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丹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南昌市委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浅谈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及其完善被引量:1
- 2011年
- 公共财政管理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创立之后才产生的管理活动,它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依照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几点建议,即界定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财政收入管理和财政支出管理、建立配套的预算监督体系、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 匡丹
-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管理
-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独特优势、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其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带有鲜明、显著的中国国情。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既蕴含了内在的独特优势,又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两者相互交织叠加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破解“结构失衡”“环境约束”“多维差距”等现代化发展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难题,就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径,以扩大人均“蛋糕”为基础,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为任务,以满足人民美好需要为核心,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 邓强匡丹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党校初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与时代价值
- 2023年
-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党校初心的生成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从历史逻辑来看,它发展于党校自觉服务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从实践逻辑来看,它凝结于习近平关于党校治学办校的丰富实践中。党校初心具有深刻的内涵要义,其中“为党育才”彰显了党校独特价值,体现党校育人的自然属性;“为党献策”凸显了党校重要职责,体现了党校献策的政治属性;“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展现了党校自觉追求,体现了党校为党服务的本质属性。新时代新征程下,坚守党校初心,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发挥党校作用,必须牢记“党校姓党”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树牢“实事求是”是毫不动摇的底线,必须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 邓强匡丹熊艳
- 国家治理效能提升视域下的现代财税体制建构被引量:1
- 2021年
-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国内的财税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体制、税收制度、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的不完善。通过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的改革完善,以增进财政活动效率与公平为基本目标,着力构建现代财税体制,对于推动国家治理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匡丹邓强
- 关键词:财税改革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理念的生动阐述,是对发展观念的深刻转变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新时代江西的首要战略。江西正面临着发展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双重问题,同时又有着资源禀赋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江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打通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扬优成势、化潜能为动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是完成江西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
- 匡丹邓强
-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
- 以财税政策为引领推动江西绿色发展被引量:1
- 2018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要求探索一条绿色发展新路,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发展,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生态与环境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发展战略和行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绿色发展更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有力支持。
- 匡丹
- 关键词:江西经济财税政策
- 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下的“营改增”
- 2017年
- "营改增"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结构性减税的重要环节,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营业税和增值税一直是我国税制中最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两税并收的弊端逐渐显现,"营改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营改增"的意义和效应,不应局限于财税体制改革范畴,也不应拘泥于结构调整范畴,而应当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视角中进行探讨。将"营改增"改革提升至宏观经济发展层面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棋局中加以审视,全面认识"营改增"的意义与效应。
- 匡丹喻浩荣
-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财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
- 新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应对策略——以南昌市“城市大脑”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随着人口的高度聚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工业化对于城市品质的提升作用进入瓶颈,"城市病"接踵而至,"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却始终没能解决好问题。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和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城市治理者提出"城市大脑"的概念,它基于城市所产生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2020年9月13日,南昌市召开"城市大脑"建设动员大会,展开了"城市大脑"建设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推动产业经济发展、提升治理能力、改善民生福祉的应用场景。课题组对南昌"城市大脑"建设的现状展开了调研,并就如何继续推进南昌"城市大脑"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匡丹李浩邓强
- 关键词:智慧城市
- 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实现路径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 2022年
- 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视察江西时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拥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比较优势。要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必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看待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实现路径,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匡丹
- 关键词:生态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与突破路径
- 2019年
-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这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并结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界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发展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分析,我们从经济发展需要、社会自我调节和个人需求上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构建社会公平机制和注重个人均衡共享等方面的突破路径,来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终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邓强匡丹喻贵华
-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