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远
- 作品数:65 被引量:20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疗效及安全性最新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揭开了人们寻找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序幕。本文从基本概述、相关实验、临床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不足和相关问题。
- 赖长祥何清唐奇远何逸洲
- 关键词:干细胞肝移植终末期肝病
- 血清肝纤维化四项联合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水平,联合Fibroscan(FS)诊断肝脏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B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运用FS检测肝脏硬度值(LSM),检测肝脏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和Ⅳ型胶原(Ⅳ-C);分析四项水平及LSM等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ROC及AUC,探讨其在肝脏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病理学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肝纤维化组(S≥1)和显著肝纤维化组(S≥2);与S0相比,S≥1HA明显升高(P<0.05);S≥2HA、Ⅳ-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0为阴性对照,S≥1为阳性对照,肝脏纤维化四项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661,肝脏纤维化四项联合FS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669。以S0为阴性对照,S≥2为阳性对照,肝脏纤维化四项联合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779,肝脏纤维化四项联合FS判断肝纤维化AUC为0.813。结论肝脏纤维化四项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筛查和预警作用,联合FS对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治疗及效果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 徐长志唐奇远周文营董慧敏胡波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 ALT持续正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ALT是临床上用来评价HBV感染者肝组织学病变的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之一。本文概述了ALT水平正常值的研究现状,介绍了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特点,分析了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治疗问题,结合患者的H...
- 何清白冰黄珊敖飞健唐奇远
- 关键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组织病理学丙氨酸转氨酶
- 文献传递
-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及HBVDNA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
- 目的观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0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
- 李知玉吴其恺何清唐奇远段钢
-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HBVDNA肝组织病理
- 文献传递
- 24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免疫清除期演变规律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阐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中免疫清除期不同阶段血清学及肝脏病理的演变规律。方法将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照其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由轻到重(SO、s1、s2、s3-s4)将免疫清除期划分为初、早、中、后4个阶段,统计不同阶段患者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HBVDNA定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及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分布的关系。结果符合免疫清除期纳入标准患者248例,男性187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31.7±7.5)岁。处于初、早、中、后4个阶段的患者分别为15例、141例、54例、38例,相应年龄分别为(27.40±4.87)岁、(30.74±6.12)岁、(32.85±9.40)岁、(35.45±8.38)岁,ALT分别为(64.73±38.81)U/L、(103.06±82.54)U/L、(165.83±263.73)U/L、(146.34±168.23)U/L,血清HBVDNA载量分别为(7.36±1.30)lgIU/ml、(7.26±0.92)lgIU/ml、(6.92±1.08)lgIU/ml、(6.47±1.10)lgIU/ml。不同阶段患者年龄、ALT、HBVDNA载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及HBcAg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免疫清除期是肝组织炎症逐渐活跃,HBVDNA载量持续下降的演变过程。随着不同阶段的进展,肝组织HBcAg分布进展到以浆型为主。
- 艾书玲何清唐奇远敖飞健廖雪姣吕德良赵连三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免疫清除期肝脏病理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 20例艾滋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为了解艾滋病的死因结构,改善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AIDS死亡患者平均死亡时间为(14.56±9.62)月,CD4T细胞计数平均为8.44±4.20%,病毒载量平均为(58600±12200)copies/ml,可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结论呼吸衰竭和中枢系统并发症颅内高压和脑水肿仍是HIV死亡的常见原因。
- 刘水腾陆普选周亚红赖伟珍刘艳徐岩童新灯唐奇远李健
- 关键词:艾滋病
- α-干扰素治疗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影响因素
- 目的:了解干扰素α治疗的低转氨酶(治疗基线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治疗基线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干扰素α治疗24周,随访24周,于治疗前完成肝活检,取随访结束时为观察...
- 唐奇远何清黄珊唐蔚敖飞健李知玉张斌白冰
- ALT正常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探讨ALT持续正常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特点,研究影响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51例ALT正常e抗原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统计其肝组织炎症、肝纤维化程度以及免...
- 何清黄珊唐奇远唐蔚敖飞健李知玉张斌白冰
- 关键词:肝组织纤维化感染者ALT
- 文献传递
- ALT<2倍ULN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非创性评分模型的建立
- 何清唐情容廖雪姣唐奇远
-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及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0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10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83.2%(84/10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其中,轻度62例(61.40%),中度11例(10.90%),重度7例(6.93%),肝硬化4例(3.96%)。HBeAg阴性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明显重于HBeAg阳性组(P<0.05或P<0.01),HBV DNA阴性者肝纤维化分期明显重于HBV DNA阳性者(P<0.01)。结论: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及HBV DNA不能很好地反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应尽早进行肝活检,有利于判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 李知玉周大桥杨大国吴其恺何清唐奇远段钢
-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肝组织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