度要比现代的全球平均温度还高.但这一区间的温度变化和大气CO2水平在1850年之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近百年的气候观测资料表明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74℃,但对于这种上升的理解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是否确实是由于人类活动(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导致了全球CO2水平增高,进而导致全球变暖,需要更多的证据来验证.
- 刘植刘秀铭李平原吕镔陈家胜陈渠郭雪莲
- 关键词:大气CO2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 喀尔巴阡盆地南部塞尔维亚Titel黄土剖面的磁学记录特征
- 多瑙河流域发育着多个典型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且大多分布于河流两岸的河流阶地之上。其中以塞尔维亚境内发育的风积黄土-古土壤地层最为完整和连续,形成年代至少早于80万年.对塞尔维亚Titel剖面L1-S4黄土古土壤序列进...
- 刘植
- 关键词:黄土磁学性质成壤作用古环境
- 文献传递
- 甘肃临夏盆地红色地层磁组构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甘肃临夏盆地中广泛分布新生代红色地层,其中尤其以青灰色-紫红色交替出现的地层最具特色,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斑马层"。该地层基本水平分布,因为夹带灰白色层,看起来显然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差别较大,于是过去人们通常认为这套新生代红色堆积是湖相沉积地层。但是野外观察发现,许多地方红色地层的土壤层次和钙积层依然普遍存在,就如同新近纪的红粘土;红白相间的互层在现代沟谷的边坡,能够随地形倾斜披覆并沿着边坡向下收敛变薄,这种地层能够随地形斜披现象很难用湖湘沉积物来解释。我们对这套红白交互层的边坡倾斜层位和水平层位分别采集定向样品,测量其磁化率的各向异性,同时采集附近现代边坡倾斜黄土层和水平黄土层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磁组构测量结果表明:水平地层和边坡倾斜地层均代表原生地层形态,并非后期构造运动使得水平地层变斜;同时这套随现代边坡地形倾斜收敛的红白色互层也并非原生水下环境中形成,而更可能是与第四纪黄土相似,是在原本倾斜的古地形上堆积形成,当时在水上地形接受风积物沉积,由于顺坡和沟中流水作用使得边坡地层逐渐变薄,而显得收敛。流水的作用还可能使得磁颗粒被扰动,破坏了上覆黄土磁组构收敛的特点。因此,灰白颜色很可能并非沉积当时本色,而是由于原生风成堆积后经滞水浸泡还原,导致潜育而被改变成为灰白色。斑马层在边坡随古地形倾斜,并且沉积物明显受到水的作用,证实大夏河水系内的椒子沟、毛沟和毛毛沟在斑马层沉积以前就被河流下切形成,而且当时河流排水不畅,造成低处有时短期被淹,留下水平层理等痕迹。现代的沟谷就沿着过去的地形进一步深切发展起来,反映了大夏河水系可能在13Ma以前就已经发育。大夏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可能表明黄河河流系统至少�
- 刘秀铭郭晖刘植李平原李志忠吕镔陈秀玲毛学刚俞鸣同陈渠雷国良陈家胜姜修洋郭雪莲赵国永
- 关键词:红色地层
- 大气CO_2浓度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初步探讨被引量:6
- 2013年
- 2007年IPCC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过去50 a观测到的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很可能(90%以上)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地质气候记录证明,早在人类排放能够影响大气以前的CO2浓度变化均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气温变化.地质时期CO2浓度的波动是跟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是被大气温度驱动的结果,而非相反的CO2驱动温度变化.将现在全球变暖完全归因于人类排放CO2的增加,无法解释1940—1978年的降温事件.通过更长尺度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现在气候是处于全新世变干变冷的大趋势之中,即使现在全球略有变暖,也只是处于变干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将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片面夸大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而忽略了自然因素的贡献,其依据显得缺乏科学说服力,其做法不免有些令人担忧.
- 郭晖刘秀铭郭雪莲刘植马明明吕镔李平原
- 关键词:全球变暖CO2
- 红黏土磁化率增强机制
- 2013年
- 对于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增强机制已经被大家认可,并且磁化率被广泛作为古夏季风强弱变化的代用指标。红黏土伏于第四纪黄土之下,同为风成沉积物,对红黏土磁化率增强机制的研究程度不高,且对强发育红黏土获得比较低的磁化率值的原因不清楚。本文通过对佳县红黏土进行系统岩石磁学分析得出:(1)红黏土磁性矿物种类以磁铁矿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磁赤铁矿、赤铁矿;磁性矿物平均粒径为PSD颗粒;强发育层含有较多的软磁性矿物,弱发育层含有较多的硬磁性矿物。(2)χ、χfd和χARM两两之间表现出很好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红黏土中含有大量SP和SD颗粒亚铁磁性矿物,这些细小磁颗粒是在成壤过程中产生,成壤作用导致古土壤层磁化率升高。(3)红黏土χfd、χfd%值较高,说明经历较强的成壤过程,成壤环境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类似,与阿拉斯加、西伯利亚黄土-古土壤明显不同。
- 赵国永刘秀铭吕镔陈渠李平原郭晖刘植
- 关键词:红黏土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