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锡尧

作品数:33 被引量:35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汉语
  • 8篇语义
  • 7篇现代汉语
  • 5篇副词
  • 4篇动宾
  • 4篇动词
  • 4篇短语
  • 4篇语词
  • 4篇语言
  • 4篇现代汉语词典
  • 4篇汉语词
  • 4篇汉语词典
  • 4篇词典
  • 4篇词语
  • 3篇语法
  • 3篇语气
  • 3篇诗词
  • 3篇主谓
  • 3篇助词
  • 3篇句子

机构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3篇史锡尧

传媒

  • 17篇汉语学习
  • 3篇修辞学习
  • 2篇世界汉语教学
  • 2篇中国语文
  • 2篇语文学习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辞书研究
  • 1篇云梦学刊
  • 1篇中国出版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6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被引量:40
1996年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史锡尧“再”,《辞源》释义为“两次”、“第二次”;举例为《书经》的“朕言不再”(我的话不说两次)、《左传》的“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一次就过分了,怎么可以做第二次呢?)。看来,在古汉语中,“再”是数词,属于实词...
史锡尧
关键词:语义分析《说文解字》《骆驼祥子》《现代汉语八百词》时态助词
说“龙”——中国文化一瞥
1994年
“龙”是中国人想象出来的也是中国人崇拜的一种神奇的动物。传说中的龙,是形体大小可以自由变化(小可以藏身于芥子之内,大可以头如巨瓮),生活于深水中,遨游于太空,行动伴有风雷,能兴云布雨的神兽。 由于“龙”是这样的神奇并令人敬畏,历代皇帝为了使百姓对他敬畏崇拜,便自称为“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在做皇帝前曾乘醉用剑斩断了一条拦路的白蛇,后来一个老妇人对人哭诉说她的儿子“白帝子”为“赤帝子”所杀,说完后突然不见。笔者想这些都是刘邦等人编造出来的故事,用以宣传刘邦就是“赤帝子”,是“龙”转世的,将来一定做皇帝。 皇帝既然是“龙”转世的,皇帝的“脸”便是“龙颜”,身体便是“龙体”,旧小说中常有“龙颜大怒”、“龙体欠安”的说法。皇帝的子孙便是龙子龙孙。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我不敢苟同。我辈乃一介草民,女娲氏做的泥人罢了。《水浒传》中公孙胜绰号入云龙、李俊绰号混江龙;他们都是绿林好汉,可以有那样的绰号。但绰号毕竟是绰号,不是“真”的。皇帝的后裔,龙子龙孙,才是龙的传人哩。
史锡尧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游记》《史记》《三国演义》
比喻对语言文化的贡献被引量:3
2001年
史锡尧
关键词:比喻词名句偏正关系修饰关系语言文化喻体
发扬优良传统开拓前进!
1990年
《汉语学习》这块语言科学园地已经开辟了十载了,它也经过一些风风雨雨,但一直很有生气,为汉语言科学的发展和汉语言科学的学习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汉语学习》在“稿约”中一直明确宣告刊发文章不囿于一家之说,欢迎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文章。《汉语学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这块园地欣欣向荣。 确实,在语言研究中有不同的学派、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方法,写文章有不同的路子、不同的角度,写出的文章也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不同的语言风格。我想,只要文章语言材料翔实,分析论证有力,见解富有新意,都应该受到欢迎。 学术发展,还常常要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突破旧的成说,甚至是“定论”。
史锡尧
关键词:汉语学习汉语言学派香蕉球弧圈球
动词后“上”、“下”的语义和语用被引量:27
1993年
笔者曾写过一篇《使用动性语素“上”、“下”的心理基础》的文章,刊登在一九八九年第四期《世界汉语教学》上。那是谈名词前的动性语素如“上山”、“下乡”、“上机关”、“下基层”一类中的“上”、“下”的。本文要谈的,是动词后的“上”、“下”,如“关上门”、“赶上队伍”、“走下讲台”、“摘下帽子”等中的“上”和“下”。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上”或“下”是单独作前面动词的补语。若“上”、“下”作为复合趋向动词的一部分,如“爬上去”、“跌下来”、“浮上来”、“沉下去”一类中的“上”、“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本文谈的动词后作补语的“上”、“下”也是动性语素。按其语义和语用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史锡尧
关键词:语义补语语素小汽车
古典诗词的组句——从“(竹敕)(竹敕)衣巾落枣花”说起被引量:1
2003年
古典诗词的组句,就是探讨古典诗词如何组织句子(诗句)。笔者不愿按一般的说法说“句式选用”而说“组句”(组织句子),是因为笔者认为在写作过程中组织句子,不是简单地从人们所说的已有的句子格式中选用一个。在写作过程中组织句子要比现有人们所说的句子格式(包括语法学中所说的“句型”)要丰富,要复杂。...
史锡尧
关键词:古典诗词节奏状语定语押韵
“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被引量:49
1995年
“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史锡尧一、不"不"是个副词,表示否定,称为否定副词。既然是表示否定,否定的具体对象是什么?否定某一具体对象时,"不"的位置在哪里?这都是需要讨论的。"不"否定动作、活动、发展、变化,这...
史锡尧
关键词:图书馆否定副词因果关系动宾短语主观意志
副词与哪些语言单位组合被引量:2
1993年
语法论著给副词下的定义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不修饰名词的词。前几年邢福义先生发表文章指出一些副词有时修饰名词,把副词的定义修改为修饰动词、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这也就是说,人们一般认为副词与动词、形容词组合,有时也与名词组合。大家都承认语言组合有层次性。我们知道处在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不能直接组合,直接组合在一起的语言单位在语义上应该是讲得通的,因而也是可以单独站得住的。
史锡尧
关键词:修饰名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名量词数量短语动量词
“人”与动性语素组合的语义
1992年
动性语素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语素。"人"这一语素与动性语素组合,"人"在前的,构成主谓结构,语义比较简单,"人"是施事者,语义是"人"发出了什么动作。动性语素在前,"人"在后的组合,比较复杂,如"打人"、"喜人"、"住人"、"走人"、"学人"、"丢人"。这些组合中的"人"与动作活动的关系不同,组合的松紧程度也不同,因此这些组合所表示的语义就各异。动性语素在前,语素"人"在后的组合,有下列几种情况。
史锡尧
关键词:语义心理活动主谓结构口语学人
说“春”道“秋”
1994年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气温不同,风光各异,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从使用语言的情况来看,人们似乎对春、秋特别有兴趣。春联的横联常用"大地回春"、"春临大地",表现了人们经历了冰封雪飘的严寒的冬季之后迎接春天时的喜悦心情。横联也有写"春光明媚"的,表现了人们对春暖花开的艳阳天的喜爱。成语"春意盎然"
史锡尧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电影片名近代小说字面义游泳运动员浮游微生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