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芹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政府
  • 3篇财政
  • 2篇地方政府
  • 2篇政治
  • 1篇地方政府行为
  • 1篇预算改革
  • 1篇预算过程
  • 1篇预算透明
  • 1篇预算透明度
  • 1篇政府产业
  • 1篇政府干预
  • 1篇政府行为
  • 1篇政商关系
  • 1篇政治集权
  • 1篇人事
  • 1篇人事体制
  • 1篇省会
  • 1篇省会城市
  • 1篇省级面板数据
  • 1篇实证

机构

  • 7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7篇刘红芹
  • 2篇耿曙
  • 1篇邓淑莲
  • 1篇庞保庆
  • 1篇唐睿

传媒

  • 1篇学海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复旦公共行政...
  • 1篇公共经济与政...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细究一斑,足窥全豹——评《省会城市预算过程的政治:基于中国三个省会城市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书评作者与许多读者来说,此书应该是继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2005)后,最有助我们理解中国预算过程的论著。由于历史积淀、文化习惯等的影响,中国的预算过程向来不太公开,面对这"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研究对象,本书作者能透过实地蹲点、观察访谈。
耿曙刘红芹
关键词:预算过程公共预算改革文化习惯财政能力财政支撑
财政收支的经济后果:分税制、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产业偏好被引量:2
2018年
分税制改革以后,大部分与企业相关的税收被划分为中央税种,这种财政收入分享安排使受财政激励驱动的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激励渐弱,而经营土地的激励渐强。通过运用全国地级市的数据实证发现,在分税制的财政安排下,地方政府税收损失越严重的地方,其经营土地的激励越强,获取的土地出让收入越多。同时,在这种土地财政的刺激下,地方政府会更偏好优先发展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而忽视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刘红芹
关键词:分税制土地财政
官员晋升、部门权力与预算透明度被引量:6
2018年
本研究关注政治因素对中国各省部门预算透明度得分差异的影响。我们利用2012年上海财经大学财政透明度项目组对31省共868个政府部门的预算公开情况进行评估的信息,详细探讨了政治因素——官员晋升、部门权力强弱——对部门预算透明度得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方在经济增长率低、官员在晋升竞争中处于劣势时会提高地方的预算透明度得分,公布预算的部门数也越多;权力较弱的部门会提高部门本身的预算透明度得分。本研究拓展了官员晋升研究的领域,将官员晋升的视角应用到预算信息公开领域,加深了学界对影响预算信息公开差异因素的理解,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
庞保庆邓淑莲刘红芹
关键词:部门预算预算透明度官员晋升
从GDP锦标赛到二元竞争: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变迁的逻辑——基于199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5
2012年
在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中,地方政府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越来越明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去调整和引导地方政府行为,促使地方政府增加社会保障开支以促进社会公平。采用199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考察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的财政开支上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影响;地方政府在回应中央政府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其行为并不同于"晋升锦标赛"所归纳的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的一元竞争模式,而是演变为在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地方政府分别参与不同目标竞争的二元竞争模式。在既往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考察的政治激励和财政激励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结构、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和地方所处的社会经济情况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变化的分析提出二元竞争模式以弥补"GDP晋升锦标赛模式"对地方政府行为解释力的不足。
唐睿刘红芹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中央与地方关系
中国政府人事体制中的绩效与培养被引量:2
2019年
中国的官员晋升是只看重短期的现职表现,还是存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引入社会流动理论中的"赞助式流动"与"竞争式流动",帮助解读中国党政领导干部的甄拔体系。但由于人才培养不拘形式,不易系统捕捉,本文基于干部任职的年龄划线,回推任职的小步快跑,运用官员提拔到特定级别的"年龄",作为组织栽培意愿的代理变量,进一步考察组织"栽培意愿"与派任地"增长速度"间的关系,发现上任年龄越轻的官员,越可能被派往更易表现的职位。这一发现显示在中国的政府人事体制中,虽然看重官员的能力与绩效,以此为选拔、擢升的标准,但同时也存在组织部门主导的人才培养,将甄选锁定的官员尽早调往发展势头较佳的地区,锻炼其主政的能力,同时考察其相对绩效,形成一套系统的政治精英培养体系。
钟灵娜刘红芹贾尚栩
关键词:晋升锦标赛精英政治
地方政府为什么忽视卫生支出?——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分析了中国的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之下,地方政府忽视卫生支出的原因。基于1996—2006年省级数据发现,省级对地级政府的省内支出分权有助于增加卫生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但省级和地级财政自主性都会减少卫生支出。我们还验证了政治集权对于卫生支出的影响。通过对比卫生和教育支出后发现,中央对卫生支出的忽视是地方减少卫生支出的一大原因,有关省委书记、省长和常务副省长的年龄与工作经历对卫生支出的影响也验证了这点。本文对于理解地方政府在卫生支出的激励和行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杨良松刘红芹
关键词:卫生支出财政分权政治集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商关系的演变被引量:6
2018年
处于中国现行体制下,经济活动既涉及企业参与,也仰赖政府指导,两者之间如何互动——即所谓"政商关系"——绝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核心也最精彩的部分。本文从两者关系入手,借此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跌宕起伏。在过往四十年中,先历经了1980年代的放任与返祖("八零体制"),经过1990年代的渐趋稳定,形成所谓"九零体制",此后,政商关系既牵动政经体制的变化,却也深受政经体制所束缚。处于现行体制,中国若不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恐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长期萎靡不振。所幸的是,展望未来,中国又将进入政府"强势振兴"的周期:通过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中国将重启一轮"政府主导"的发展方略,期待创造出新一波的高质量经济增长。
耿曙刘红芹
关键词:政府企业政府干预产业政策发展型国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