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阳
-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物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Roseomonas JS018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纯化被引量:6
- 2006年
- 本试验对能高效降解几种有机磷农药菌株JS018的降解酶进行分离和纯化.经分析该降解酶主要位于细胞间质,最适盐析硫酸铵饱和度为60%-70%,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和DEAE-52柱层析得到较高纯度的酶液.通过SDS-PAGE电泳测定该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 ku,N末端16个氨基酸残基测序结果为:GAPFQNDVPPACYRFR.
- 江玉姬邓优锦刘新锐胡方平谢宝贵刘福阳黎志银
- 关键词:电泳层析纯化测序
- 银耳与香灰菌互作关系的研究
-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够在不扰乱及破坏体内生理生化平衡状态、也不破坏客体完整的情况下,通过对同位素标记物的丰度进行测定,真实直观地反映标记物在银耳和香灰菌之间的运输情况。结果显示银耳子实体可通过香灰菌丝直接传输来获取营养...
- 刘福阳
- 关键词:银耳ITS栽培
- 文献传递
- 鲍鱼菇的ITS-RFLP分析
- 本研究对16个鲍鱼菇菌株进行ITS PCR,其长度没有多态性。用Sau3AI、AluI和Hae 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来测定16个鲍鱼菇菌株的ITS-RFLP,可以把它们分为3类,第1类是PL a 0004,第2类是PLa ...
- 刘新锐邓优锦谢宝贵刘福阳朱坚熊芳
- 关键词:鲍鱼菇菌株筛选RFLP分析限制性内切酶
- 文献传递
- 福建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培养料配方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从福建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的培养料常用配方中选出4个生物学效率高、效益高的配方,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配方1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长势较强,子实体农艺性状佳,产量为379g·袋-1,生物学效率为84.2%,而且经济效益较好;其次是配方3,因此配方1和3可以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推广使用。
- 巫仁高王爱仙刘福阳肖淑霞马立验胡蕾
- 关键词:金针菇工厂化培养料
- 五个白灵菇菌株比较试验
- 2015年
- 对从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引进5个白灵菇新品种,从菌丝生长情况(长势、走速)、原基形成、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适宜闽北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白灵菇新品种为天山2号,其次为白灵菇2号。
- 王爱仙巫仁高刘福阳
- 关键词:菌丝长速农艺性状白灵菇
- 毛木耳引种对比试验被引量:1
- 2012年
- 引进5株毛木耳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毛木耳781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P201产量极显著高于当地主栽品种,且污染率与主栽品种相近,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刘福阳王爱仙巫仁高胡蕾池礼钿
- 关键词:毛木耳引种
- 高温平菇种质资源的ITS-RFLP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前高温平菇菌种存在混乱。本研究对16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得到约680 bp的单一片段。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序列和ITS-RFLP分析可知:16个菌株分为二个种类,第一类由Pl.cy0002、Pl.cy0009、Pl.cy0012、Pl.cy0014和Pl.cy0015等5个菌株组成,为肺形侧耳;第二类是由剩下的11个菌株组成,是糙皮侧耳类,其中菌株Pl.cy0001和Pl.cy0006的ITS序列与其它菌株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ITS序列建立的ITS-RFLP可应用于高温平菇种的鉴定。
- 刘新锐谢宝贵熊芳朱坚刘福阳
- 关键词:高温平菇种质资源
- 菌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初报被引量:10
- 2012年
-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王爱仙刘福阳巫仁高邓文明
- 关键词:皇竹草菌草培养料大球盖菇
- JS018菌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纯化被引量:5
- 2006年
- 实验对一株能高效降解几种有机磷农药菌株JSO18的降解酶进行分离和纯化。经分析该降解酶主要位于细胞间质,最适盐析硫酸铵饱和度为60%~70%,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G-100凝胶过滤和DEAE-52柱层析得到较高纯度的酶液。通过PAGE和SDS—PAGE电泳测定该酶分子量约为37KDa.N末端16个氨基酸残基测序的结果为:GAPFQNDVPPACYRFR。
- 江玉姬邓优锦刘新锐胡方平谢宝贵刘福阳黎志银
- 关键词:电泳层析纯化测序
- 黑木耳新品种Au053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采集分离野生黑木耳菌株98个,经过驯化与筛选,选育出优良菌株Au053。经与南方地区主栽品种新科1号、新科5号、Au139两年五个点的区试比较,以Au053表现最好,比新科1号增产9.7%,比新科5号增产10.0%,比Au139增产10.3%;遇高温高湿气候,2个对照菌株普遍发生严重的流耳、烂袋现象,而Au053不发生流耳、烂袋,稳定性较好。
- 巫仁高王爱仙刘福阳邓文明胡蕾
- 关键词:黑木耳驯化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