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蓝花丹扦插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蓝花丹的扦插方法是,剪取蓝花丹中上部硬枝作为插穗,插穗长度为10~12cm;插床基质的配置比例为蛭石:河沙...
- 高素萍张硕雷霆周玲云吴佩纹张开会林萧
- 文献传递
- 蔗糖在泸定百合试管鳞茎形成及膨大过程中的信号作用初探
- 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 Wilson)拥有极高的园林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食用和药用价值。然而传统的分球繁殖方法存在繁殖系数低、易感染病毒导致百合优良品种退化等问题。在百合生产中,利用离体再生技术能加...
- 周玲云
- 关键词:鳞茎形成鳞茎膨大
- 离体条件下2种除草剂诱导泸定百合多倍体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在离体条件下,以野生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不定芽(2n=2x=24)为材料,以无菌水(CK)和秋水仙素为对照,分别用不同浓度(100、200、300μmol/L)除草剂(氟乐灵、二甲戊灵)溶液分别浸泡(12h、24h、36h)处理,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数和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及叶片形态特征观察,比较2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泸定百合多倍体诱导的效果。结果表明:300μmol/L二甲戊灵浸泡36h,变异率达30.0%,200μmol/L氟乐灵浸泡36h,变异率达32.2%,但2种诱变剂处理后材料诱导变异和存活率的差异不显著。对变异材料通过细胞学鉴定,发现2种诱变剂均能够诱导出四倍体泸定百合,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2种诱变剂处理时间短,材料死亡率低,变异率较高,而且对人畜伤害小,成本低;此外,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的叶片气孔显著增大、气孔密度显著降低。研究认为,除草剂二甲戊灵和氟乐灵可作为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替代品,而且叶片气孔大小可作为初步快速检测多倍体的有效指标。
- 周玲云邓敏高素萍
- 关键词:氟乐灵二甲戊灵诱变育种四倍体
- 一种促进泸定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子萌发技术领域,特别是促进野生泸定百合种子萌发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自然条件下该种子难于萌发,发芽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促进泸定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该促进泸定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是,采集发育饱满、有生活力的泸...
- 高素萍陈凯林啸张开会雷霆闻金燕周玲云
- 文献传递
- 蓝花丹快繁技术
-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蓝花丹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蓝花丹单芽诱导丛芽的繁殖方法,蓝花丹幼嫩茎段经处理后依次接种到单芽诱导丛芽培养基MS+0.2mg/L~1.0mg/L6-B...
- 高素萍张硕雷霆吴佩纹周玲云陈凯闻金燕
- 文献传递
- 蔗糖和光周期在泸定百合试管鳞茎膨大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7
- 2016年
- 为研究蔗糖和光周期对泸定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解释两者在鳞茎膨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泸定百合种球鳞片为外植体诱导形成的无菌丛芽为材料,采用不同质量浓度(30、60、90g/L)蔗糖与不同光周期(0、8、12、16、24h/d)的组合处理,测定鳞茎发生和膨大的形态指标及其内源性糖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蔗糖质量浓度为60g/L、光周期为8h/d组合处理下,鳞茎膨大效果最好,与全黑暗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在30g/L蔗糖和各光照时间处理下,蔗糖含量变化趋势为W型,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趋势为M型;而在60和90g/L蔗糖处理下,蔗糖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趋势,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趋势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3)在不同质量浓度蔗糖处理下,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综上,蔗糖质量浓度和光周期对试管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存在交互作用,但蔗糖对百合鳞茎生长与膨大影响更大,是造成鳞茎诱导及膨大的主要因子;蔗糖合成酶参与蔗糖分解代谢过程,而蔗糖磷酸合成酶参与蔗糖积累过程;蔗糖不仅在膨大过程中扮演了生理角色,还可能扮演了糖信号角色,并且这些过程都受到严格的浓度调控.在生产中,推荐的最适组合为蔗糖质量浓度60g/L,光周期0h/d.
- 周玲云高素萍陈锋
- 关键词:蔗糖光周期鳞茎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