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勇
- 作品数:26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浙贝母碱对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观察及机制探讨被引量:34
- 2012年
- 目的观察浙贝母碱对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DDP,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入400μg/mL的浙贝母碱;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两组细胞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浙贝母碱的逆转倍数。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对照组加入DDP,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入400μg/mL的浙贝母碱;药物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的人肺耐药蛋白(LRP)。结果实验组DDP的IC50为4.15μg/mL,对照组为15.46μg/mL,浙贝母碱的逆转耐药倍数为3.73。培养48 h后,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2.56%±0.44%、LRP蛋白阳性细胞为(9.8±1.92)个/HP,对照组分别为为13.5%±1.42%、(9.2±1.9)个/HP,实验组为38.16%±2.25%、(5.8±1.3)个/HP;实验组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浙贝母碱可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的多药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耐药细胞凋亡、下调LRP蛋白表达有关。
- 唐晓勇唐迎雪
-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多药耐药
- 食管鳞癌患者podoplanin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 2008年
- 对78例食管鳞癌术后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odoplanin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情况,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分析LMVD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odoplanin在淋巴内皮细胞上表达,在食管鳞癌细胞上不表达;不同侵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临床分期食管鳞癌患者LV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为用podoplanin免疫组化法评估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管生成来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李春华马廷行唐晓勇
- 关键词:淋巴管PODOPLANIND2-40
- 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肝论治探微被引量:8
- 2003年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多从脾肾气血方面着手,但临床辨证与肝有关者亦不少见。通过肝对脾肾作用的理论探讨及治则治法的分析,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提出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肝论治的观点。
- 唐晓勇孙振高唐由君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疗法从肝论治
- 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用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对照组68例用参芪片治疗。结果:化疗结束后第1天、第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5天、第7天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程度无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总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可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 马廷行田静李春华唐晓勇
- 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
- 浙贝母碱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多药耐药及其机理研究
- 目的:1.探讨“痰邪致病”与肺癌多药耐药相关性的中医理论。2.探讨肺癌中医证候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3.探讨浙贝母碱逆转A549/DDP肺癌细胞株耐药的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1.梳理中医学关于肺癌的古今文献资料,采用“取...
- 唐晓勇
- 关键词:肺癌逆转多药耐药
- 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在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沙利度胺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含吉西他滨一线治疗的6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药卡培他滨(单药组)以及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联合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2.8个月(95%CI为2.4~3.2个月)和3.1个月(95%CI为2.6—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6.1个月(95%CI为5.3~6.9)和6.3个月(95%C1为5.2—7.4,P〉0.05)。31例单药组患者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10例,疾病进展(PD)20例;30例联合组患者PR2例,SD11例,PD17例。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5%和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272)。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为Ⅲ~Ⅳ度腹泻。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能够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PFS,且毒副反应耐受性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 时圣彬马廷行唐晓勇李春华
- 关键词:胰腺肿瘤卡培他滨沙利度胺
-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参数和剂量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HT)与患者临床特征参数、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8例接受头颈部IMRT(颈部照射剂量≥40 Gy)联合化疗的肿瘤患者资料.治疗前后及随访观察中监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原发性HT定义为血清TSH高于正常值的上限伴或不伴有FT3/FT4的降低.基于放疗计划系统DVH,记录每一位患者甲状腺体积(TV)、甲状腺平均照射剂量(MTD)、最大点剂量(Dmax)、甲状腺接受≥5~ 50 Gy的相对体积(表示为Vx,x=5 ~50,5 Gy为间隔).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化疗、TV、MTD、Dmax及各DVH参数与HT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SH、FT3和FT4中位数分别为1.51 μU/ml、5.38和18.57 pmol/L.中位随访15个月(3~ 57月),14例(50.0%)患者出现HT,出现HT的中位时间为放疗后8个月(2~ 23月).患者首次监测发现HT时间点的TSH、FT3和FT4中位数分别为7.48 μU/ml(4.67~60.11 μU/ml)、4.05 pmol/L (0.40~5.77 pmol/L)和12.32 pmol/L(4.12 ~21.25 pmol/L),HT患者的TS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T患者的TV中位数为17.76 cm3,显著低于未出现HT患者的20.21 cm3(Z=-2.15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和V40与HT的发生风险相关(x2=11.340、4.102,OR =30.0、9.17,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患者年龄、V40均是HT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4.7、6.13,P<0.05).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IMRT后出现HT伴随TSH的显著增高.低龄、甲状腺体积较小的患者,甲状腺V40大于80%是发生HT的高风险因素.
- 王冬青翟利民高敏杨正强于清溪巩合义唐晓勇韩丽姜立喜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
- 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防治肿瘤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防治肿瘤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为3组。治疗(食疗)组43例,口服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对照A组41例,口服鲨肝醇及维生素B4片;对照B组42例,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SF)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7%、60.5%,对照A组分别为78.0%、43.9%,对照B组分别为95.2%、73.8%。治疗组、对照B组分别与对照A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升高明显,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化疗完成率、化疗KPS评分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亦低于对照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具有升高白细胞、减少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
- 马廷行李春华唐晓勇
-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症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
- 滋阴清热解毒法治疗肺癌的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解毒法治疗肺癌的机制。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该法治疗肺癌的机制进行论述。结论:滋阴清热解毒法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影响新生血管形成、降低PCNA蛋白及Cyclin D 1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改善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实现其抗肿瘤作用。
- 马廷行唐晓勇李春华
-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中医学术发掘
- 复肝注射液治疗肝癌30例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复肝注射液对中晚期肝癌客观疗效、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免疫指标、血象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中晚期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其中介入治疗组(对照组)20例,复肝注射液配合介入治疗组(综合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客观疗效、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及外周血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有效率和病灶稳定率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综合组AFP、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CD8等指标均显著降低,CD4/CD8明显升高,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综合组治疗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复肝注射液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抑瘤,改善微循环,提高化疗敏感性及自身免疫监视功能,抑杀癌细胞来实现的。
- 唐晓勇唐由君唐迎雪韩莉
- 关键词: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