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进宝
-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探究——以三明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长期以来,应用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同质化、教学方式单一、教研脱节、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以团促教、根植于传统、学习民间、项目驱动等改革对策,旨在探究应用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在传承地方音乐文化方面的可行性路径,彰显民族器乐传承优秀音乐文化以美育人的作用。
- 唐进宝江水莲刘玲美
-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
- 闽西北戏曲伴奏乐队的生存现状考察与功能探析被引量:2
- 2020年
- 闽西北地区古老戏曲剧种当属福建戏曲的瑰宝。从这一区域戏曲伴奏乐队生存现状与功能进行多次考察后发现,以永安大腔戏、尤溪南芹小腔戏、大田汉剧、泰宁梅林戏等代表的剧种,在伴奏乐队建制演变、乐器摆放、多声结构功能等方面极富特色。以乐队伴奏艺术手法为依托,采样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挖掘戏曲乐队中伴奏乐器对唱腔板式、唱腔情绪等的影响,集中体现乐队伴奏乐器对唱腔的起伏变化、音色与情绪的融合、内在节奏律动等多声结构形态的功能特征。
- 唐进宝
- 关键词:闽西北乐器
- 谈二胡演奏的心理控制被引量:4
- 2011年
- 如何把健康的演奏心理引导入二胡演奏中来,以提高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这需要进一步认知和探讨。良好的演奏心理状态是演奏者毕生所追求的,通过对二胡演奏心理控制进行探索与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对演奏者的演奏心理控制应该有所帮助,尤其是对致力于二胡演奏的演奏者。
- 唐进宝
- 关键词:二胡演奏心理
- 应用型高校美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4
- 2021年
- 作为"五育"之一的美育,在高质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苏区中小学美育教育面临优质资源匮乏、师资队伍不足、特色项目缺失等问题。为了破解以上问题,三明学院牵头成立"苏区美育发展学院",通过校政、校企、校校的产教融合的"3351"模式,即三条路径、三个项目、五项成果、一个品牌,实现"资源共享"和"学生共育",构建校内外美育协同发展新模式,打造苏区美育应用型师资团队,推进美育项目驱动创新班建设,加强苏区大中小学校美育研究,拓展美育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苏区美育高质量发展,形成苏区美育校地共生新格局。
- 伍荣生江水莲唐进宝
- 关键词:苏区
- 探析地方戏曲根植高校音乐专业的传承途径被引量:2
- 2019年
-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底蕴。该文通过对地方戏曲音乐根植高校音乐专业的传承途径的探析,分别从"传承之器、传承之人、传承之制"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旨在探索地方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的举措,使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也为转型时期地方高校如何将戏曲文化根植音乐专业的传承途径提供参考,系"活态"传承之根本。
- 唐进宝
- 关键词:地方戏曲传承途径
- 乡土音乐植根高师音乐教育的传承路径探索被引量:4
- 2019年
- 乡土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中华民族音乐各美其美的源泉,传承乡土音乐就是留住中华民族音乐的根脉。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是传承乡土音乐的重要载体,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具备教授乡土音乐能力的师资,是当今时代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期待。高师音乐教育应响应期待,在课程设置中保障其学时与学分,在师资建设中以“1+N”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在教学形式上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依托“产学研”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实习等方面加强实践,不断深化改革,让当地的乡土音乐全方位的融入培养方案,植根课堂与实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当地乡土音乐文化优秀的表演者、传承者和教育者。
- 江水莲唐进宝
- 关键词:乡土音乐高师音乐教育
- 将乐南词的当代传承路径探析
- 2020年
- 通过对将乐南词的实地考察发现,其当代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鉴于此,试从坚持传统与当代的双向传承、以展演和比赛为载体、根植教学实践、培养传承人才等方面探析将乐南词的当代传承路径,旨在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将乐南词提供参考。
- 唐进宝
- 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以三明学院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在地方高校转型的新时期,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如何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创新、实践、团队"三位一体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内涵与培养导向、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等三个部分分别加以阐述。
- 唐进宝
- 关键词:第二课堂对接实践教学
- “非遗”将乐南词传承现状考察
- 2020年
- 将乐南词(闽北南词)是福建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遗存,同时也是江浙音乐文化南迁的佐证,是研究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材料。其艺术形态独特,备受欢迎,却在主观与客观环境的影响下,没有展现其应有的身姿。置于非遗生态环境下,对将乐南词生存及传承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分析,重新审视南词非遗保护之关照与生态环境,以期回归它的"传统",透析传承发展现状,旨在为更好地探讨音乐类非遗项目的生态环境重构与传承发展探寻路径。
- 唐进宝
- 关键词:传承现状
- 永安大腔戏的音乐特色及传承被引量:1
- 2020年
- 形成于永安青水丰田村的大腔戏,由于封闭式地理环境及特有的传承方式,至今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唱腔特点,为研究中国的古老剧种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永安大腔戏因独特的音乐唱腔、器乐伴奏、传承方式等特色,使得这一原始、粗犷、古朴的古老剧种独具艺术风格和魅力。
- 唐进宝
- 关键词:古老剧种音乐唱腔传承方式音乐特色唱腔特点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