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芬
- 作品数:91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靶向PRRSV核衣壳蛋白N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靶向PRRSV核衣壳蛋白N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方法]设计并人工合成靶向PRRSV核蛋白N基因的3个siRNA靶序列,将其插入CMV启动子下游,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4.1-CMV中,对该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核蛋白基因表达的siRNA干扰重组质粒载体pSilencer-N。[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运用RNA干扰技术进行PRRSV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 曹素芳李明王岩刘长斗朱赞梅唐桂芬肖松云
- 关键词:PRRSVSIRNA
- 一种引起肉仔鸡免疫和生长抑制病的新病毒的初步鉴定
- 从发生免疫和生长抑制病的肉仔鸡中分离到了一种新的病毒,对其生长特性、理化特性、形态特性和核酸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鉴定。该病毒粒子呈不规则的六边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70nm。病毒核酸为双链RNA。能够在10日龄...
- 刘兴友刘应鹏李雪华江倩胡建和王献文航柏林姚四新唐桂芬王艳玲
- 关键词:病毒特性
- 文献传递
- 新发生的鸡免疫和生长抑制病的初步研究
- 河南某些肉仔鸡场发生以免疫和生长抑制为主的疾病,其自然发病率100%,未发生继发感染鸡群的自然死亡率10%以上。发病初期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用肾传支疫苗不能有效预防,且感染鸡群逐渐向周边扩散。对该病...
- 刘兴友姚四新何宏轩臧莹安王三虎唐桂芬陈溥言
- 关键词:病毒
- 文献传递
- 用pFASTBAC-THa系统表达IBV SD株S1基因的研究
- 将含IBVSD株S1基因的质粒PMD18-T-S1酶切,回收纯化S1基因并与pFASTBAC-THa连接,转化DH5a,经鉴定后制备重组SD S1 Bacmid DNA。序列测定后,转染SF9细胞,制备重组病毒。免疫荧光...
- 刘兴友李文刚唐桂芬戴亚斌刘尚高甘孟侯
-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S1基因
- 文献传递
- 两株高致病性PRRSV河南分离株ORF5基因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从河南信阳和新乡两地区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中分离出能引起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命名为HN1和HN2。采用RT-PCR方法从分离的2株PRRSV中均分别扩增出ORF5基因,并将其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所测序列,并与北美洲型VR-2332株及国内分离株进行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ORF 5核苷酸与北美洲型的同源性为81.2%~99.1%,与欧洲型Lv株的同源性分别为35.9%和35.3%,推导氨基酸与北美洲型的同源性为84.5%~99.5%,与欧洲型Lv株的同源性分别为46.0%和45.5%。证明新分离到的PRRSV毒株仍属北美洲型。与国内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毒株JXA1、HUB1、JX0612、GDZC1、ZQ、SX-1、HB1、HEB1、Hnyz核苷酸同源性达96.5%~99.1%,氨基酸同源性为96.0%~99.5%。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2个毒株GP5蛋白氨基酸序列中的抗原表位已经发生变异。
- 曹素芳李明王岩刘长斗朱赞梅唐桂芬肖松云
-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克隆
- 某奶牛场饲用玉米霉菌毒素的检测及霉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解某奶牛场饲用玉米中霉菌的污染情况,试验多次、多点采集饲用玉米样品5份,采用ELISA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aflatoxin B, AFB)、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的含量,并分离样品中的霉菌,通过形态观察、PCR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5份样品中AFB、DON、ZEN的检出率均为100%,OTA均未检出,其中1份样品中AFB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超标率为20%;DON和ZEN在所有样品中均未超标。经形态观察、PCR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最终从饲用玉米样品中鉴定出三种霉菌,即黄曲霉菌、索状青霉菌和增殖镰刀菌。说明该奶牛场饲用玉米饲料受到了黄曲霉菌、索状青霉菌、增殖镰刀菌所产生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污染。
- 李新锋郭净邑赵盼盼郭建来常选妞刘昆唐桂芬贾卫军兰尊海向瑞平薛通通杨建平
- 关键词:饲用玉米霉菌毒素霉菌
- 饲料总能的测定 氧弹量热法
- 王金荣唐桂芬王朋乔汉桢甘利平王海燕刘腾鹏段二珍姬向波李新锋刘昆段海涛赵雪峰赵林萍
- 复合益生菌固体发酵黑水虻幼虫过程中的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固体发酵黑水虻幼虫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菌落数≥5×10~9CFU/g)、酿酒酵母(活细胞数≥2×10~9个/g)和植物乳杆菌(菌落数≥2×10~9CFU/g)对黑水虻幼虫和麸皮按1:1的混合饲料进行发酵,发酵0~24 h每隔4 h取样1次,每次随机抽取3袋,随后第2、3、4、5、6、7、8、9、10、15、20天各取样1次,每次随机抽取3袋,检测发酵饲料中的主要营养物质、pH、乳酸、乳酸菌活菌数和多肽含量。结果表明:发酵8~16 h,pH随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16 h以后pH趋于稳定;发酵第2天乳酸菌活菌数量达到顶峰,为8.8×1010个/g;发酵饲料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总量等营养物质含量均略高于发酵前;发酵第2天,发酵饲料中乳酸含量达到了5.15%,多肽含量达到了6.55%,随后乳酸和多肽含量缓慢增加。
- 魏红芳刘昆姬向波唐桂芬李卫兵唐杏雨刘颖慧郭建来
-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固体发酵
- 大蒜简易实用脱毒技术
- 1996年
- 大蒜是我国传统的日常调味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好产品,我国年出口总量大约在50~60万吨,我省是大蒜的重要产区.由于大蒜连年使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品种退化相当严重,几乎全部感染病毒,表现为植株矮小、条纹花叶、小蒜瓣和独头蒜增多,产量逐年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利用组织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脱毒和新品种选育,如日本培养的巨型大蒜,株高60cm、叶长28cm、叶宽5cm,单株蒜苔重50g,单株蒜头重300~500g.
- 董五辈唐桂芬兰尊海
- 关键词:大蒜脱毒技术
- 无公害芽菜工厂化生产病害防治的研究
- 1996年
-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过氧乙酸(PAA)在无公害芽菜工厂化生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0.03%PAA(pH5.8)能提高萌发率,促进豌豆幼根、幼芽生长,且长势整齐一致.0.05%PAA(pH5.1)开始降低萌发率,抑制幼根、幼芽的生长,根部出现轻度受害症状.0.10%PAA以上浓度,对生长的抑制作用依次加强,根部出现严重受害症状.在芽菜工厂化生产中,可用PAA杀菌、调节培养液pH值,提供活性态氧,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 董五辈唐桂芬兰尊海陈艳孟国良
- 关键词:芽菜病害过氧乙酸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