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芳树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徐州教育学院政史系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传统文化中的自大意识及其对我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 2006年
- 思维的理性化是近代化的关键。我国比较封闭的地形、文化的悠久、学术在东方的长期领先、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因素,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自大意识。1840年以后,自大意识使人们无法在近代国际社会中准确地自我定位,它表现为将“制夷”列为近代化的目的,将中国物产神圣化,还表现在政治运作中强烈的事功欲望与政治豪赌现象。自大意识对近代化产生了严重的阻滞作用:它使有关近代化的信息闭塞并失真,多次坐失近代化的良机,产生了盲目排外行为。自大意识是我们建设现代化事业所必须排除的文化障碍。
- 史芳树
- 关键词:传统文化近代化进程
- 试论邓小平的“主体社会主义理论”
- 2002年
- 邓小平的“主体社会主义理论”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一理论体现了立论的辩证性、内容的求实性 。
- 肖文学史芳树
- 关键词:邓小平多样性
- 邓小平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论述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注西部大开发 ,指出了他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论述。
- 肖文学史芳树
- 关键词:邓小平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同富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 浅析古希腊、罗马爱国主义的消极内涵及其影响
- 在充斥着侵略与反侵略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是具有两面性的,本文侧重于探讨它的消极性。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民情以及各民族间的力量对比现状使得古希腊、罗马形成了爱国主义的消极内涵。它对人类历史有着重大而恶劣的影响,是人...
- 史芳树
-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爱国主义消极性
- 文献传递
- 论梁启超《新民说》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被引量:4
- 1999年
- 早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1902 年,梁启超就意识到国民素质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兴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他发表《新民说》,提出我国国民应清除奴隶性,培养民族主义和尚武精神,敢于竞争、进取,把国内外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重塑新型国民。这些论断对当今提高国民素质仍具有重要意义。
- 史芳树
- 关键词:新民说国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