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宗江

作品数:52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3篇肺癌
  • 10篇肝移植
  • 8篇灌注
  • 7篇叶提取物
  • 7篇银杏叶
  • 7篇银杏叶提取物
  • 7篇再灌注
  • 7篇提取物
  • 7篇灌注损伤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手术
  • 6篇肿瘤
  • 6篇大鼠肝移植
  • 5篇增殖
  • 5篇食管
  • 5篇缺血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癌组织
  • 5篇倍体

机构

  • 37篇郑州大学第一...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郑州大学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52篇夏宗江
  • 13篇王跃斌
  • 11篇叶启发
  • 9篇赵松
  • 8篇明英姿
  • 8篇赵高峰
  • 8篇丁志丹
  • 7篇胡伟
  • 7篇周昆
  • 5篇王家祥
  • 5篇方泽民
  • 4篇周杰斌
  • 4篇刘霞
  • 4篇李丰科
  • 3篇崔广晖
  • 3篇牛冰
  • 3篇胡祎
  • 2篇宋再
  • 2篇冯敏
  • 2篇李冰

传媒

  • 8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医学信息(手...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7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h1/Th2平衡的变化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Th1/Th2平衡的变化,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复发及正常人IFN-γ、IL-2、IL-4、IL-6、IL-10、IL-5的含量水平,分析其含量水平变化的原因。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及复发组的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水平均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Th1型细胞因子显著下降(P<0.01),而Th2型则显著升高(P<0.01),表明Th1/Th2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当食管癌患者手术之后,Th1型细胞因子含量则上升(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含量则下降(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之后有利于T细胞亚群的恢复和促使手术前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偏移得到一定的纠正,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周昆闫焱赵松冯飞跃李冰刘霞夏宗江
关键词:食管癌TH1/TH2平衡细胞因子
缓激肽促进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侵袭及其机制
2011年
目的观察缓激肽(BK)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BK对40例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划痕愈合和运动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刺激和抑制缓激肽各20例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变化并研究其机制。结果划痕实验后分别测量愈合距离,结果示BK组24h和48h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9.2±3.3、94.1±2.9,而阻断其受体或者ERK1/2通路则迁移细胞数分别为51.2±2.1、73.2±2.7和47.5±3.4、77.6±3.8。Transwell实验检测BK对A549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BK可以明显促进A549的侵袭能力。阻断BK受体或ERK1/2通路则可以抑制其侵袭能力。结论缓激肽促进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胡伟胡祎周昆夏宗江王跃斌
关键词:缓激肽肺癌细胞迁移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XIAP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XIAP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 I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XIAP mRNA的表达。结果:XIAP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的表达(P<0.0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XIAP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赵剑波夏宗江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胃癌凋亡抑制蛋白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1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者10例,其中4例X线胸片确诊,6例胸部CT检查确诊,剖胸探查2例。行单纯经胸入路手术10例,行胸腹联合入路手术2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创伤性膈疝治愈率、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
胡伟刘霞夏宗江周昆王跃斌
关键词:外伤膈疝创伤性手术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
第一章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oLT)的建立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脏移植(OLT)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肝脏移植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方法:采用Kamada’s二袖套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
夏宗江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肝移植调控基因缺血再灌注
肾母细胞瘤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
2002年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E cadherin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5例肾母细胞瘤 (病例组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其中临床Ⅰ~Ⅱ期 2 1例 ,Ⅲ~Ⅳ期 14例 ;或病理分型 :有利组织类型 (favorablehis tology ,FH) 30例 ,不利组织类型 (unfavorablehistology ,UH) 5例。以 10例儿童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正常肾组织E 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10 / 10 ) ,而肿瘤组织的阳性率为 4 0 % (14 / 35 ) ,2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临床分期及各分型之间E cadherin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 cadherin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的发生。
夏宗江宋再贾敏庞艳丽王家祥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E-CADHERIN上皮型钙粘附素免疫组织化学
p53和Ki-67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p53和Ki-67的表达在人胸腺瘤发生、侵袭和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胸腺瘤患者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 在WHO分型A+AB型、B1+B2+B3型、C型胸腺瘤患者中,p53和Ki-67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5,8.452;P=0.038,0.015);在Masaoka分期I期、Ⅱ+Ⅲ+Ⅳ期胸腺瘤患者中,p53和Ki-67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4.757;P=0.018,0.029);p53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142;P=0.003)。结论 p53和Ki-67的过度表达在胸腺瘤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共同影响着胸腺瘤的发生、发展。两者的检测有助于对胸腺瘤的早期诊断,并判断其恶性程度、侵袭和转移能力及预后。
谭林王铁栓赵松夏宗江
关键词:胸腺瘤胸腺癌P53KI-67
肺真菌病并肺动静脉畸形一例漏诊并文献复习
2009年
目的:提高临床对肺真菌病并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肺真菌病并PAV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间断性咯血5年,加重1年入院。曾诊断为肺结核行规范抗结核治疗1年,咯血未见好转。查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下壁心肌缺血;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见右肺尖类圆形病变,内见空洞影,右肺尖强化不明显,与其相连的肺动脉、肺静脉未见增粗。考虑PAVM,经胸腔镜行右上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真菌病并PAVM。结论:PAVM多由先天发育缺陷引起,而由肺真菌感染引起者罕见,临床应予以关注。
司强赵松孔伟华夏宗江廖亮
关键词:肺疾病真菌性漏诊动静脉畸形
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EGb)组、生理盐水对照(NS)组和假手术组(SO)。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6,2 4 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ALT和AST;肝组织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mRNA及Bcl-2mR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2,6,2 4 h,EGb组血清ALT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生NS组(P<0.0 1)。血清AST水平在供肝再灌注2,6 h时明显低于NS组(P<0.0 1)。供肝再灌注后2,6 h时EGb组TNF-αmRNA的表达明显低NS组(P<0.0 5)。供肝再灌注后2,6,2 4 hEGb组Bcl-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NS组(P<0.0 1)。结论经EGb预处理供可减轻大鼠肝移植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影响TNF-αmRNA,Bcl-2mRNA的表达,对供肝有保护作用。
夏宗江叶启发明英姿周杰斌牛冰
关键词:肝移植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预处理效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预处理效用。方法: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EGb组)。各组分别观察移植肝再灌注后2h、6h和24h肝组织中TNF-α、IL-1含量及血清ALT和AST含量和肝组织学变化。结果:SO组与NS组血清ALT和AST含量,肝组织TNF-α和IL-1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EGb预处理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抑制Kuffer氏细胞激活减少释放TNF-α和IL-1始动因子并调控缺血再灌注因子水平达到保护供肝作用。
周杰斌杨学抗叶启发明英姿夏宗江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移植银杏叶提取物TNF-ΑIL-1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