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轼

作品数:34 被引量:301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社会学
  • 4篇艺术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文化
  • 5篇苗族
  • 5篇传承
  • 4篇土家族
  • 4篇乡村
  • 3篇视域
  • 3篇田野调查
  • 3篇维系
  • 3篇苗疆
  • 3篇民族村
  • 3篇民族村寨
  • 3篇村寨
  • 2篇三峡库区
  • 2篇生态
  • 2篇竹枝
  • 2篇族群性
  • 2篇旅游
  • 2篇民族
  • 2篇库区
  • 1篇第一书记

机构

  • 25篇重庆文理学院
  • 11篇中南民族大学
  • 4篇凯里学院
  • 3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内江职业技术...
  • 1篇文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重...

作者

  • 34篇向轼
  • 2篇李军明
  • 1篇肖洋
  • 1篇莫代山
  • 1篇徐卫华
  • 1篇肖强
  • 1篇李勇志
  • 1篇龚锐
  • 1篇崔狄生
  • 1篇崔显艳
  • 1篇欧阳志云
  • 1篇罗秋雨
  • 1篇王希辉

传媒

  • 9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广西民族研究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民族艺术研究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戏剧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安康师专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三峡论坛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竹枝词的地域风格和文学色彩的流变被引量:2
2006年
竹枝词是由民歌发展而来的一种绝句体诗歌,从流传范围的广度和抒写生活的深度来看,其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大的时期:唐宋的移植期、元的壮大期和明清的繁荣期。本文简略地梳理了这一发展线索,突出竹枝词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轨迹,力求揭示出其繁荣至今的原因。
向轼
关键词:竹枝词
日常生活、传承客体和消费文本——对重庆石柱土家民歌“啰儿调”的文化人类学观照被引量:1
2010年
传统的石柱土家"啰儿调"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迅速蔓延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啰儿调"一度面临失传境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声中,它成为了人们的传承客体,乃至消费文本。用艺术人类学视角来对土家"啰儿调"的生存环境、演唱场景及其流变过程进行动态性的描述,并进行分析。
向轼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载的关联:以巫山神女传说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现有文献中有关巫山神女的记载较多,三峡地区也有不少关于神女传说的版本,只是其与文献记载的神女故事情节相差甚远。民众在创作民间传说时,会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自身的价值观、主流社会的需要以及文化传播等多种因素,完成传说情节的塑造。
向轼
关键词:巫山神女历史文献民间传说
三峡库区应对干旱的传统知识--基于重庆忠县猫耳山片区梯田的田野调查
重庆猫耳山片区梯田地处川东伏旱中心区,夏季持续炎热、连晴少雨,有“十年九旱”的说法。当地维护山顶森林生态、修筑水井水塘、反复翻犁梯田、播洒腐烂秸秆草叶等做法有效地应对了地区干旱并提高了梯田保水增肥的能力。
向轼
关键词:三峡库区干旱传统知识
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重构被引量:61
2018年
文化重构既是推进乡风文明的基本措施,也是整合乡村力量的基本手段,更是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对策。乡村文化存在衰败化、脱域化、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乡村文化重构。"整合—展示"与"吸纳—融合"的动态演变路径、"文—人"一体的活态发展路径、"文化基因—文化事项—文化空间"的系统性保护路径是实现乡村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李军明向轼
关键词:文化重构文化转型
长阳土家族“跳丧”稳定传承之诱因探析被引量:2
2006年
长阳土家“跳丧”习俗有着近3000年的悠久历史,直至现在仍然极其完好地保留了其原始风貌,长盛不衰。对“跳丧”历史和现状进行描述,并从得天独厚的传承环境、坚实的传承支点和正确的传承导向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向轼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试析李清照词的个体生命意识
2007年
李清照的词包涵着强烈而鲜明的个体生命意识,时代的、个人的以及诗歌艺术自身发展的原因成就了李词的这一特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极为传神地把个体生命的律动状态表达出来,通过对它的赏析,可以管窥李清照词的个体生命意识。
崔狄生向轼
关键词:宋词生命意识
土家民歌“啰儿调”衬词破译被引量:2
2007年
土家族民歌"啰儿调"的民歌衬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古老社会遗留下来的原始信息库,本文联系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对"啰儿调"不同种类的衬词进行解读,破译这些源远流长的原始密码。
向轼
关键词:衬词破译
竹枝歌与“啰儿调”之关系溯源被引量:3
2009年
作为民间俚曲的竹枝歌面貌早已模糊不清,但是在和古竹枝歌有着相近流传地域的现代民歌中仍然能寻到些许蛛丝马迹。文章从流传地域和演唱场合、结构形态和命名方式、宗教信仰和衬词蕴意等方面来论述重庆石柱土家"啰儿调"是民歌竹枝歌在传承过程中的嬗变和发展。
向轼
关键词:传承嬗变
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157
2014年
评价了重庆市近几年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及文化服务功能4大类,以2006年为基准年,利用市场价值法和生产成本法等,定量评价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1年,森林产品提供功能由35.14亿元增加至51.24亿元,提高了45.82%。森林碳储量增长了近100万t。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增加了59.21亿元。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能力与保持总量都有所提高。气候调节价值净增加了45.86亿元。2011年森林工程引发旅游业收入增加68.34亿元。从不同的服务功能类型来看,其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景观旅游>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碳固定。从研究结果来看,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肖强肖洋欧阳志云徐卫华向轼李勇志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