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冬虫夏草发酵余液活性成分分析及胞外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药材,目前国内已实现人工发酵生产,但相关的产品多以菌丝体为主,胞外多糖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冬虫夏草发酵余液浑浊呈黑褐色,具有浓郁的蜂蜜样香味略酸。本实验以虫草发酵余液为材料,硫酸苯酚法测多糖含量,容量法测虫草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素的含量,MTT法检测样品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证实虫草发酵余液含有一定胞外多糖、虫草酸和虫草素,其中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 张新国张春生曹心张刘英娟陆颖李晓茹寇飞赵萍陈晓前
- 关键词:胞外多糖虫草素甘露醇抗肿瘤活性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巴婆碱含量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巴婆碱的浓度.方法: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65∶35∶0.1);血浆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结果:线性范围为10-400 g/mL,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5 g/mL.N-甲基巴婆碱日内RSD≤3.7%,日间RSD≤3.1%,提取回收率为98.03%~105.42%(n=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重现性好,适用于N-甲基巴婆碱在生物样本中的检测和药理、药动学研究.
- 王鸣刚于国庆张新国杨中铎彭轶楠张春生刘英娟
- 关键词:血药浓度
- ^60Coγ—DES复合诱变选育高产中性蛋白酶枯草杆菌及其发酵工艺研究
- 2014年
- 由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γ—DES(^60Coγ-硫酸二乙酯)进行物理化学复合诱变,采用平板酪蛋白水解圈法初筛,摇瓶复筛后,得到一株活力较出发菌株产酶活力增大44.5%的突变株。研究了发酵工艺参数对该突变菌体生长及产酶的影响,并确定了接种量1%,最佳初始pH为7.0,发酵温度为30℃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证实,经过优化,可以获得较好的酶活,平均产酶能力可达到2135.43U,较原始菌株提高了59.60%。
- 张新国刘英娟陈文洁张春生曹心张
- 关键词:复合诱变中性蛋白酶
- 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液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DPPH法和总还原力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对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液胞外多糖(CSFB)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37℃两倍浓缩发酵液CSFB37和60℃两倍浓缩发酵液CSFB60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FB多糖含量为1.28mg/mL,CSFB37和CSFB60的多糖含量分别为2.85mg/mL、2.50mg/mL;CSFB、CSFB37和CSFB60多糖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能力,CSFB、CSFB37和CSFB60的DPPH的IC50值分别为4.49μg/mL、5.54μg/mL和5.30μg/mL;多糖抗氧化活性大小为:CSFB>CSFB60>CSFB37。
- 赵萍曹心张张新国刘英娟刘冰张春生寇飞袁亚兰
- 关键词:冬虫夏草胞外多糖DPPH抗氧化活性
- 腺苷脱氨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腺苷脱氨酶抑制剂可抑制体内腺苷及其类似物在体内分解,具有较好抗肿瘤、抗病毒等活性的一类化合物。本文就腺苷脱氨酶抑制剂的研究及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 郭思佳张新国赵萍刘英娟唐鹏刘琎文张继
- 腺苷脱氨酶抑制剂快速筛选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建立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抑制剂的快速筛选模型。方法采用ADA酶,以腺苷为底物,2'-脱氧助间型霉素作为抑制剂验证反应体系,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优化反应条件,并对248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内生菌发酵产物进行筛选。结果建立了最佳模型方案为:p H 7.5的PBS缓冲液体系,底物浓度为腺苷200μg·m L?1,ADA酶浓度55 IU·m L?1,连续检测腺苷在265 nm下OD值动态变化情况。此模型可以用于ADA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且基于此模型共筛选获得23个有一定活性的粗提物。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体系可以为ADA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简单易行、稳定、可靠的研究平台。
- 董佩杰张新国刘英娟唐鹏苏媛苏岷山韩锡萍邵男
-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抑制剂
- 6种药用植物内生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6年
- 本论文以6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药用植物乌头、唐松草、独活、车前草、薄荷、泽泻为材料分离内生菌,并对内生菌发酵液和菌丝体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实验以PDA培养基分离内生真菌,以高氏培养基分离内生放线菌,测定各提取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其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活性菌株进行的鉴定。结果分别分离得到43株内生真菌,18株内生放线菌,其中内生真菌显示了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O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清除率≥70%)作用的菌株有6株,占所用菌株的9.84%。其中菌株DHL-10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过氧化氢的IC50为0.26 mg/m 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了0.81±0.05 mg/g和0.84±0.05 mg/g;分子生物学鉴定结合形态学鉴定该菌株为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真菌。本研究的结果证明,药用植物内生菌是抗氧化活性物质寻找的良好资源。
- 张新国唐鹏刘英娟赵萍陈晓前
- 关键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
- 22种常见抗肿瘤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以常见的22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材为对象,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测定各试样的抗氧化活性;通过FRAP法,Folin-Ciocaheu法以及铝盐显色法,比较其总还原力,总酚含量以及黄酮含量。结果:抗氧化活性大于50%的药材占到了90.09%,其中莪术、虎杖、野生黄芩、白芍、凤尾草、丹参、川断、姜黄等8种药材DPPH的清除作用均超过了90%,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野生黄芩的IC50最低(IC50=0.05g/L),抗氧化能力最强,与总还原力的实验结果一致,总酚和黄酮含量也在所有测试品中均为最高,分别为5 240μg/L、83 210μg/L。结论:除了薏苡仁和茯苓,各试样都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表明天然抗氧化剂与其抑癌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相互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本研究为从广泛的天然抗肿瘤资源中寻找抗氧化物质及开发抗氧化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 张新国刘英娟曹心张张春生匡彦蓓
- 关键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DPPH法总酚含量黄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