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文星
- 作品数:20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的使命定位与路径选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5
- 2016年
-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对农业科技的多层次需求,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环境,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样本,研究并明确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在新时期的使命定位,提出了调整学科布局和科研方向、优化人才结构、强化条件建设和创新科研活动组织方式等工作思路,以期为"十三五"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 孙虎张磊刘海礁全鑫杨帆卫文星
- 关键词:农业
-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规划评估研究
- 2022年
- 文章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评估体系进行研究,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等3个方面量化评估了2016—2020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及院属研究机构的发展情况,基于评估研究结果,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持续强化成果转化、有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院所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总结了评估体系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发展规划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 刘海礁张辉冯晓朱国哲曾凯王军亮乔璐魏东王瑛卫文星
-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
- “九五”河南省农作物育种工作回顾
- 2002年
- 卫文星
- 关键词:品质育种抗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种质资源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
- 芝麻同源四倍体特征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对芝麻同源四倍体特征特性观察结果表明 ,同源四倍体较相应的二倍体植株增高 ,花器变大 ,千粒重提高 ( 4 .0 6g) ,结实率下降。同源四倍体的生长速度现蕾前较慢 。
- 卫双玲张海洋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焦宏廷
- 关键词:芝麻同源四倍体生育特性
- 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豫芝11号及规范化栽培模式研究
- 张海洋卫双玲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张玉亭郑永战贾文华燕宁胡涛
- 由河南农科院棉油所选育而成芝麻新品种豫芝11号具有优质、高产、多抗、早熟、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199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在综合优良性状育种上获得了较大突破,创新性主要表现在:1.优质:含油量...
- 关键词:
- 关键词:芝麻豫芝11号规范化栽培选育
- 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被引量:15
- 2001年
- 对夏芝麻生产上采用的 4种栽培模式进行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栽培模式相比 ,模式②、③、④均表现增产 ,增产幅度为 1 0 4 .5%~ 30 6.4% ,每 1hm2 增加经济效益 2 640~ 550 5元。其中 ,尤以根据芝麻生育规律制定的科学种植模式表现最佳 ,且操作简便 。
- 卫双玲张体德卫文星焦宏廷毛建平
- 关键词:夏芝麻栽培模式
- 芝麻新品种豫芝五号的选育被引量:2
- 1991年
- 豫芝五号(原名郑27),是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针对芝麻生产中长期存在的产量低而不稳这一突出问题,选育成的高产型芝麻新品种。1984年在平舆县种植的豫芝一号繁育田中选出67个单株。1985年进行株行优选试验,获得优系85027,按区号取名为郑27。经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认为郑27是一个天然杂交株,其农艺性状与豫芝一号具有明显的区别,表明它是个新的基因型个体。1985年秋进行南繁。
- 蒋居平丁法元卫文星李开军
- 关键词:芝麻选育
- 优质高产高抗芝麻新品种郑97C01的选育被引量:5
- 2002年
- 卫双玲张海洋张体德卫文星路凤银
- 关键词:栽培要点芝麻选育
- 芝麻高产机理及高效规范化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
- 张海洋卫双玲卫文星张玉亭张体德路凤银张定选李国勤王建敏孙梅英方琴毛建平刘炎张仙美常高正
- 该课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黄淮流域不问种植方式下芝麻生育特性和栽培条件,建立的夏播、麦垄套种、春播、地膜覆盖等四种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模式将多项高产栽培技术优化组装,具有明确的土攻方向,操作简便易行,群众使于掌握,更加...
- 关键词:
- 关键词:芝麻高产机理栽培模式
- 我省夏芝麻低产原因浅析及对策
- 1996年
- 芝麻是我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50~400万亩,总产12~1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8%和25%左右,是我国芝麻的生产区。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耕作改制和复种指数的提高,我省芝麻以夏播种植方式为主,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各地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
- 路凤银卫文星卫双玲王晓林
- 关键词:夏芝麻低产原因芝麻生产麦垄套种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