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单抗
  • 2篇淋巴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化疗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2篇靶向
  • 1篇滴注
  • 1篇调整心态
  • 1篇心态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所
  • 1篇药物所致
  • 1篇一线治疗
  • 1篇疑似
  • 1篇隐匿
  • 1篇隐匿性
  • 1篇隐匿性乳腺癌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10篇刘欣
  • 3篇罗志国
  • 2篇洪小南
  • 2篇张晓伟
  • 2篇朱晓东
  • 2篇李进
  • 1篇彭伟
  • 1篇孙思
  • 1篇陈勇
  • 1篇曹君
  • 1篇王春萌
  • 1篇印季良
  • 1篇周良平
  • 1篇季冬梅
  • 1篇赵晓莹
  • 1篇胡夕春
  • 1篇王辰辰
  • 1篇李进
  • 1篇于慧
  • 1篇朱蕙燕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健康博览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原发癌的同时性肝脏转移
目的 一例同时性乳腺癌和胃癌双原发伴有肝转移患者,根据临床、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 ,对该患者肝转移病灶的来源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患者女性,49 岁.主诉:发现右腋下肿块2 月余,发现肝占位1 月.患...
刘欣周良平王奇峰罗志国胡夕春
关键词:双原发癌肝脏转移
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BRAF基因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国黑色素瘤患者中BRAF突变率为25.9%,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BRAF V600E,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预后更差。随着新型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包括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ligand,PD-L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抑制剂等的出现,近年来BRAF V600突变型黑色素瘤在辅助治疗及系统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本文旨在对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刘欣张晓伟罗志国
关键词:黑色素瘤BRAF突变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和短期5-FU持续滴注的EOF_5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1
2014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胃癌治疗中,ECF(表柔比星、顺铂及5-FU持续滴注21 d)方案系经典一线方案,2004年起我们以奥沙利铂取代顺铂,以低剂量5-FU持续滴注120 h取代标准剂量持续滴注21 d,组成EOF5方案,以期提高疗效及依从性,先后开展了小样本探索性研究及扩大样本的Ⅱ期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两项Ⅱ期研究结果。患者均接受了表柔比星50 mg/m2,静脉推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每天5-FU的剂量为375~425 mg/m2,低剂量持续输注5 d共120 h;每3周重复,每6周评价疗效。治疗到进展、不能耐受或患者退出,对于6~8个疗程后稳定以上疗效的患者根据医师推荐及患者的意愿,选择氟尿嘧啶类药物维持治疗或观察。结果:178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170例可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7例(3.9%)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76例(42.7%)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CR+PR)为46.6%,69例(38.8%)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8例(10.1%)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为6.0个月(95%CI:5.2~6.8),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2.6个月(95%CI:8.9~16.3),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9%和28.0%。3~4度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23.0%及38.8%、血红蛋白下降6.5%、血小板下降23.5%、恶心呕吐14.1%、手足麻木1.2%。接受二线治疗的75例患者,二线治疗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95%CI:4.8~11.2)。结论:EOF5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PFS和OS同ECF及其改良方案类似,不良反应可控,是安全有效的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
朱晓东赵晓莹彭伟孙思曹君季冬梅刘欣王辰辰于慧李进印季良
关键词:表柔比星奥沙利铂
西妥昔单抗治疗胃肠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大多数人类上皮癌存在明显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家族生长因子的功能性激活。EGFR的过表达通常与较晚的癌症病期、较差的预后以及对化疗较不敏感相关。西妥昔单抗是抗EGFR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EGFR通路信号转导以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Ⅲ期临床研究已证实,在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或者用于伊立替康耐药患者的治疗,均可提高疗效。目前有关西妥昔单抗治疗胃癌的临床资料只有少量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西妥昔单抗临床应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已有研究证实,皮疹和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相关。然而,现有数据大多来自于回顾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的结果,因此亟需开展设计良好的前瞻性试验以验证上述结果,并探索相应策略以克服西妥昔单抗的耐药性。
刘欣李进
关键词:胃肠肿瘤西妥昔单抗抗药性肿瘤基因K-RAS
化疗药物所致的内分泌紊乱被引量:12
2007年
抗肿瘤药物所致的内分泌紊乱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隐匿,症状错综复杂,临床上不易辨认,特别是与特定化疗药物的关系,难以鉴别。本综述按化疗药物所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类型分别进行阐述,如糖代谢、脂代谢、无机物代谢紊乱,性腺、甲状腺功能障碍,水清除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生长激素的分泌或生长异常,代谢性骨病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可以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时间。
刘欣洪小南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化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中国黑色素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和治疗性淋巴结清扫的预后差异
目的 MSLT-1 临床研究证实了,对于临床无大体转移的Ⅰ、Ⅱ 期皮肤黑色素瘤,相对于单纯观察,前哨淋巴结活检(SNB)仅带来了无疾病复发生存的获益(DFS),但对总体生存(OS)并没有影响。而随后的MSLT-2 临床研...
徐宇陈勇孙伟朱蕙燕王春萌刘欣罗志国
关键词: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预后
化疗那些事儿
2021年
听到化疗,许多患者的脑海中,或许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恶心呕吐、"秃"如其来、食欲不振等画面。这也让不少患者对化疗顾虑重重,想要退避三舍、另求他法,甚至想要放弃化疗。事实上,化疗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肿瘤患者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正确认识化疗、积极接受化疗?今天就让专家来和你聊聊化疗那些事儿。
刘欣
关键词:调整心态肿瘤患者化疗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一例起病疑似隐匿性乳腺癌的原发不明肺腺癌病例报道
目的 乳腺为肺癌罕见转移部位,完整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乳腺原发或转移的肿瘤.方法 本文对一例临床起病与隐匿性乳腺癌临床表现相似的原发不明肺腺癌患者进行个案报道.结果 患者为64 岁女性,以右腋下肿块起病.PET...
林莹刘欣张晓伟罗志国胡夕春
关键词:乳腺转移
胃癌分子机制及分子靶向综合治疗
李进郭伟剑刘欣张晓伟朱晓东
胃癌在世界范围内高发且死亡率居肿瘤死因的第二位。中国发病率居全球第2位。其疗效远不够理想,中国胃癌5年生存率仅约30%。如何提高胃癌疗效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为胃癌大国,进展期胃癌占绝大多数,有必要利用病例资源的优势...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肿瘤治疗
^(131)I-托西莫单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131I-托西莫单抗治疗化疗难治性或复发性低度恶性和转型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初治的进展期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及与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NHL高危患者,都取得了较高的缓解率和持久的缓解期,且毒性较低,有望成为NHL患者新的重要治疗选择。
刘欣洪小南
关键词:放射免疫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