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雨

作品数:33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椎板
  • 11篇手术
  • 10篇切除
  • 9篇切除术
  • 8篇肿瘤
  • 7篇椎板切除
  • 7篇微通道
  • 7篇颈椎
  • 7篇半椎
  • 7篇半椎板
  • 6篇生物力学
  • 6篇椎板切除术
  • 6篇椎管
  • 6篇半椎板切除
  • 5篇血管
  • 5篇术后
  • 5篇椎管内
  • 5篇外科
  • 5篇半椎板切除术
  • 4篇入路

机构

  • 3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3篇司雨
  • 20篇林国中
  • 17篇王振宇
  • 15篇马长城
  • 14篇吴超
  • 13篇于涛
  • 9篇韩芸峰
  • 8篇孙建军
  • 7篇谢京城
  • 7篇刘彬
  • 6篇张嘉
  • 5篇陈晓东
  • 3篇王涛
  • 2篇李振东
  • 1篇曾琳
  • 1篇常青
  • 1篇郑梅
  • 1篇张鲁锋
  • 1篇杨辰
  • 1篇谭石

传媒

  • 6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通道辅助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胸腰椎椎旁肿瘤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微通道辅助经椎旁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胸腰椎椎旁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3月12例胸腰椎椎旁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腰椎椎旁肿瘤8例,胸椎椎旁肿瘤4例。肿瘤长径1.5~3.5 cm,平均2.3 cm。临床症状包括相应神经支配区疼痛10例,感觉障碍(麻木)6例,下肢肢体无力1例。采用微通道辅助下椎旁肌间隙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12例肿瘤均获全切除。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78.5 min;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3 d。术后病理均为神经鞘瘤。术后无感染,无死亡。均无明显腰背部疼痛。1例节段性感觉减退,6个月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随访3~36个月,中位数19.5月,未见脊柱畸形,未见肿瘤复发或残留。结论微通道辅助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胸腰椎椎旁肿瘤有利于避免多裂肌附着点和小关节的破坏,保护多裂肌及其供应血管和支配神经,有利于保持胸腰椎稳定性,避免术后慢性腰痛的发生。
林国中吴超司雨马长城杨军
关键词:微通道多裂肌
颈椎椎板复位术后颈椎生物力学改变的研究
司雨
大型、巨大型上矢状窦中后1/3侵犯颅外复发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例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完善头颅增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颅骨三维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评估肿瘤侵及范围、脑水肿情况、颅骨受侵程度、肿瘤血液供应、上矢状窦受压程度等,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行头颅增强MRI评估肿瘤情况。结果:16例患者肿瘤均位于上矢状窦中后1/3段,侵犯至颅外,3例肿瘤直径≥4 cm,13例肿瘤直径≥7 cm,其中,第二次手术8例,第三次手术6例,第四次手术2例;末次手术采用原骨瓣复位4例,采用钛网修补12例;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栓塞肿瘤血管3例。10例患者实现SimpsonⅠ级切除,6例实现SimpsonⅡ级切除;术中行去骨瓣减压2例,同期行颅骨修补14例;处理头皮时,直接缝合14例,转移皮瓣修复头皮缺损2例;术后肢体肌力均较术前改善,术后3个月卡尔诺夫斯基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分100分。本次手术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于术后1年肿瘤原位复发,行伽马刀治疗,余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大型、巨大型侵犯颅外的上矢状窦中后1/3复发脑膜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前详细评估,根据脑水肿情况、肿瘤血液供应、静脉窦受压程度、头皮受侵犯程度等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陈素华杨军陈新杨辰龙孙建军林国中林国中杨欣于涛吴超杨欣韩芸峰
关键词:脑膜瘤上矢状窦复发
“四步法”机器人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总结“四步法”机器人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11月20例三叉神经痛行机器人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的资料。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位数8分(7~10分)。以“四步法”操作流程实施术前规划和手术:①在三维图像上初步定位;②在CT矢状位和冠状位图像上确定穿刺方向;③在MRI图像上微调穿刺路径和Meckel囊的关系;④低阻力穿刺。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X线侧位片球囊均呈现典型“梨形”形态。术后即刻疼痛症状均缓解,VAS评分0分17例,1分3例。术后均术侧面部麻木、术侧一半舌体深浅感觉障碍,15例术侧咀嚼肌肌力下降,1例术侧角膜反射减退,3例术后口角疱疹。术后随访3~23(10.7±5.1)月,VAS评分均为0分,无三叉神经痛复发。2例残留面部轻微麻木,余18例术后面部麻木、舌体感觉障碍、咀嚼肌无力、角膜反射减退和口角疱疹均消失。结论采用“四步法”实施机器人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疗效满意。
司雨吴超陈素华林国中韩芸峰杨军马长城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
脊髓内-外神经鞘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脊髓神经鞘瘤为最常见的脊髓良性肿瘤,约占脊髓原发肿瘤的30%,多数位于髓外硬膜下。单发的髓内神经鞘瘤较少见,同时存在于脊髓内、外的单发神经鞘瘤罕见。目前为止,国外仅报道9例,国内报道1例。本文为我院收治的1例脊髓内-外神经鞘瘤,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司雨王振宇
关键词:脊髓神经鞘瘤脊髓内文献复习髓外硬膜下单发
神经根袖加固重建术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7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神经根袖加固重建术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因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袖加固重建术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手术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术中行囊肿探查、囊壁部分切除、漏口缩窄、神经根袖重建及人工硬膜加固。统计手术并发症、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手术前后疼痛变化,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手术改善效果。结果:71例患者共101个Tarlov囊肿,其中起源于左侧S1、S2、S3神经根者分别有19个(18.8%)、26个(25.7%)和3个(3.0%),右侧S1、S2、S3神经根者分别有14个(13.9%)、33个(32.7%)和6个(5.9%),均行神经根袖加固重建术。术后深部感染、皮下积液及切口脂肪液化各1例,泌尿系感染4例;随访12~43个月(中位数26个月),新发尿潴留2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拔除尿管;新发大便无力1例,3个月后好转;新发会阴部感觉异常5例,4例好转。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显著降低[6(4~9)分vs.1(0~5)分,Z=-7.272,P<0.001],JOA评分显著升高[20(16~25)分vs.27(18~29)分,Z=-7.265,P<0.001]。治愈18例(25.4%),显效41例(57.7%),有效8例(11.3%),无效4例(5.6%),总有效率94.4%(67/71)。2个(1.98%)囊肿复发。结论:对于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患者行神经根袖重建及人工硬膜加固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及神经功能,且安全可靠。
吴超刘彬谢京城王振宇马长城杨军孙建军陈晓东于涛林国中司雨韩芸峰陈素华尹晓亮马千权郑穆天曾琳
关键词:骶管整形外科手术
实验用小尾寒羊脊柱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小尾寒羊的颈椎在椎体、椎管、椎弓根、椎骨密度等方面与人类颈椎的变化趋势有很多相似性,成为研究颈椎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实验用动物。近年来笔者共进行了百余例小尾寒羊的骨科脊柱手术动物实验,其中有颈部脊髓压迫模型、腰椎体间融合模型、颈椎椎板切除模型、颈部椎体手术方式及人工椎体植入等,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将小尾寒羊脊柱手术围手术期术前、术中及术后管理要点及操作步骤总结如下,旨在为从事相关动物实验人员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张阔孙海明田枫司雨杨辰林国忠韩婕郑振辉
关键词:小尾寒羊脊柱手术围手术期
经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腰椎管肿瘤5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微通道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腰椎管肿瘤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纳入研究的54例腰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硬膜外肿瘤8例,硬膜内外肿瘤3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3例(脊髓圆锥腹侧肿瘤3例),肿瘤长径0.5~3.0 cm。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相应神经支配区疼痛49例,肿瘤所在节段及以下感觉障碍(麻木)5例,肢体无力7例,大小便功能障碍2例。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微通道锁孔技术进行手术。结果:微通道下半椎板切除37例,半侧椎板间开窗14例,半椎板切除或半侧椎板间开窗+小关节内侧1/4切除3例,所有患者的肿瘤均得以全切除。手术时间75~135 min,平均93.3 min;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7 d。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神经鞘瘤34例,脊膜瘤4例,室管膜瘤9例,肠源性囊肿1例,畸胎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5例,副神经节瘤1例。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无脑脊液漏,4例患者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的麻木感,1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其余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随访3~33个月,平均14.4个月,5例术后症状加重的患者均恢复正常,49例术前有疼痛症状者均完全缓解,7例术前肌力减退者和2例术前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恢复正常,5例术前感觉减退者中有4例完全恢复,1例仍残余轻度感觉减退。未见脊柱不稳定或畸形,未见肿瘤复发或残留。按McCormick分级,均为Ⅰ级。结论:经微通道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腰椎管肿瘤应适当选择病例,两个节段以下的腰椎管髓外肿瘤(包括部分脊髓圆锥腹侧肿瘤)通过微通道技术可Ⅰ期全切除。微通道技术有利于保留腰椎的正常结构和肌肉附着,有利于保持腰椎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林国中马长城吴超司雨
关键词:微通道半椎板切除术椎管内肿瘤
高龄高危颈动脉狭窄病人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王涛孙建军陈晓东于涛马长城刘彬林国忠张嘉韩芸峰司雨谢京城王振宇
硬膜外血管脂肪瘤自发出血2例
司雨王振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