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患者PLIF手术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检测老年患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前后D-二聚体含量,探讨PLIF术对老年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行PLIF术的65例老年患者,对比研究术前、术后24h、术后72h 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患者术前D-二聚体含量均在正常范围(0~500μg.L-1)之内,术后24h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58例患者D-二聚体含量在术后72h下降至正常范围之内,但仍高于术前;7例患者D-二聚体含量在术后72h仍高于正常范围,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后6例患者D-二聚体含量逐渐降至正常范围;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 PLIF手术对老年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影响较大,且术后24hD-二聚体含量升高显著,提示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增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唐晓杰飞翔丁惠强
- 关键词:D-二聚体深静脉血栓
- 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P-JAK2(磷酸化Janus激酶2)、P-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以及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3)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25~275g,分为对照组(n=30)、脊髓损伤组(n=30)和AG-490(JAK2酶抑制剂)+脊髓损伤组(n=30),随机分到4h、12h、24h、72h和168h各个亚组(n=6)。应用Allen’s重物坠落法并加改良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在相应时间点处死,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JAK2、P-STAT3、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大鼠ASCI模型并获得满意脊髓组织标本。HE染色示脊髓组织损伤严重阶段出现在ASCI后72h,而不是损伤即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JAK2、P-STAT3、Caspase-3阳性细胞较少,在脊髓损伤组各个时间点P-JAK2、P-STAT3、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JAK2、P-STAT3在脊髓损伤后4h迅速上升,12h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168h仍有表达。Caspase-3在脊髓损伤后4h迅速上升,72h达峰值,而后下降。AG-490+脊髓损伤组P-JAK2、P-STAT3、Caspase-3的阳性表达低于脊髓损伤组(P<0.01),但峰值不变。结论 ASCI可异常激活JAK2/STAT3信号转到通路,它可能对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细胞凋亡有着重要调控作用。
- 飞翔锁志刚丁惠强唐晓杰樊涛
-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凋亡
-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异常激活及意义
- 目的:研究JAK (Janus激酶)/STA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JAK2、STAT3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激活后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被异常激活的意义.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分为对照组和...
- 飞翔唐晓杰丁惠强锁志刚樊涛
- 关键词:脊髓损伤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
- 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行术中颈椎间盘造影,观察、分析颈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的损伤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行经前路切开损伤颈椎间盘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钛钢钣内固定术,术中对拟切除椎间盘及邻近椎间盘进行造影,共造影88个,切除44个。结果行术中椎间盘造影术后,诊断间盘损伤44个,与术中探查相符合,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损伤组间盘造影44个,压力为(47.58±13.77)kPa,容积为(0.99±0.22)mL;未损伤组间盘造影44个,压力为(200.48±16.92)kPa,容积为(0.15±0.57)mL。结论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术可以明确损伤间盘的损伤程度,发现相邻节段间盘的隐匿性退变或损伤,为手术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 黑龙唐晓杰侯晓辉丁惠强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72例,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度测量仪(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提供,国家专利号ZL2006 2 0002019)测量患者术前、术后24个月的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结果本组的72例中63例患者术后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24个月,9例失访。随访男35例,女28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1岁。术后患者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术后24个月,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活动度较术前下降明显,而左侧弯和右侧弯颈椎活动度无明显改变。
- 唐晓杰飞翔丁惠强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活动度
- 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量并比较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颈椎活动度的改变,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外科...
- 唐晓杰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活动度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异常激活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JAK(Janus激酶)/STA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JAK2、STAT3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激活后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被异常激活的意义。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随机分到4、12、24、72h和168h各个亚组(n=6)。脊髓损伤组应用Allen’s重物坠落法并加改良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在相应时间处死取脊髓,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组织中P-JAK2(磷酸化JAK2)、P-STAT3(磷酸化STAT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JAK2、P-STAT3阳性细胞较少,在脊髓损伤组各个时间点P-JAK2、P-STAT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损伤后4h迅速上升,12h达峰值(P<0.01),而后逐渐下降,168h仍有表达。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可异常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它可能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 飞翔唐晓杰丁惠强锁志刚樊涛
- 关键词:脊髓损伤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