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吕志刚

吕志刚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增生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增生
  • 1篇乳腺增生病
  • 1篇散结
  • 1篇中药
  • 1篇中药外用
  • 1篇中药外用治疗
  • 1篇外用
  • 1篇外用治疗
  • 1篇疗效
  • 1篇疗效研究
  • 1篇模型大鼠
  • 1篇老年
  • 1篇活血
  • 1篇活血散
  • 1篇活血散结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篇马义
  • 2篇张桂娟
  • 2篇马民
  • 2篇吕志刚
  • 1篇翟贺宁
  • 1篇杜以宽
  • 1篇郭慧
  • 1篇李德辉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BMSCs的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持续、稳定的可多向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方法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1月龄新西兰兔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结构,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离细胞群所处细胞周期和细胞活力,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特定诱导液将分离的BMSCs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利用ALP和油红O进行染色鉴定。结果所分离的BMSCs细胞在形态学观察与生长动力学上均符合BMSCs特征,分离培养的BMSCs细胞在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0天进入平台期;在成骨、成脂肪的诱导培养条件下,分别出现成骨、成脂肪表型特征,可进一步定向分化,结论所收获的细胞具有BMSCs的特异性。
马民吕志刚杜以宽张桂娟马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活血散结中药外用治疗老年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疗效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活血散结中药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散结乳癖组、三苯氧胺组、活血散结中药小、中、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造模方法,形成老年乳腺增生病模型鼠,造模同时给予不同药物进行干预。观察治疗前后模型鼠体重、血液流变学、乳房血流动力学、左侧第2只乳头高度及直径、血清激素等方面变化。结果大鼠经造模并用药干预后,第2周内出现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大鼠体重增长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第3周后恢复正常。大鼠乳腺微循环灌注量,模型组和各用药组低于对照组(P<0.01);经药物干预治疗后,各用药组微循环灌注量高于模型组(P<0.01),活血散结中药中、大剂量组高于散结乳癖组(P<0.05)。活血散结中药外用能够影响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各药物组均能明显抑制雌孕激素造模所引起的大鼠乳头高度的变化(P<0.01),活血散结中药大、中剂量组效果优于小剂量组和散结乳癖组(P<0.05)。除活血散结中药小剂量组外,其余各药物干预组均能明显抑制雌孕激素造模所引起的大鼠乳头直径的变化(P<0.01),三苯氧胺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P<0.05);活血散结中药中剂量组和散结乳癖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活血散结中药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泌乳素(PRL)、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血清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P<0.05)。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活血散结中药大剂量组优于散结乳癖组(P<0.05),与三苯氧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散结中药组方外用可改善乳房部血液循环,抑制腺体增生,促进纤维组织吸收,有效调整体内激素水平,对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疗效。
马民张桂娟马义李德辉郭慧翟贺宁吕志刚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