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爱华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主题

  • 2篇戏曲
  • 2篇京剧
  • 2篇黄金分割
  • 2篇二进宫
  • 2篇《沙家浜》
  • 2篇《二进宫》
  • 2篇唱段
  • 1篇音乐
  • 1篇渊源
  • 1篇思维
  • 1篇思维形成
  • 1篇普通高校
  • 1篇戏曲教育
  • 1篇戏曲音乐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技术
  • 1篇节奏
  • 1篇教学
  • 1篇教学内容
  • 1篇高校

机构

  • 4篇聊城大学

作者

  • 4篇卢爱华
  • 2篇季银凤

传媒

  • 1篇戏曲艺术
  • 1篇乐府新声(沈...
  • 1篇艺术百家
  • 1篇艺术教育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京剧《二进宫》《沙家浜》三人对唱唱段的音乐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京剧"三人对唱"作为一种戏剧效果、表现力较强的艺术形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京剧爱好者所青睐,京剧《二进宫》、《沙家浜·智斗》是三人对唱的代表作。本文对上述两个唱段的音乐本体特点作了数理分析,得出几点认识:第一,在声腔方面:宏观上,"三人对唱"唱腔旋律排列的整体格局以"黄金分割点"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一部分唱腔旋律排列布局呈现出中心对称性,并且整个唱段一般具有"净起旦落"的特点;微观上,"三人对唱"中旦腔常用音为"sol、la、do、re、me",偏音"xi"往往作为强调语气或心情的色彩音出现。另外,多用曲段的旋律特征音组成间奏旋律。第二,在其板式方面,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板式运用特点。
卢爱华季银凤
关键词:京剧二进宫黄金分割
论戏曲音乐板式变化体节奏思维形成的渊源及其成因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通过对戏曲音乐板式变化体的节奏思维的界定以及形成渊源和成因浅析,指出节奏思维是戏曲音乐板式变化体创作的核心模式,体现了戏曲音乐板式变化体的本质规定性。
卢爱华
关键词:戏曲音乐板式变化体渊源
京剧《二进宫》《沙家浜》三人对唱唱段的音乐分析
2011年
京剧"三人对唱"作为一种戏剧效果表现力较强的艺术形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京剧爱好者所青睐,京剧《二进宫》、《沙家浜.智斗》是三人对唱的代表作。本文对上述两个唱段的音乐本体特点作了数理分析,得出几点认识:第一,在声腔方面:宏观上,"三人对唱"唱腔旋律排列的整体格局以"黄金分割点"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一部分唱腔旋律排列布局呈现出中心对称性,并且整个唱段一般具有"净起旦落"的特点;微观上,"三人对唱"中旦腔常用音为"5、6、1、2、3",偏音"7"往往作为强调语气或心情的色彩音出现。另外,多用曲段的旋律特征音组成间奏旋律。第二,在其板式方面,具有灵活多样的板式运用特点。
卢爱华季银凤
关键词:京剧二进宫黄金分割
普通高校戏曲教育技术策略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戏曲教育是我国在文化战略上推出的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对在操作层面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在教学目的上,要以了解戏曲艺术的审美规律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最能代表戏曲特点的关键元素;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样;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采取多渠道的方式进行培养。
卢爱华
关键词:戏曲教育教学内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