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艳
- 作品数:33 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理学更多>>
- 北京市樱桃沟流域小气候探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樱桃沟流域进行气候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樱桃沟流域具有一定的气候资源优势 ,符合大樱桃种植的气候要求 。
- 郭文利吴春艳王志华唐广欧阳宗继
- 关键词:气候观测气候资源樱桃栽培条件
- 北京平谷栽种桃的小气候资源优势分析
- 北京平谷的大桃生产在北京具有最大的规模,且质量好、品种多,上市时间长。本文从其地理优势及气象条件方面分析了其小气候资源的优势,与北京其他地区相比,在地理地形、土壤和水资源、气象条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 吴春艳刘勇洪李慧君叶彩华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玉米风灾损失评估模型
- 风灾是北京地区玉米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玉米最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建立风灾损失评估模型,可以评估风灾对玉米产量的损失,为灾害损失评估定量化提供了一种科学可靠的方法.本文利用历史上出现的玉米风灾数据和产量损失数据,分析了风...
- 吴春艳李慧君叶彩华
- 关键词:玉米种植大风灾害
- 文献传递
- 上海地区褐飞虱发生程度预测被引量:8
- 2002年
- 利用高空环流、海温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对上海地区水稻褐飞虱的发生期和发生量组建了长、短期结合的 5个预测模型。它们分别是褐飞虱田间始发期预测模型、灯诱始发期预测模型、高峰值出现时间预测模型、高峰虫量预测模型以及褐飞虱自然观察圃密度 (百穴虫量 )模拟模型。这些预测模型配套组合使用 ,可以判断上海地区每年褐飞虱发生的时间及严重程度 。
- 吴春艳李军姚克敏
- 关键词:褐飞虱高空环流海温发生期发生量
- 小麦赤霉病预报中的温湿度气象指标
- 赤霉病是常见的小麦病害。而温湿度气象条件对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预报时选取合适的温湿度指标是获得较高预报准确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比较及实际的预报检验表明,在利用4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温湿条件来做为指标预...
- 吴春艳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 文献传递
- 气候变化对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3
- 2009年
-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大城市,目前人均拥有量300m3左右,为世界平均值的4%,全国平均值的16%。随着城市的发展,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水资源的特点、现状,包括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存在问题,重点分析了近50a来的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对未来50a水资源需求量和可供量做出预测,并进行了评估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气象学角度提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对策,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吴春艳轩春怡刘中丽
- 关键词:水资源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
- 日光温室作物热环境模拟及分析被引量:26
- 2007年
- 针对日光温室实际生产管理中的气象保障问题,该文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考虑了温室内作物对热环境的影响,建立了日光温室内作物生长情况下的温度预测数学模型。将温室内部系统分为5个部分,建立了5个方程,联立方程组,运用高斯主元素消去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对各个面的温度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用试验温室的实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室内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9℃,平均相对误差为5.1%,模拟的精确度较高,可以为温室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本文还对模型模拟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吴春艳赵新平郭文利
- 关键词:日光温室数学模型
- 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的城市化影响
-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呈现下降趋势,国内还有气温日较差对于粮食产量及农业种植制度影响的研究.本文对于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定义、计算和分析了华北地区气温日较差的城市化影响.1资料...
- 吴春艳任国玉
- 北京地区不同保证率下热量资源的推算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热量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为了更好地为北京市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为设施农业工程、种子基地、蔬菜基地、林果基地的建设以及山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提供热量资源的科学依据,该文基于1km×1km网格,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云量订正方法,建立了不同保证率(80%、90%、95%)下的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回归方程,对北京地区的热量资源进行了推算,在此基础上求算出不同保证率下≥0℃积温和≥10℃积温,得出各种热量资源的地理分布,并对推算的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
- 郭文利吴春艳柳芳赵新平
- 关键词:保证率热量资源
- 基于网格化信息的北京地区土壤墒情预报服务系统被引量:6
- 2011年
- 依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理论,引入RS和GIS技术,以图像栅格信息方式分别考虑土壤、植被和大气空间区域分布的非均匀性,以中期天气预报要素、实测土壤墒情及当前MODIS卫星遥感资料为基础,研究开发了基于IDL语言的250m空间分辨率网格信息的北京市土壤墒情预报服务系统,并在北京地区进行了气象业务服务应用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RS和GIS技术能有效实现土壤墒情预报信息的网格化和预报参数值的非均匀化,基于IDL语言开发的土壤墒情预报系统技术流程清晰,功能齐全,业务化程度高,系统在北京农业干旱监测和预报服务中能得到有效发挥,对与北京农田类似的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 刘勇洪吴春艳叶彩华高燕虎权维俊
- 关键词:墒情预报网格化IDL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