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玉冰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子转移
  • 1篇有机小分子
  • 1篇跃迁
  • 1篇跃迁几率
  • 1篇势能面
  • 1篇势能面交叉
  • 1篇气相
  • 1篇自旋
  • 1篇自旋-轨道耦...
  • 1篇小分子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含时波包
  • 1篇反应机理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 1篇分子
  • 1篇NO
  • 1篇VO
  • 1篇CO

机构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司玉冰
  • 2篇钟欣欣
  • 2篇张伟伟
  • 2篇赵仪
  • 1篇张庆莉
  • 1篇王清云
  • 1篇王永成
  • 1篇耿志远
  • 1篇李会珍

传媒

  • 1篇Chines...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气相中VO/_2~+及W活化有机小分子C-X(X=H,C),N-H键的理论研究
近十几年来,一些实验化学家在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选择离子流动反应管(ICP//SIFT)串联质谱仪等研究过渡金属离子M+及其氧化物阳离子MO+与有机小分子的气相催化反应中,发现过渡金属离子和它们的氧化物阳离子对小分子...
司玉冰
关键词:势能面交叉自旋-轨道耦合跃迁几率
文献传递
气相中Ir^+循环催化N_2O与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密度泛函UB3LYP方法和Stuttgart赝势基组,计算研究了气相中循环催化N2O(X1∑)++CO(1∑)+→N2(X1∑g)++CO2(1∑g)+反应的微观机理.通过对相关物种亲氧性的计算,证明了Ir+循环催化作用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不同自旋态反应势能面的计算结果表明,循环催化的两步反应均为自旋禁阻反应,各存在不同自旋态势能面的交叉,并运用Yoshizawa的内禀坐标单点垂直激发计算的方法找出了势能面交叉点;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总放热量为358.9kJ·mol-1.
王永成张庆莉耿志远李会珍王清云司玉冰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Non-Condon电子转移速率理论与含时波包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电子转移理论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针对不同体系提出了多种电子转移理论模型。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我们在non-Condon电子转移理论以及含时波包方法等方面的相关工作。首先阐述包含non-Condon效应的电子转移速率理论并用于二噻吩四硫富瓦烯有机半导体迁移率的计算。而后介绍了包含量子相干效应的含时波包方法,并初步用于研究二聚芴分子三三态能量转移过程。另外,本文还阐述了如何采用量子化学计算获得电子转移速率的结构参数。
张伟伟钟欣欣司玉冰赵仪
关键词:电子转移含时波包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riplet 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 in Fluorene Dimer
2011年
Triplet-triplet energy transfer in fluorene dimer with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The two is investigated by combining rate theories key parameters for the control of energy transfer, electronic coupling and reorganization energy,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diabatic states constructed by the constraine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fluctua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upling is further reveal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ucceedingly, the diagonal and off-diagonal fluctuations of the Hamiltonian are mapped from the correlation functions of those parameters, and the rate is then estimated both from the perturbation theory and wavepacket diffusion method. The results manifest that both the static and dynamic fluctuations enhance the rate significantly, but the rate from the dynamic fluctua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from the static fluctuation.
司玉冰钟欣欣张伟伟赵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