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杨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当代绘画的通俗性表现被引量:1
- 2013年
-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西方文化潮流不断涌入中国,在短短的30年内演绎了西方几百年的艺术流变,使得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在全球文化语境下迅速成长并崛起。中国当代绘画逐渐被世界接受,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征的当代文化现象。其中,通俗绘画成为一种主流的表现形式,更是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现象。
- 周杨苏晓民
- 关键词:通俗性文化潮流艺术流变文化语境
- 解读中国绘画艺术的“当代性”
- 2014年
- 当代艺术经过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不同阶段的发展、沿袭和整合,用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再次验证了受时代精神左右的艺术现象的变革规律。其表现形式通过有序化的改变主体观念,追求构筑理性、进步、风格化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艺术文化"当代性"的表象特征。当"后现代艺术之父"杜尚把机械复制的产品——男性小便器作为艺术作品,并命名为《泉》(1917年)的那一刻起,西方世界从古希腊开始到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的传统美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周杨
- 关键词:中国绘画艺术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艺术现象
- 高校美育特质及其评价范式研究
- 2024年
- 美育是高校开展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高校美育的特质,探讨其在“观念—感知—实践—革新”育人逻辑下的评价范式与实践策略。针对高校美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高校美育评价在实践中应遵循正确规范的评价导向、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模式、侧重过程化监测的评价原则及具备综合多元特征的评价机制。
- 周杨李书春
- 关键词:高校美育评价范式
- 新时代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与审美建构被引量:2
- 2024年
- 在新时代语境下,红色美术是兼具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主体性的美术生态。从视觉图像的叙事构成来看,红色美术则是一个具备集体属性的共时性美术样态。图像表征与精神内核共同构建了其叙事的完整结构,即以图像为媒介,将观念与形式共生,达成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的实践落点。文章认为,结合新时代国家形态、文化趋势、历史经验,当下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的审美趋向可从典型叙事、现实叙事、意象叙事、象征叙事四个维度推进其美学路向的体系建构。
- 周杨
- 关键词:图像叙事审美建构
- 情动机制与地域图谱:集体记忆视域下东北油画艺术研究
- 2022年
- 艺术行至今日,单纯意义上的绘画技术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艺术家对艺术价值的探索和对艺术高度的追求。对创作者而言,艺术作品已然成为一种视觉文化的传递媒介。它以个人视角为关注基点,试图将个体记忆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多重维度关系整合到一个集体共存的建构体系之中,并借助这种派生关系对现存空间进行有效的精神传递与情感表达,这也成为当今艺术创作的构架方式与生成模式。正如莫里斯·哈布瓦赫所言,不具有社会性的记忆是不存在的。
- 周杨
- 关键词:视觉文化个体记忆艺术作品集体记忆
- “无意识”在绘画创作中的循变被引量:3
- 2012年
- 一、创造者的"无意识"状态与心灵结构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就曾提出"神力"取代了人的意志和理智,从而形成了某些非理性的行为。这种由唯心主义哲学立场出发的"狂迷"说法,使人的"潜在意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也被认为是无意识思想之源。
- 周杨苏晓民
- 关键词:无意识绘画创作古希腊时期心灵结构哲学立场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