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群
-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野生及家养动物寄生阔盘属吸虫系统发生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对普遍寄生于家畜及野生动物胰脏并引起胰吸虫病的几种阔盘属(Eurytrema)吸虫:腔阔盘吸虫(Eurytremacoelomaticum)、胰阔盘吸虫(Eurytremapancreaticun)、枝睾阔盘吸虫(Eurytremacladorchis)及福建阔盘吸虫(Eurytremafukienensis)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分别提取寄生于不同种类宿主的这4种胰吸虫的基因组DNA ,利用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重复性好、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的引物31个,共扩增出30 3条DNA带。根据重复性好、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的引物扩增的结果计算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出阔盘属几种吸虫的系统发生树,分子系统发生与形态学分类一致。
- 叶向群左正宏彭文峰李康生
- 关键词:家养动物系统发育寄生虫
- 叶巢外睾吸虫在天然贝类宿主体内发育及生活史的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本文报告叶巢外睾吸虫 ( Exorchis ovariolobularis)幼虫期人工感染图氏窄口螺 ( Stenothyratoucheana) ,在其体中发育的全过程。从实验螺获得的本吸虫成熟尾蚴 ,在实验室内经实验小鱼获得囊蚴。用囊蚴感染阴性鲶鱼 ( Parasilurusasotus) ,获得本吸虫的童虫和成虫。由此证明图氏窄口螺是本吸虫的适宜的贝类宿主。叶巢外睾吸虫是寄生在闽江下游的鲶鱼肠道 ,闽江两岸河畔有大量图氏窄口螺孳生栖息 ,但没有钉螺。已故唐仲璋教授早年在福州闽江已发现鲶鱼肠中的外睾吸虫成虫及在图氏窄口螺体中的本吸虫尾蚴 ,绘有草图 ,并推测该尾蚴可能是外睾吸虫的幼虫期。本文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断。证明图氏窄口螺是福建闽江鲶鱼的叶巢外睾吸虫的天然贝类宿主。
- 叶向群
- 关键词:鲶鱼生活史
- 叶巢外睾吸虫雷蚴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运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方法对叶巢外睾吸虫 ( Exorchis ovariolobularis)雷蚴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叶巢外睾吸虫雷蚴具有完善的摄食器官及强的活动能力 ,其强大的肌质咽在早期雷蚴首先分化出来 .这是在钉螺媒介中叶巢外睾吸虫直接对抗血吸虫幼虫期的物质基础 .
- 叶向群
- 关键词:组织学组织化学扫描电镜
- 应用精子载体法导入外源DNA影响家蚕遗传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桂慕燕叶向群左正宏吴春旭陈元霖羿红朱明贞林友照
- 关键词:精子载体法外源DNA家蚕遗传性蓖麻蚕
- 应用叶巢外睾吸虫进行钉螺媒介感染日本血吸虫幼虫期生物防治机理的研究
- 该文首先阐明了作为生物防治材料的叶巢外睾吸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然后进行了叶巢外睾吸虫和日本吸虫湖北钉螺的双重感染试验,探讨了叶巢外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相互颉颃的机理及利用叶巢外睾吸虫生物防治钉螺的可行性及实施。
- 叶向群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生物防治
- 文献传递
- 钉螺体内叶巢外睾吸虫与日本血吸虫对抗性的研究
- <正> 目的探讨在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体内叶巢外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颉颃性。方法通过叶巢外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对湖北钉螺的双重感染,计算血吸虫的感染率和尾蚴逸出量,常规石蜡切片观察钉螺组织学变化。结果钉螺在感染血吸虫...
- 叶向群
- 文献传递
- 刚刺颚口线虫对猪的致病性研究
- 2001年
- 猪颚口线虫病的临床症状是病猪经常呕吐、食欲减退、消瘦和体重减轻 ,早期血检嗜酸性细胞增高。本病的主要致病器官是胃和肝脏。胃的主要病变是胃底布满虫洞、粘膜增厚、发炎和溃疡。肝的病变是结缔组织增生、虫道出血、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萎缩和坏死。文中讨论了幼虫在体内的移行途径和本病的防治问题。
- 陈美陈清泉叶向群林秀敏
- 野生及家养动物胰吸虫病原DNA多态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对引起家畜及野生动物胰吸虫病的阔盘属吸虫 :腔阔盘吸虫 ,胰阔盘吸虫及分别来自牛、羊和野生动物山麂的枝睾阔盘吸虫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分别提取这五类胰吸虫的基因组DNA ,利用 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 -PCR扩增反应 ,选取重复性好、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的引物 ,根据这些引物扩增的谱带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 6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重复性好、谱带清晰并呈多态性的引物 2 2个 ,共扩增出 199条DNA带 ,其中多态性位点 114个 ,占 5 7 3% ,羊枝睾阔盘吸虫和麂枝睾阔盘吸虫的遗传距离最近 ,腔阔盘吸虫和麂枝睾阔盘吸虫的遗传距离最远。
- 叶向群左正宏杨文川彭文峰
- 关键词:病原DNA多态性野生动物家畜
- 叶巢外睾吸虫感染钉螺对钉螺体内日本血吸虫发育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在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体内叶巢外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对抗性。 方法 通过叶巢外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对湖北钉螺的双重感染 ,计算血吸虫的感染率和尾蚴逸出量 ,常规石蜡切片观察钉螺组织学变化。 结果 钉螺在感染血吸虫 37d后再感染外睾吸虫 ,经一定时间后检查发现 ,血吸虫的感染率为 5 2 9% ,显著低于同时单独感染日本血吸虫对照组的感染率 (75 9% ) ;先感染叶巢外睾吸虫 ,经 10、 32、6 0、 10 0和 12 0d不同的时间间隔后再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钉螺 ,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 6 4 %、 6 6 7%、 6 5 2 %、5 6 4 %和 5 7 1% ,而单独感染日本血吸虫对照组钉螺血吸虫感染率为 90 5 % ,经统计检验 ,各双重感染实验组血吸虫与对照组的感染率间差异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对各试验组及对照组钉螺逸出尾蚴试验发现 ,试验组钉螺血吸虫尾蚴逸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逸出量。组织学观察发现各双重感染组钉螺消化腺萎缩 ,消化腺盲囊间隙只有少量血吸虫子胞蚴 ,血吸虫子胞蚴皱缩、变形及不规则 ,且子胞蚴中只含稀疏的尾蚴胚球 ,有的子胞蚴中已无胚球 ;而单独感染血吸虫的对照组中血吸虫均发育到成熟的子胞蚴或尾蚴。
- 叶向群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对抗性钉螺
- 家蚕基因工程研究
- 家蚕是一种优良的实验动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它对于生命科学,尤其是对于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的建立和人类的生活都有突出的贡献。所以,有关家蚕基因L程研究历来受到科学界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
- 桂慕燕叶向群吴春旭陈元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