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冬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并发症预防60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王静松陈余吕冬梅
- 关键词:老年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 可塑型底盘在回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肠造口术是普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1-2]。全球每年由于结直肠癌、外伤、炎症及先天性畸形等而需行肠造口术者达数几十万人之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回肠末端或结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3]。
- 孙颖吕冬梅周玲玲
- 关键词:肠造口术
- 超声定位在乳腺难触及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乳腺难触及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41例难触及而超声检查发现的50个乳腺肿块行超声定位手术切除。结果:41例病人均成功行肿块切除术。50个肿块中,乳腺癌10(20%)例;非典型增生13(26%)例;良性27(54%)例。结论:在超声定位下不能触及乳腺肿块手术切除操作简单,而且对乳腺疾病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 王静松陈余吕冬梅王旭绯
- 关键词:超声定位手术
- 一种引流袋排液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袋排液装置,包括引流袋的排液口,所述排液接头套接在排液袋的套口内,所述排液接头外周设有卡凸,所述套口的内壁沿轴向开设有可供所述卡凸通过的条形通槽、沿径向开设有可供所述卡凸旋转的环形槽;所述通槽的数...
- 吕冬梅唐静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入路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前切术的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通过对10例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入路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前切术患者的观察及术后回访,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10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入路肛门括约肌间直肠前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2.6d.1例患者骶尾部切口感染,经换药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超低位直肠癌伴有骨盆狭窄的特殊患者,行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可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孙颖庞利群吕冬梅刘卫东秦振声
- 关键词:护理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
- 普外科80岁以上高龄患者363例手术护理体会
- 目的:分析普外科80岁以上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前后的护理特点和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住普外科80岁以上363例手术病例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术后3例死于肺部感染,...
- 花晓丽吕冬梅金珊珊张玲玲王付芳李钦华徐芳玲
- 关键词:高龄患者手术护理体会
- 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与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7例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的30例作为对照组,空肠造口的2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第8d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略低于对照组的13.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更为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且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是较佳的肠内营养方法之一。
- 王静松陈余吕冬梅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空肠造口肠内营养
- 超声定位在乳腺难触及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附4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王静松陈余吕冬梅王旭绯
- 关键词:超声定位手术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肠吻合30例手术体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肠吻合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本院2003-2009年收治的32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术中30例行一期肠吻合术,2例行结肠造瘘。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6.3%),切口感染3例(9.4%),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如果全身情况及肿瘤情况允许行一期切除肠吻合术是可行的,若不能切除可选择造瘘,解除梗阻。
- 王静松张建淮陈余吕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