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世林

作品数:29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教育
  • 6篇教学
  • 4篇游戏
  • 3篇道德
  • 3篇审美
  • 3篇审美教育
  • 3篇教师
  • 3篇惩戒
  • 2篇德育
  • 2篇语文
  • 2篇人口
  • 2篇社会
  • 2篇身体
  • 2篇中小学减负
  • 2篇悖论
  • 2篇文化
  • 2篇席勒
  • 2篇教育惩戒
  • 2篇教育活动
  • 2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26篇湖北大学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8篇卢世林
  • 5篇李曙林
  • 3篇杨凯军
  • 1篇卢倩
  • 1篇徐永英
  • 1篇黄潇
  • 1篇陈金花

传媒

  • 7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教育研究
  • 2篇当代教育论坛...
  • 2篇中学语文(教...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决策与信息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学习月刊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中学语文(大...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 1篇中学语文
  • 1篇教育伦理研究
  • 1篇“美与当代生...

年份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育是一种先进性教育——对德育本源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06年
卢世林
关键词:德育本质先进性教育本源本质规定性道德内涵
“遭遇”的人学意蕴及其教育应对
2017年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事件和非连续性事件之间以人的自我生长、已然的连续性同化突然出现的非连续性事件以及非连续性事件改变已然的连续性等三种样式发生连结。而作为非连续性事件中样式之一的"遭遇"对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遭遇"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也是教育的某种结果。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者应加强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教育的学习,重视学生已然遇到的遭遇和可能遇到的遭遇,给予受教育者全面的教育。
陈金花卢世林
红楼人物耦合论
2013年
一、从"钗黛合一"看人物耦合"钗黛合一"的说法在红学中已不为新奇。对于这一说法的理解有很多,有人认为是说如果宝钗和黛玉的性格能互补、合而为一,将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是读者理想上的"合一"。有人认为是说二人最后能尽释前嫌,结为"金兰契",好到"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为亲切"的地步。这是小说情节层面上的"合一"。也有人认为是指小说结构上的钗黛对称、均衡。有宝钗的"金蝉脱壳"紧接着就有黛玉的"冷笑进馋"。我认为"钗黛合一"更多的是说二人的内心世界在心理上、性格上的合一。
杨凯军卢倩卢世林
关键词:宝钗贾母小说结构妙玉王夫人
教师伦理:惩戒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
“惩戒”如今已然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尴尬”词汇,其法理和学理方面的概念模糊与众说纷纭使其存在更具矛盾性,而“惩戒”矛盾性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其主体对象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惩戒”与教育在主体对象上的契合点,从而将“...
卢世林李曙林
关键词:教师群体教育惩戒伦理道德
让惩戒回归教育:反思与对策被引量:3
2018年
“惩戒”概念的模糊以及限度的失控使其成为教育活动中一种矛盾性的存在,而对“惩戒”对象主客体认识的刻板印象也使这种矛盾性更加突出,这使“惩戒”成为教育的“不能承受之重”。实际上,“惩戒”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联系始于游戏,终于人性的完满。但当“惩戒”被运用于教育活动中时,容易步入两个误区:将“惩戒权”变为独裁的资本,以及难以把握惩戒的“尺度”。而走出误区则需要正视教育惩戒中的规则和程序问题,即将游戏与惩戒相结合,最终使“惩戒”回归教育。
卢世林李曙林
关键词:惩戒教育游戏回归教育
近代美学——一种快感何以具有理性性质被引量:1
2013年
尽管从古希腊开始,美与快感以及快感与善(理性)之间的关系就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但真正明确地把快感作为美学的研究内容并赋予其理性意义的还是近代,正是在鲍姆嘉通、康德、席勒、黑格尔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作为感觉学的美学终于完成了其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审美快感在人的理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最终得以确认。
杨凯军卢世林
关键词:快感近代美学
走向教育事情本身——兼与《论:“合育”》一文作者商榷
2005年
尽管不同时代的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教育的本质特征不会变化。因而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在于丰富和挖掘教育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在于走向并完善教育这一事情本身,而不是今天立个名目,明天翻个花样,那样只会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使教育成为一种随市场行情变化的商业吆喝和炒作行为。
卢世林徐永英
关键词:市场行情规定性炒作
游戏、审美与教育被引量:7
2008年
文明的进程始于游戏,立于审美,成于教育:人和动物的区分在于动物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维系简单的生存,而人则在维持生命活动的同时能开展一种创造性的游戏活动。正是这种游戏活动使人逐渐摆脱了生命的动物性轮环,使人在简单的物质生活之上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在自然的生殖力之上拥有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种人类所特有的能将人的感性和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审美判断力。
卢世林
关键词:游戏审美教育
身体的空间性与“环境人”的生活世界被引量:12
2005年
依据梅洛-庞蒂,身体的空间性不同于外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的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身体的空间性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正是活动使身体的空间性处境化和环境化,使人成为被生活世界的境域所标识的环境人。但人的活动不只是一种身体的自然的活动,它还是一种精神的社会的活动。因而作为一个环境人,人总是生活在身体的处境空间性(自然性)与体制(制度化)空间性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卢世林
关键词:身体空间性
审美游戏与中学课程教学被引量:6
2008年
审美游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融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活动,由于学校教育和审美游戏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因而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中学课程教学为例:语文和哲学是关于语言和解释的游戏,音乐和数学是关于符号和序列的游戏,美术和历史是关于时间和变化的游戏,地理和物理是关于空间和运动的游戏,生物和化学是关于模拟与复制的游戏。搞好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掘身体、器物和符号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地促使其相互转化。
卢世林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课程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