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24 被引量:26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衰竭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衰竭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细胞膜染料PKH26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标记。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于小体积(30%)肝移植术中,在移植肝血供恢复时自尾静脉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0.5 ml,治疗组则在相应时段自尾静脉注入含5×105mmol/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PBS 0.5 ml。于术后1 d、2 d、3 d、5 d、7 d取血液及肝脏、脾脏标本,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的干细胞在肝脏及脾脏的分布变化。比较两组术后的ALT、AST、1周生存率,移植肝重量与原受体肝重量的比值。结果在术后早期,治疗组的肝脏中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布在大血管周围,此后逐渐进入肝实质中弥散分布;脾脏中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1周生存率明显提高,术后3 d、5 d、7 d的ALT、AST明显降低,术后3 d、5 d移植肝重量与原受体肝重量的比值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小体积肝移植后输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移植肝脏定向迁移的能力,并可以对移植肝功能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衰竭具有可行性。
- 毛谅仇毓东朱新华刘浩丁义涛
- 关键词:肝衰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再生干细胞
- 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及其抑制分子的影响被引量:35
- 2000年
-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中核因子 κB活力及其抑制分子IκB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利用凝胶移率实验 (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的影响 ,并以逆转录 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了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两组Jurkat细胞中IκBα 的mRNA水平的改变 .研究发现 :①在普通培养状态的Jurkat细胞核内存在一定活力的NF κB ,使用PMA/PHA处理可使NF κB活力显著升高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降低两种培养状况下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 ,并以激活状态下更为显著 ;②雷公藤内酯醇可以上调Jurkat细胞中IκBαmRNA的表达水平 .雷公藤内酯醇上调IκBα 基因转录有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内NF
- 刘浩刘志红陈朝红杨俊伟黎磊石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IΚB
- 政府投资政策研究
- 该文试图从政府投资这一视角折射政策的经济职能,透视政府投资政策的利弊得失.首先,在讨论政府投资的内涵、特点、必要性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接着,总结中国政府投资的历史经验教训,剖析现阶段中国政...
- 刘浩
- 关键词:政府投资经济职能
- 文献传递
- 狼疮性肾炎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 基因多态性在女性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 患者中的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通过PCR限制性酶切方法对187 例女性LN 患者及71 名正常女性ER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将两组人群中ER 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3 种主要的ER 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征进行了比较。 结果:ER基因多态性在女性LN患者中的分布与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基因型的女性LN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显著:ppxx 型患者中高血压和血液系统受损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pXx 型患者,并且肾小球袢内血栓形成、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等肾脏病理改变也最为严重,而Ppxx 型患者的肾间质血管炎、间质纤维化在3 种基因型携带者中最为严重。 结论:ER 基因多态性作为特定的基因背景与LN临床病理表现多样性密切相关。
- 刘浩刘志红刘栋陈朝红黎磊石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狼疮性肾炎
- 血管生成的调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0年
- 刘浩刘志红
- 关键词: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细胞医学教育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效应及业绩效应研究
-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手段,自实施以来就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股权激励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使经营者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有利于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并通过投资者的预期反映...
- 刘浩
- 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告效应业绩效应
- 文献传递
- 大黄酸对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8
- 1999年
- 目的:研究大黄酸对系膜细胞萄萄糖摄入的影响,探讨大黄酸拮抗糖尿病肾脏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 方法:选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及其动力学的测定采用2deoxy[3 H] Dglucose 摄入法,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 , G L U T1)m R N A 表达的检测采用 Northern 印迹。 结果:大黄酸对正常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的葡萄糖摄入及动力学没有明显影响,对于 T G Fβ1 所引起的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的异常增加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动力学研究显示 T G Fβ1 对系膜葡萄糖摄入 Km 和 Vm ax的影响都可以被大黄酸所拮抗。m R N A 检测则表明大黄酸抑制 T G Fβ1 增加系膜细胞 G L U T1 表达的效应。 结论:大黄酸能通过影响 G L U T1 的表达及其对萄萄糖的亲和力,明显抑制 T G Fβ1 所引起的系膜细胞萄萄糖摄入的异常增高。
- 章精刘志红李颖健刘浩黎磊石
- 关键词:大黄酸糖尿病肾病GLUT2TGFΒ1
- 雷公藤内酯醇降低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被引量:98
- 1998年
-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佛波脂/植物血凝素(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NF-κB活力的影响。结果:在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均存在一定活力的NF-κB,使用PMA/PHA处理可使Jurkat细胞中NF-κB的活力显著的升高,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降低两种培养状况下的Jurkat细胞中NF-κB活力,并以激活状态下更为显著。结论:雷公藤内酯醇降低T淋巴细胞中NF-κB活力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抑制效应的分子机制之一。
- 刘浩刘志红章精杨俊伟杨俊伟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T淋巴细胞核因子-KB雷公藤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被引量:40
- 1999年
-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在不同种族中分布的差异。方法:通过PCR限制性酶切方法对172名正常个体的基因组DNA中ER基因RFLP多态性进行了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中国正常人群中ER基因型以pp型,xx型和ppxx型发生频率最高,这种分布特点在正常男女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种族相比较,ER基因型在中国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与日本人群中的分布较为接近,而与瑞典,美国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结论:ER基因RFLP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刘浩刘志红陈朝红刘栋刘栋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种族汉族
- 霉酚酸酯及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 ,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这两种免疫抑制剂抗炎作用的机制。 方法 :以脐静脉来源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立体外内皮细胞血管发生 (angiogenesis)模型 ,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免疫抑制剂对内皮细胞血管发生 ,内皮细胞迁移能力 (Scratchwoundclosureassay)和内皮细胞增生(3 H TdR掺入 )的影响。 结果 :霉酚酸酯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发生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此外 ,霉酚酸酯还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迁移能力 ,而地塞米松则对此无显著作用。结论 :在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上 ,霉酚酸酯具有比地塞米松更为广泛和显著的抑制效应 ,这可能是霉酚酸酯对一些激素治疗无效的血管炎患者仍有良好疗效的分子机制之一。
- 刘浩刘志红黄海东陈朝红李颖健黎磊石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发生霉酚酸酯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