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咸培伟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经》
  • 2篇营卫
  • 2篇针刺
  • 2篇气血
  • 2篇经脉
  • 2篇经验举隅
  • 2篇举隅
  • 2篇承浆穴
  • 1篇电针
  • 1篇新释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定位
  • 1篇针刺时间
  • 1篇治疗作用及机...
  • 1篇中风
  • 1篇韧带
  • 1篇失语
  • 1篇十二井
  • 1篇十二井穴
  • 1篇卒中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河南省中医院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中医学院
  • 1篇天津市塘沽区...

作者

  • 8篇咸培伟
  • 4篇李平
  • 2篇孟繁征
  • 1篇赵云雁

传媒

  • 3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针刺时间间隔治疗黄韧带肥厚引起的腰椎狭窄患者效果比较研究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针刺时间间隔治疗黄韧带增生肥厚引起的腰椎狭窄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行保守治疗的腰椎狭窄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每日1次组43例,每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每周5次,两周之间休息2d;隔日1次组43例,隔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每周3次,两周之间休息2d;每3日1次组43例,每3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每周2次,两周之间休息1d。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检测腰椎功能改善状况,以及低切、中切、高切全血黏度测定,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及3个疗程时,每日1次组和隔日1次组ODI评分低于每3日1次组(P<0.05),而每日1次组和隔日1次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3组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和3个疗程时,每日1次组和隔日1次组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高切黏度及FIB低于每3日1次组(P<0.05),而每日1次组和隔日1次组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针刺、隔日针刺治疗黄韧带增生肥厚引起的腰椎狭窄效果优于每3日1次,在保证疗效及安全性的前提下,针刺治疗黄韧带增生肥厚引起的腰椎狭窄的优势间隔时间为隔日1次。
咸培伟高丽美杨煜珂
关键词:黄韧带肥厚针刺
李平教授运用承浆穴经验举隅
2009年
咸培伟李平
关键词:承浆穴博士研究生岗位能手卫生系统
李平运用承浆穴经验举隅
2010年
李平教授,男,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院长,兼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天津针灸学会副会长等职。先后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及全国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百名杰出青年杰出中医”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
咸培伟
《内经》“经脉”本义新释被引量:4
2006年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二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咸培伟李平
关键词:《内经》经脉气血营卫
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遵循随机原则,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按性别分层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0只,雌雄各10只。AD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联合亚硝酸钠腹腔注射法,建立AD小鼠模型。于造模后第2天起,电针组接受电针治疗,1次/d,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其他2组均只抓取不电针。在电针治疗结束后第2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认知能力;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小鼠禁食水12 h后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NF-α及IL-1β的含量;RT-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NLRP3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长,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平台象限停留路程占总路程百分比少,大脑海马组织NLRP3、TNF-α、IL-1β含量及NLRP3 mRNA表达高(P<0.05);与AD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逃避潜伏期短,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平台象限停留路程占总路程百分比多,大脑海马组织NLRP3、TNF-α、IL-1β含量及NLRP3 mRNA表达低(P<0.05)。结论 电针可明显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NLRP3表达,从而抑制脑内神经炎症反应。
咸培伟高丽美杨煜珂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电针小鼠
脑卒中失语的针刺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风病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报道表明,我国社区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已达到217/10万左右。该病有着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了较为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失语的康复医疗是目前国内外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研究的难点与热点之一,现代医学通常认为,中风失语主要是病灶损伤了与言语有关的皮质及皮质之间的传导通路所致,并因此引起语言及理解上的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讲话困难或不能,言语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等几个方面。并依其临床表现分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失语、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皮质下失语以及混合性失语。临床研究业已证实,针灸疗效比较确切,内涵丰富。现将近5年来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赵云雁耿连岐咸培伟
关键词:中风失语
十二井穴定位演变考略被引量:4
2009年
考证了十二井穴的定位演变过程,认为十二井穴位置应当依据《内经》原意回复到原始的指(趾)端;现在对井穴定位中的"爪甲角"应当是指甲端之角;十宣穴是后世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十二井穴的再发现,在位置上与位于指端正中的井穴重合。
咸培伟孟繁征李平
关键词:井穴《内经》穴位定位
《内经》经脉二元论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两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咸培伟孟繁征李平
关键词:《内经》经脉气血营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