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珈伲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镇痛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提取物
  • 2篇马鞭草
  • 1篇咽炎
  • 1篇咽炎片
  • 1篇氧化氮
  • 1篇药材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叶提取物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抑菌作用
  • 1篇真武汤
  • 1篇正交

机构

  • 6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刘珈伲
  • 6篇刘丽娜
  • 6篇黄静
  • 5篇蔡进
  • 5篇刘瑶
  • 5篇陈瑞
  • 3篇孟鑫
  • 2篇何苗
  • 2篇黄静
  • 1篇李桂兰
  • 1篇毛惠
  • 1篇孟鑫
  • 1篇刘瑶
  • 1篇韦忠娜
  • 1篇王澧
  • 1篇李桂兰

传媒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房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马鞭草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马鞭草提取物中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11种主要组织器官及尿液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研究其在体内组织分布的规律特点及原形药物体内排泄情况。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尾静脉注射给予8g生药/kg马鞭草提取物后,分别于5,15,30,60,120 min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时间点的选择包括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迅速取出脑、心、肝、脾、肺、肾、胃、骨骼肌、小肠、生殖器(卵巢、子宫)、脂肪组织;另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尾静脉注射给予4g生药/kg马鞭草提取物后,收集给药前及给药后0~2 h、2~6 h、6~12 h、12~24h各尿液,RP-HPLC法测定各组织及尿液中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的浓度。结果: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在各组织的5个时间点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浓度被检出,其中肾脏分布最高,其次为肺、生殖腺和肝脏。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以原形药物的形式经肾排泄,12 h马鞭草苷与戟叶马鞭草苷尿中原形药物累积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22.7%、32.6%。结论: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体内分布快速而广泛,部分以原形药物的形式经尿排泄。
刘珈伲何苗黄静孟鑫毛政益
关键词:RP-HPLC排泄
大乌泡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
2016年
目的:建立大乌泡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槲皮素和山柰酚为对照品,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V/V/V)为展开剂,定量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块硅胶G薄层板上,1%Al Cl_3及乙醇溶液显色后,置于紫光灯下365 nm处检视。结果:27批大乌泡药材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方法可用于大乌泡药材的质量控制。
刘瑶陈瑞蔡进刘珈伲刘丽娜黄静
关键词:薄层山柰酚槲皮素
大乌泡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考察大乌泡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选取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乌泡根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乌泡根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为1∶10,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6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70℃;该条件下测定大乌泡根总黄酮含量为4.8%。结论:大乌泡根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大乌泡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基础。
孟鑫刘瑶陈瑞蔡进毛政益刘珈伲刘丽娜黄静
关键词:中草药植物提取物总黄酮正交试验
苗药大乌泡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考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考察苗药大乌泡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将大乌泡叶煎煮水提物和80%醇提物均制备成质量浓度为200mg/m L的药液,并以氨苄青霉素和氟康唑为阳性对照(50 mg/m L),采用管碟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的抑菌作用。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80%醇提物,得到相应部位萃取物(50 mg/m L)后,采用管碟法考察其对上述7种菌株的抑菌作用;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部位及对药物敏感的试验菌株,并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培养基平板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大乌泡叶的水提物几乎无抑菌活性,80%醇提物对各菌株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5种细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对2种真菌;大乌泡叶80%醇提物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石油醚和水层部位几乎没有抑菌作用,各萃取部位对真菌均未见抑制作用;大乌泡叶80%醇提物对5种细菌的MIC、MBC分别在6.25~12.5、12.5~25 mg/m L之间,其乙酸乙酯部位的MIC、MBC分别为3.13、6.25 mg/m L,其正丁醇部位的MIC、MBC分别在3.13~6.25、6.25~12.5 mg/m L之间。结论:苗药大乌泡叶的80%醇提物及其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细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刘瑶蔡进陈瑞刘珈伲刘丽娜黄静
关键词:醇提物体外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
咽炎片制剂及其包衣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咽炎片制剂及其包衣工艺,其中所述咽炎片制剂通过将咽炎片进行薄膜包衣制备而成,所述薄膜包衣包括薄膜材料、掩盖剂、增塑剂和色素。本发明制备的咽炎片制剂,其片衣增重少,生产工艺简单,不易吸潮,对车间操作工的依赖性...
黄静王澧毛政益刘珈伲刘瑶刘丽娜李桂兰
文献传递
真武汤联合TC方案治疗卵巢癌术后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真武汤联合TC方案治疗卵巢癌术后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卵巢癌术后患者共8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TC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同时给予真武汤方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其中痊愈、好转以及显效人数分别为25例、10例5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00%;对照组中患者痊愈21例,5例好转,显效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5.00%。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红肿1例,疼痛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而对照组中疼痛2例,感染1例以及红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高卵巢癌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和治疗的总有效水平,可以在卵巢癌患者接受治疗时,给予患者真武汤联合TC方案治疗,以提高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毛惠刘珈伲
关键词:真武汤TC方案卵巢癌疗效
大乌泡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大乌泡水提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热板致痛法及冰醋酸扭体法两种方法下各选择50只小鼠,每种方法下的小鼠均分为5组,分别为大乌泡根水提物高剂量组(5.2 g/kg生药)、中剂量组(2.6 g/kg生药)、低剂量组(1.3 g/kg生药)、阳性组(2.0 mg/kg盐酸吗啡)以及阴性组(生理盐水);热板致痛法观察小鼠的热板痛阈值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冰醋酸扭体法观察小鼠扭体发作潜伏期、扭体次数、镇痛抑制率及血清NO水平。结果:与阴性组比较,热板法中阳性组小鼠给药后痛阈值升高,血清NO值降低,扭体法中小鼠扭体发作潜伏期升高,扭体次数减少,镇痛抑制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热板致痛法和冰醋酸扭体法中小鼠模型成功;热板法中,与阴性组比较,大乌泡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痛阈值升高,血清NO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扭体法中,与阴性组比较,大乌泡根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小鼠扭体发作潜伏期升高,高、中、低剂量组10 min内扭体次数减少、镇痛抑制率增加,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NO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乌泡水提物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小鼠血清中NO含量有关。
毛政益刘瑶蔡进陈瑞孟鑫刘珈伲刘丽娜黄静
关键词:镇痛一氧化氮小鼠
马鞭草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马鞭草提取物中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血浆中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大鼠静脉注射低、中、高剂量马鞭草提取物后,分别于5、10、20、30、40、50、60、80、100、120、140 min取血样,以RP-HPLC法测定血浆中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 C18(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8 nm,进样量为10μl。以DAS2.0版药动学程序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马鞭草苷与戟叶马鞭草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269~65.500、0.288~70.000 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0.999 0)。马鞭草苷与戟叶马鞭草苷精密度试验的RSD均≤6.2%,准确度在(93.3±3.4)%^(107.8±2.2)%之间,提取回收率在(93.8±1.5)%^(97.3±1.7)%之间,稳定性试验的RSD均<5%。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体内代谢均符合二室模型;马鞭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马鞭草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分别为(63.2±49.0)、(28.2±3.4)、(30.8±8.5)min;AUC(0-t)分别为(2 005.2±726.6)、(598.8±349.1)、(220.4±105.4)mg(/min·L)。马鞭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戟叶马鞭草苷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分别为(50.2±30.2)、(23.3±3.8)、(21.2±6.9)min;AUC(0-t)分别为(2 736.2±971.4)、(842.6±469.3)、(314.5±136.0)mg(/min·L)。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稳定性好、回收率高,适用于大鼠体内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的药动学研究。
黄静何苗韦忠娜刘珈伲李桂兰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
大乌泡叶镇痛活性部位筛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苗药大乌泡叶提取部位进行镇痛活性筛选。方法:用80%乙醇回流提取获得大乌泡叶醇提物,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剩余部位;70只昆明种小鼠,均分为大乌泡叶80%醇提物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剩余部位组,阳性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组灌胃吲哚美辛(10 mg/kg)给药,阴性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5 d,扭体法观察各组小鼠扭体次数,计算镇痛抑制率;另取70只小鼠按以上方法分为7组,但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皮下注射吗啡(10 mg/kg),热板法测定各组小鼠灌胃前和末次灌胃给药后于30、60、90及120 min时小鼠痛阈。结果:正丁醇部位和大乌泡叶80%醇提物部位在两种模型中均能较为显著的抑制小鼠疼痛,但乙酸乙酯部位仅在小鼠扭体模型中能显著抑制小鼠腹部疼痛。结论:大乌泡叶主要镇痛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孟鑫刘瑶蔡进陈瑞毛政益刘珈伲刘丽娜黄静
关键词:镇痛活性部位扭体法热板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