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标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防旋髓内钉结合钢丝捆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加长型防旋髓内钉(PFNA)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3月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共43例,其中23例加长型PFNA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治疗,2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以下简称DHS)手术方法治疗,从手术时间、失血量和术后Harris功能评分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2年,平均(12±1.5)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5.7±3.5)周,行走恢复至术前水平,且无股骨头坏死、切割现象及髋内翻发生。各观察指标加长型PFNA组均优于DHS组,加长型PFNA组中,手术时间(64.8±5.5)min;术中出血量(241±12.5)ml。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85±25)分,优良率93.9%;显著优于DHS组〔手术时间(80.6±2.3)min、术中出血量为(255±25.6)ml、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0±15)分及优良率40.0%〕,P〈0.05。[结论]采用加长型PFNA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疗效确切,且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创伤小、固定牢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优于DHS。
- 吴征杰杨宇刘远标刘卫明黄尚君
- 关键词:股骨转子下骨折钢丝捆扎髓内固定DHS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0例(SchazkerIV24例,SchazkerV型20例,SchazkerVI6例),外侧联合内侧做双切口,辅以克氏针固定,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52.3±3.5)rain,患者最早的负重平均时间为(6.1±2.1)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2—25周,1个月膝关节屈曲85~135,平均100.3;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35。,平均118.0。,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95。~135。,平均125.0,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120。~135。,平均124.0。,术后即刻、3个月及术后1年TPA及PA度数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口一期愈合率是95.0%,术后Rasmussen关节的功能评分优良率是83.7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可以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
- 刘伟明吴征杰曾焰辉刘远标
-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四边骨板植骨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陈旧性骨折并骨不连被引量:3
- 2011年
- 肱骨干骨折一般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2cm至肱骨髁上2cm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长骨干骨折之一。肱骨干骨折后出现骨不连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发生率为5%~15%。2005年至2009年在双边骨板植骨内固定的基础上。
- 区作明刘远标江湧
-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移植
- 胫腓骨外伤性骨折临床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总结胫腓骨外伤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损伤分类特点及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 1994~ 1999年收治的 6 12 4例胫腓骨骨折病人及随访的 15 0 2例患者的疗效 ,总结该病的流行病学、损伤分类特点及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交通事故致胫腓骨外伤性骨折占总数的 6 4.5 2 % ,损伤以多发伤及复 1合伤多见 ,占 76 .34% ,治疗方法以传统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固定为主 ,占 5 3.46 % ,通过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优良率达95 .2 7%。结论 :交通事故是造成胫腓骨外伤性骨折的首要因素 。
- 钟广玲郭跃明刘远标王志远
- 关键词:胫腓骨外伤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