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婧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培养基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疗效
  • 1篇疗法
  • 1篇疗效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疗法
  • 1篇膜抗原
  • 1篇抗原
  • 1篇昆虫细胞
  • 1篇EB病毒
  • 1篇EPSTEI...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抗原

机构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2篇卢婧
  • 1篇谷淑燕
  • 1篇周为民
  • 1篇赵书云
  • 1篇曹建彪
  • 1篇李世荣
  • 1篇陆虹
  • 1篇李燕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1999年
目的 探索影响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EBVMA)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因素。方法 携有截去穿膜区序列的EBVMA基因的重组昆虫杆状病毒感染不同生长阶段及生长条件的昆虫细胞,应用免疫打点法及MasterImagineVDS影像摄录分析系统测定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重组病毒感染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MA表达量不同。处于对数生长早期的细胞表达量明显高于处于对数生长晚期及静止期的细胞。将不同生长阶段的细胞补充新鲜培养液,MA的表达量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感染重组病毒之前,更换新鲜培养液,同时在感染过程中补充葡萄糖,L谷氨酰胺等营养物质,会大大提高MA表达量。结论 细胞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蓄积是影响EBVMA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主要因素。
卢婧周为民谷淑燕
关键词:EB病毒昆虫细胞病毒抗原培养基
影响病毒免疫治疗肿瘤疗效诸多因素的实验研究
1997年
甲型流感病毒PR8株两次注射治疗S180腹水瘤小鼠(6周龄),第一次注射后小鼠存活率为52%,间隔不同时间二次注射PR8,小鼠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达60%—90%;小鼠植入S180细胞后第2、5、7、10天分别给予病毒治疗,其存活率分别是70%、35%、17.5%和0,对照组则100%死亡。为观察荷瘤鼠体内抗病毒抗体对疗效的影响,首先用PR8免疫小鼠,待产生抗体后植入S180细胞再行病毒治疗,小鼠存活率为62.5%;而未经病毒免疫过的荷瘤鼠,其存活率仅33.3%。PR8治疗“老”龄荷瘤鼠(10月龄),存活率为0,平均生存时间为22.3天,对照组为20.5天。环磷酰胺可增加病毒对瘤细胞的感染率,二者协同作用,能提高小鼠存活率。
曹建彪赵书云李世荣陆虹卢婧李燕
关键词:肿瘤免疫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