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兵
- 作品数:19 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对中重度COPD患者气道局部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使用罗红霉素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局部免疫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罗红霉素组和基础组,每组30例。2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500μg,1吸,2次/d)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吸,1次/d)作为基础治疗。罗红霉素组加用罗红霉素150 mg,1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在随访期间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Ig G、Ig A、Ig M及诱导痰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PD各组血清Ig A、Ig G下降,诱导痰CD3+、CD4+、CD4+/CD8+值下降,CD8+升高(P<0.05)。COPD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红霉素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Ig A、Ig G升高,诱导痰CD3+、CD4+、CD4+/CD8+值升高,CD8+下降(P<0.05);CAT评分下降,FEV1较前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达到高峰(P<0.05);治疗9个月和12个月时各检测值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红霉素组诱导痰CD4+/CD8+与Ig G、Ig A、FEV1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7、0.587、0.556,P<0.05),与CAT评分呈负相关(r=-0.507,P<0.05);基础组各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长期小剂量使用罗红霉素可提高机体气道局部免疫力,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
- 刘贤兵李芳陈晓萍田明庆叶建仙祝利芬
- 关键词:罗红霉素T淋巴细胞亚群诱导痰
- 长程预防用量白葡奈氏菌片对中重度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长程预防用量白葡奈氏菌片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中重度COPD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基础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葡奈氏菌片(2片/次,2次/d,口服),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机体免疫情况、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统计患者用药前后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基础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B细胞、IgG、IgA、IgM降低,CD8^+、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和基础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服用白葡奈氏菌片期间均无明显不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D3^+、CD4^+、CD4^+/CD8^+、B细胞、NK细胞、IgG、IgA、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升高(P<0.05),CD8^+、COPD评估测试、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HAD评分下降(P<0.05),年急性加重次数减少(P<0.05),IgM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的例数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基础组(P<0.05)。基础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COPD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程预防用量白葡奈氏菌片治疗对中重度COPD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减少呼吸道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刘贤兵李芳郑晓燕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长程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 极端气候条件下哮喘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极端气候下哮喘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Tr1、Th2细胞)的变化。方法收集2009—2010年间南昌地区轻中度哮喘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30名,分别在基线点、急性发作点、气温骤降点、气候极冷点检测所有调查者外周血中Tr1、Th2细胞比例以及血清INF-γI、L-4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体内Tr1、Th2细胞比例以及血清INF-γI、L-4水平在4个观察点无明显变化;哮喘组在气温骤降点、气候极冷点、急性发作点体内Tr1细胞比例较基线点降低(P<0.05),Th2细胞比例、血清IL-4水平较基线点升高(P<0.05)。结论极端气候的变化可能导致哮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
- 张伟陈传辉刘贤兵许飞
- 关键词:极端气候哮喘免疫调节TH2细胞
- 布鲁杆菌病患者体内T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病人体内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比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2、IL-4和IL-5。结果试验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CD8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T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中IFN-γ和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4和IL-5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鲁杆菌感染后T细胞免疫主要表现为Th1功能增强,这可能对机体清除病原菌有重要意义。
- 徐小华吕磊田明庆卢伟力方剑刘贤兵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T细胞免疫功能
-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评估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ECOPD合并肺心病失代偿期急诊入院患者共50例,分别统计患者在AECOPD合并肺心病失代偿期(失代偿期组)、AECOPD合并肺心病代偿期(代偿期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稳定期组)血浆BNP水平及心脏结构指标包括肺平均动脉压(PASP)、右室内径(RDVD)、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与失代偿期组比,代偿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PASP、RDVD、RVOT值均减低(P<0.05),LVEF增加(P<0.05);与代偿期组比,稳定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PASP、RDVD、RVOT值减低(P<0.05),LVEF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水平与心脏结构指标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与PASP、RDVD、RVO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3、0.860、0.867(P<0.05),与LV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1(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变化对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刘贤兵蔡晨莉陈传辉张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脑钠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极端气候变化对哮喘患者全身及气道局部细胞、体液免疫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变化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全身及气道局部细胞、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40例哮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舒利迭干预,观察组用舒利迭+斯奇康干预;分别于基线点、气温骤降点、气候极冷点检测其血浆CD3+、CD4+、CD8+、CD4+/CD8+,血清及诱导痰IgG、IgA、IgM。结果与基线点、气候极冷点比较,两组气温骤降点血浆CD3+、CD8+降低,CD4+、CD4+/CD8+升高(P均<0.01),血清IgG、IgA、IgM下降(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温骤降点血浆CD3+、CD8+升高,CD4+、CD4+/CD8+降低,血清及诱导痰中IgG、IgA、IgM升高(P均<0.01)。结论气温骤降可影响哮喘患者的细胞、体液免疫功能,舒利迭+斯奇康能增强其免疫力,改善气温骤降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的哮喘。
- 万晓丹陈传辉徐华刘贤兵张伟
- 关键词:极端气候哮喘舒利迭斯奇康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压与血管紧张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血压、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o)、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以及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II)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合并OSAHS的患者40例,测量晨起(7:00)、中午(12:00)、傍晚(17:30)、睡前(22:00)4个时间点血压,并抽血检测其血浆PRA、AngII及Aldo水平。患者连续4晚使用CPAP治疗,再次测量患者血压和血浆PRA、AngII及Aldo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PRA、AngII、Aldo的变化。[结果]治疗4d后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浆PRA、AngII较前增加(P<0.01);Aldo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CPAP治疗降低了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血压,并能有效的改善血管紧张素水平。
- 徐小华韩志强田明庆方剑刘贤兵
- 关键词:OSAHSPRAANG
- 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对早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对早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90例,按照治疗情况分为未治疗组(30例,确诊为早期稳定期COPD但拒绝治疗)、噻托溴铵组(30例,接受单纯噻托溴铵治疗)和联合治疗组(30例,接受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3组患者入组后均随访12个月(于入组后第1、3、6、9、12个月随访),入组时(第0个月)及每次随访时需要完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检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记录年急性加重次数。对随访期间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别与时间在CD_3^+、CD_4^+、CD_8^+、CD_4^+/CD_8^+、IgG、IgA、FEV_1、CAT评分及年急性加重次数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别在CD_3^+、CD_4^+、CD_8^+、CD_4^+/CD_8^+、IgG、IgA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所有指标上主效应显著(P<0.05)。CD_3^+在6、9、12个月时,CD_4^+在1、3、6、9、12个月时,CD_4^+/CD_8^+在1、3、6、9、12个月时,IgG在6、9、12个月时,IgA在3、6、9、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高于未治疗组、噻托溴铵组,噻托溴铵组高于未治疗组(P<0.05)。CD_8^+在3、6、9、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低于未治疗组、噻托溴铵组,噻托溴铵组低于未治疗组(P<0.05)。3组患者CD_3^+、CD_4^+、CD_8^+、CD_4^+/CD_8^+、IgA、IgG与FEV_1均呈正相关,与CAT评分及年急性加重次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且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相关性,同时此期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可反映病情。噻托溴铵联合呼吸运动训练治疗可提高早期稳定期COPD患者�
- 刘贤兵李芳祝利芬郑晓燕
- 关键词:噻托溴铵呼吸锻炼机体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 中青年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布及生活质量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中青年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生活质量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因慢性咳嗽到衢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中青年患者240例。根据年龄和性别,将其分为青年男性组(n=60)、青年女性组(n=68)、中年男性组(n=50)及中年女性组(n=62)。分析患者病因,记录并比较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表得分、视觉模拟得分法(VAS)得分、莱塞斯特咳嗽量表(LCQ)得分。结果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变应性咳嗽(AC)、原因不明性咳嗽的患者数分别为62例(占25.8%)、48例(占20.0%)、42例(占17.5%)、40例(占16.7%)、38例(占15.8%)、10例(占4.2%)。4组患者病因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因患者的LC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表得分、VAS得分、LCQ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女性组与青年男性组、中年男性组患者的VAS得分、LC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女性组与青年男性组、青年女性组、中年男性组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表得分、VAS得分、LCQ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LCQ得分与VAS得分、咳嗽症状积分表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主要为CVA、UACS、EB、GERC及AC,不同病因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LCQ与VAS、咳嗽症状积分表的协同性较好,不同性别和年龄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尤其是中年女性。
- 刘贤兵李芳陈晓萍田明庆吴倩张伟
- 关键词:咳嗽病因分布生活质量中年人
- 圣乔治呼吸问卷在评估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被引量:3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在评估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重度COPD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组及氨茶碱组各40例。每例患者随访4次(为期6个月),每次随访时均要求复查肺功能和调查SGRQ。结果 SGRQ各部分分值间及各部分分值与肺功能(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其中活动能力分与总分及肺功能相关性最好,氨茶碱组在治疗前、后分别为-0.418、-0.406,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组在治疗前、后分别为-0.493、-0.472;在评测治疗效果上,二者均显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组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SGRQ在评测COPD患者治疗效果时,不仅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且还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心理变化。
- 刘贤兵陈传辉张伟赵九燕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氨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