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青云

作品数:27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地震
  • 11篇震源
  • 9篇气枪震源
  • 6篇地壳
  • 5篇发震
  • 4篇地壳介质
  • 4篇发震构造
  • 3篇第四纪
  • 3篇第四纪活动
  • 3篇断层
  • 3篇晚第四纪
  • 3篇晚第四纪活动
  • 3篇波速
  • 3篇波速变化
  • 2篇地壳介质变化
  • 2篇地貌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波走时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活动性

机构

  • 27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黄河水利职业...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7篇周青云
  • 5篇贺素歌
  • 4篇常祖峰
  • 3篇白仙富
  • 3篇常玉巧
  • 2篇曹颖
  • 2篇郑定昌
  • 2篇张艳凤
  • 2篇冉华
  • 2篇余建强
  • 2篇陈俊磊
  • 2篇罗伟东
  • 1篇陈宇军
  • 1篇叶建庆
  • 1篇李丹宁
  • 1篇安晓文
  • 1篇李文巧
  • 1篇臧阳
  • 1篇邵叶
  • 1篇代博洋

传媒

  • 9篇地震研究
  • 5篇地震地质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华南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昭通-鲁甸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3
2014年
昭通-鲁甸断裂带主要由昭通-鲁甸、洒渔河和龙树3条右阶斜列的断裂组成.总体走向40°~ 60°,洒渔河和龙树断裂倾向SE,昭通-鲁甸断裂倾向NW,它们共同构成几何结构复杂的逆冲断裂系.野外考察表明:沿断裂表现为平直的断层槽地、定向排列的断层三角面、断层陡坎等地貌;大桥边、北闸镇、光明村等地断错了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龙树河I级阶地上发育高0.5~2.0m的断层陡坎.表明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一全新世,运动性质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右旋走滑分量.此外,在NE向断裂间穿插发育的一些NW向断裂,同样表现出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在2014年鲁甸M6.5地震震区产生了NE和NW向地裂缝和地形反坎等地表形变,与NE和NW向断裂展布基本一致,反映了断裂的新活动特征.由于块体远程变形响应与能量交换传递,在川滇块体东侧形成了凉山次级活动块体,昭通-鲁甸断裂带位于凉山次级活动块体SE向运动的前缘部位.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断裂几何结构成为凉山次级块体构造变形的主要承载体之一,吸收、调节块体SE向运动应变,并构成了凉山次级活动块体的南部边界.从区域构造部位和运动特征分析,昭通-鲁甸断裂带之于凉山次级块体,正如龙门山断裂带之于巴颜喀拉块体.昭通-鲁甸断裂带在活动块体边界和区域构造格架划分上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同时也是滇东北地区重要的地震构造.
常祖峰周荣军安晓文陈宇军周青云李鉴林
关键词:晚第四纪活动
利用H-κ-c方法研究丽江—小金河断裂两侧的地壳厚度与泊松比
2024年
本文基于研究区不同台网布设的156个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提取台站下方径向接收函数,利用H-κ-c方法获取了丽江—小金河断裂两侧的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情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丽江—小金河断裂两侧的地壳物质组成特征、孕震环境及未来的地震危险性.研究区地壳厚度从西北的~70 km逐渐向东南方向递减至~39 km,大致以27°N为分界线,以北地壳较厚,以南地壳较薄.盐边—攀枝花地区莫霍面较周围地区明显上隆.乡城—得荣—香格里拉、冕宁、丽江—鹤庆—宁蒗以及盐边—攀枝花—德昌地区均为高泊松比(σ>0.28);木里断裂、盐源断裂与金河—箐河断裂之间的区域、以及澜沧江断裂、程海断裂所在的地区呈低泊松比(σ<0.26).结合高热流、低S波速度等特征,我们认为青藏高原侧向挤出的下地壳塑性物质导致了乡城—得荣—香格里拉和冕宁地区的地壳增厚与高泊松比,并可能沿着近NS或NW走向的断裂挤入丽江—鹤庆—宁蒗地区.考虑低热流、高泊松比、高密度以及高P波速度等的特征,我们推测盐边—攀枝花地区的莫霍面局部上隆很可能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岩浆的底侵作用导致了地壳的减薄,冷却固结后形成了盐边—攀枝花—德昌地区的地壳基底铁镁质/超铁镁质层.以盐边—攀枝花地区为中心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阻挡了青藏高原的下地壳流动,使其沿着丽江—小金河断裂向西南方向转折.大多数MS≥5.0级的历史地震都发生在莫霍面陡变带上以及高泊松比周围或高、低泊松比过渡地区.丽江—小金河断裂的木里至冕宁段及该断裂与大具断裂交汇处位于高、低泊松比交界地区,根据S波速度高梯度带、断层的强闭锁性、历史地震空段区以及较长的大震离逝时间,推测这两段可能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孕震环境,需要重点关注其地震危�
张天继金明培李秋凤缪素秋周青云
关键词:地壳厚度泊松比孕震环境
维西—乔后断裂南段正断层活动特征被引量:41
2016年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重点阐述了维西—乔后断裂南段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维西—乔后断裂南段在第四纪表现出明显的活动特征,运动性质以正断层作用为主。维西—乔后断裂南段对巍山第四纪盆地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因受其影响盆地内阶地不对称发育。箐门口、佛堂村、洗澡塘探槽揭示该断裂断错了晚更新世堆积,被错最新地层14C年龄(15 430±60)a B.P.,OSL年龄为(11.6±1.6)ka,表明其最新活动时代在晚更新世末期。洗澡塘村断层地貌清晰,西河Ⅱ级阶地上发育高2 m左右的断层陡坎。根据阶地断层陡坎高度和阶地面形成年龄估算,晚更新世以来该断裂段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18~0.32 mm/a。
常祖峰常昊李鉴林代博洋周青云朱家龙罗宗其
关键词:正断层晚更新世
气枪震源激发条件对走时变化观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基于4支单枪容量2 000 in3的气枪组成的阵列,2017年2月在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大银甸水库内开展了不同激发气枪压力、沉放深度和水平位移情况下的对比试验。利用发射台周边9个流动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与震源附近3个参考台的数据,使用互相关时延检测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激发条件下的气枪信号的走时变化,并结合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不同气枪压力或沉放深度下,激发的气枪信号的波形和互相关系数存在明显差异;(2)气枪压力从9 MPa升为15 MPa,走时变化可达0.06 s;(3)走时变化的可能原因是主频段(3~5Hz)中的相对高频成分发生变化,相对低频成分未变化,二者耦合在一起形成了伪走时变化;(4)由于气枪信号不同时窗走时变化不尽相同,技术手段难以消除压力的影响,所以建议未来气枪激发时固定激发条件;利用已有资料做走时变化相关研究时选用震幅相近的数据。
周青云陈俊磊
关键词:气枪震源
2013年洱源M_S5.5地震烈度分布及震区活动构造背景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2013年洱源MS5.5地震震区地质构造复杂,发育有NW向和NE向2组活动断裂。据野外调查和探槽揭示,震中附近的维西-乔后断裂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新近活动时代主要在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仍有较明显的活动迹象,运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正断。此次地震等烈度线呈NNW向的椭圆形展布,极震区达Ⅶ度,长15km,宽10km,面积约279km2。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源断层为正断兼走滑破裂型,与维西-乔后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基本吻合;节面Ⅱ为NW向,与维西-乔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结合地震烈度分布、滑坡崩塌体分布和微震分布特征等分析推断,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应为维西-乔后断裂。震区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腹地,巨大的地形高差,强烈的表层岩石风化,是造成此次地震破坏较重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居民房屋多为抗震性能差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等简易建筑,是造成地震灾害加重的构筑物背景。
常祖峰张艳凤周青云虎雄林臧阳
关键词:等烈度线地震烈度发震构造
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气枪震源能量激发方向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气枪震源特征,2017-02云南省地震局在宾川地震信号发射台附近沿半径0.5km和1.7km架设了两条环形地震仪测线,开展不同工况下气枪的密集激发实验,利用环形测线上接收到的气枪信号,研究信号的持续时间、能量、时频谱面积随台站方位角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方位角上气枪信号差异明显,肉眼可见;2)4支气枪组成的气枪阵列发射的地震波的辐射花样优势方位为NE、SE、SW和NW,沿方位角具有约90°的周期,单支气枪的优势方位为NE、SW和NW;3)辐射花样具有优势方位的成因是高压气体喷射具有方向性、气泡与井壁之间的耦合等;4)水域台站接收到的信号能量损失更小,时频谱更光滑。
周青云
关键词:气枪震源方向性
气枪震源波形走时变化分析的反褶积处理
2019年
利用云南省宾川主动源基地周边10km范围内7个流动台站2017年2月气枪震源集中激发时段记录的气枪信号,使用干涉法计算了直接使用波形和将波形与参考台反褶积后的格林函数两种处理方法下气枪信号的走时变化。使用了气枪震源附近不同方位角的两个参考台的数据,以分析不同参考台对走时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褶积能较为有效的压制气枪震源的时间、空间和频谱轻微不重复性导致的走时变化;反褶积能降低一些来源不明的伪走时变化;使用CKT2的数据反褶积的结果略优于CKT0,其可能原因是气枪阵列沿方位角的非均匀辐射。
邵叶周青云
关键词:气枪震源反褶积波速变化
云南洱源地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
2024年
云南洱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北地区中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多条断裂交会穿过,且地热活动活跃,显示出很强的断裂构造特征。地区内地震活动频繁,2013年以来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发生了多个5级以上地震。文中利用云南区域固定台网和滇西北密集台阵记录的2008年1月1日—2023年7月20日发生在洱源地区的地震走时数据,采用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云南洱源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壳三维V_(P)、V_(S)和V_(P)/V_(S)模型及地震重定位结果。结果表明:1)在龙蟠-乔后断裂以东,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红河断裂和鹤庆-洱源断裂交会处聚集了大量小地震,缺乏中强地震。从现有的层析成像结果分析认为浅层发生的部分小地震可能与地热流体无直接关系,而从浅层向深层逐渐变高的V_(P)/V_(S)值可能暗示深部存在流体,深部流体可能在循环流动过程中逐渐渗透到浅层岩石中,并与部分密集小地震的发生有关。2)2013年以来发生的4个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并呈NNW-SSE走向分布,表明川滇块体西边界断裂系统的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大。3)2013年3月3日和4月17日发生的洱源地震序列主要位于低V_(P)、低V_(S)和低V_(P)/V_(S)值的异常体内。一般而言,如存在流体,则V_(S)比V_(P)下降得更快,从而导致高V_(P)/V_(S)值,而低V_(P)/V_(S)则表明低V_(S)并非由流体所致。因此,现有的成像证据表明地震序列所处区域并不存在流体,从而推断地震序列的发生与流体无直接关系。空间上与洱源地震序列接近的2017年3月27日M_(S)5.1漾濞地震序列也具有相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因此也可能与流体无直接联系。2016年5月18日发生的M_(S)5.1云龙地震序列的主震和部分余震主要位于高V_(P)、高V_(S)和V_(P)/V_(S)相对高值区内,高V_(S)表明并非因存在流体而导致出现相对高的V_(P
曹颖钱佳威黄江培周青云
关键词:三维速度结构VP/VS
小江断裂带宜良盆地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被引量:2
2021年
据历史资料记载,云南宜良地区曾于公元1500年发生过一次M>7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小江断裂带上,但对其具体发震断层及其地表破裂分布的确定,仍存有较大分歧。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基础上,沿宜良盆地西缘断裂进行了翔实的地质地貌调查,获得了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一些地质地貌证据。店房探槽和打挂村探槽组开挖结果揭示:宜良盆地西缘断裂断错了全新世地层,最新一次活动断错了(2460±30)a BP的地层。结合断错地貌和地震破坏记录的分析,其最新事件可能对应于1500年宜良地震。
常玉巧陈立春李西周青云
关键词:小江断裂带探槽
基于深部地震资料与地表变形资料的芦山地震发震构造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迄今为止仍不明确。文中基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2009年间布设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流动地震台站观测剖面、芦山地震余震精定位结果等地球物理资料对深部构造单元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阶地变形资料、遥感资料、区域地质资料等手段对地表构造变形进行了分析;综合两者建立芦山地震的构造变形模式并研究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步认为由于断层面倾角的差异,芦山地震的构造变形模式和中北段与汶川地震有关的主要破裂段的变形模式有所不同。南段前山断裂近直立的断层面最终以对下盘的挤压作用为主,并在下盘地块内形成逆冲断层引发了芦山地震;而北段中央断裂陡倾的断层面使得仍然以上盘的逆冲作用为主。新生逆冲断层的上盘形成了1个活动背斜,第四纪以来该活动背斜之上的阶地面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形,该断层最新的1次活动导致了芦山地震的发生。大溪乡与太平镇之间向SE方向凸出的弧形断层段长期以来已经累积了巨大的位移量或构造变形量,是应变释放、构造运动都集中发生的段。芦山地震只是这种构造模式的长期演化过程中的1次地震事件,未来南段前山断裂下盘的这些新生活动逆冲断层仍然具有发生类似地震的危险性。
王林周青云王峻李文巧周连庆陈翰林苏鹏梁朋
关键词:接收函数发震构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