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田田

周田田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梅毒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巨噬细胞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管理
  • 1篇抑郁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运动症状
  • 1篇症状
  • 1篇三期梅毒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法
  • 1篇睡眠
  • 1篇司库
  • 1篇疼痛
  • 1篇皮肤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8篇周田田
  • 5篇张海萍
  • 3篇朱威
  • 2篇范培元
  • 1篇王铄
  • 1篇赵性泉
  • 1篇王敏
  • 1篇王琰
  • 1篇冯金鸽
  • 1篇王春雪
  • 1篇朱芸
  • 1篇连石
  • 1篇刘方
  • 1篇陈慧
  • 1篇刘日霞
  • 1篇于思思

传媒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苄星青霉素皮肤试验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我国皮肤科医师对梅毒患者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前进行皮肤试验(皮试)的实施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接受调查者基本信息(问题1)、梅毒患者拟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时皮试时间(问题2)、认为目前青霉素皮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问题3)等3个方面。依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皮肤病协作学组,以网络问卷方式展开调查,国内皮肤科医师自愿参与。调查时间为2021年7月2日至8月16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电子问卷366份,确认有效的为358份(回收率97.8%)。358位皮肤科医师来自全国20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的247个单位,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29家;人数居前3位的为北京市(148位,41.3%),云南省(42位,11.7%),河南省(25位,7.0%)。358位医师中,222位(62.0%)选择"每周注射苄星青霉素前均需皮试",102位(28.5%)选择"连续注射者,7 d内再次注射时无需再次皮试",33位(9.2%)选择"连续注射者,72 h内无需再次皮试",1位(0.3%)选择"其他"并补充说明"在停药48 h后需再次皮试"。三级甲等医院有更高比例的医师(32.5%,64/197)选择"连续注射者,7 d内再次注射时无需再次皮试"。91位(25.4%)医师对问题3进行了回答,均认为目前的苄星青霉素皮试现状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惑,部分医师给出了制定苄星青霉素皮试规范、增加对照试验等建议。结论国内对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皮试时间窗和操作无统一标准,阻碍了梅毒的规范化治疗,亟需制定苄星青霉素皮试的指导性文件。
周田田张海萍
关键词:梅毒青霉素类皮肤试验苄星青霉素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68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接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68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关节损害和甲损伤情况以及银屑病共病情况。结果经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后,100%患者达到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75改善,87%患者达到PASI 90改善,54.4%患者达到PASI 100改善。司库奇尤单抗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性关节炎和甲损害。常见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红肿和结膜炎。结论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慧邹祖鹏周田田朱威
关键词:银屑病安全性
单核巨噬细胞在梅毒免疫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认为梅毒的表象和过程由迟发型超敏反应(DHC)的水平决定,强烈的DHC与成熟硬下疳时期机体清除自身感染的微生物有关,二期、三期梅毒中多种变化的症状是免疫反应未能彻底清除微生物的表现[1]。在一期硬下疳及二期损害中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可有巨噬细胞,巨细胞罕见。晚期活动性梅毒皮损内有大量的细胞浸润,有时有巨细胞。晚期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梅毒有相似的细胞浸润[2]。淋巴器官组织病理表现为持续的淋巴样组织增生,淋巴窦尤其是引流感染皮肤的区域充满增大淡染的巨噬细胞[1]。巨噬细胞在梅毒的三期病变中都能观察到,而其相关免疫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者对巨噬细胞免疫学机制的了解正在逐步加深,对巨噬细胞在梅毒中的免疫学作用机制进行概述。
周田田连石张海萍
关键词:单核巨噬细胞三期梅毒免疫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苍白密螺旋体
常见皮肤病与甲状腺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常见皮肤病与甲状腺功能不全的关系,明确在常见皮肤病中筛查甲状腺功能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全项(甲功全项)检查结果,选取有完整信息的169例患者将其分...
周田田张海萍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6
2023年
随着脑血管病治疗手段的精进,中国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给长期生存的卒中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成立《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编写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共识》,形成对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临床诊疗和管理的建议,以期更加规范地服务于卒中患者。
赵性泉王春雪陈勇陈文洁陈芷妍杜毅达樊雪鸣何春颖姜睿璇李佳树刘日霞王敏王铄王琰詹敏张佳张海岳周田田
关键词:卒中非运动症状
白癜风治疗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白癜风系色素脱失性皮肤病,易诊断,难治疗,一般可参考国内2009版白癜风治疗共识。近年来联合治疗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模式,如光疗联合外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联合光疗等。新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方法的改进、非常规口服药及外用药、基因治疗及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制剂治疗,这些方法临床应用较少,其疗效尚需临床试验的验证。
周田田张海萍
关键词:白癜风手术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发疹1个月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于初诊时(发疹时)和随访时(发疹1个月后)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2(GAD-2)、患者健康问卷-2(PHQ-2)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235例患者,其中男102例,女133例;发病年龄(52.59±16.30)岁;急性期后29.8%(70/235)的患者伴有疼痛。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疾病、初诊时VAS评分、随访时GAD-2和PHQ-2评分以及发疹后睡眠紊乱情况是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50岁(P=0.005,OR=3.919,95%CI:1.520~10.106)、初诊时VAS评分≥4分(P=0.016,OR=3.735,95%CI:1.277~10.929)、随访时GAD-2评分(P=0.001,OR=3.944,95%CI:1.817~8.562)、发疹后睡眠持续性评分为1分(P=0.008,OR=7.569,95%CI:1.699~33.725)是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50岁、初诊时伴有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疹后处于焦虑状态和睡眠持续性差是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患者的焦虑状态和睡眠情况。
曹凯娜于思思张艺丹范培元范宝荣周田田刘方朱威张海萍
关键词:焦虑抑郁睡眠
Reiter综合征一例
2013年
患者,男,53岁。主因双眼结膜、巩膜充血,包皮龟头红肿伴尿痛1周,于2012年4月16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于2012年4月上旬无明确诱因眼睑出现肿胀,结膜、巩膜充血,但无发热及关节疼痛,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给予氧氟沙星软膏、鱼腥草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1周,症状未明显好转。随后出现包皮龟头红肿,尿道口排少量脓性分泌物伴尿痛,泌尿外科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给予头孢地尼0.1 g每日3次口服,治疗5 d,但症状仍进行性加重,其间手部出现皮损,双下肢麻木,乏力,故就诊于我科。否认有不洁性生活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疾病患者。
冯金鸽范培元朱芸周田田朱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