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多杰昂秀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民族
  • 4篇法治
  • 2篇双语
  • 2篇民族地区
  • 2篇法律
  • 2篇法人类学
  • 2篇藏族
  • 2篇偿债
  • 1篇地方民族立法
  • 1篇第三法域
  • 1篇读书
  • 1篇读书会
  • 1篇仪式
  • 1篇张弛
  • 1篇中华民族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视野
  • 1篇萨摩亚人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机构

  • 11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11篇多杰昂秀
  • 1篇胡勇
  • 1篇朱未

传媒

  • 5篇青藏高原论坛
  • 3篇民间法
  • 1篇南昌教育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民间规范在国家立法中的空间展开及实现机制——基于青海省地方立法实践的考察被引量:1
2020年
我国"统一、分层次"的立法体系为民间规范介入国家立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结构,但民间规范在国家立法中的表现形式各有特点。中央层面的立法主要是为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和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事项提供规范供给。因此,就民间规范之于中央立法而言,其被直接认受的空间几近于零;地方层面的立法从省级到县级存在着立法类型与现实需求上的显著区别,这又决定了民间规范在地方立法中的表现形式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从青海省地方立法的实践考察来看,民间规范对于地方立法的品质塑造与效果彰显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指明,民间规范介入地方立法虽然有其现实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其实现仍有依赖于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路径保障。
多杰昂秀
关键词:民主立法
青海省“双语”教育改革及其法制建设问题刍议被引量:1
2010年
教育与法制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教育有利于法制的促成,法制推动教育进一步的发展。教育为法制建设提供条件,法制理念为教育指向目标。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方的存在。青海省"双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决策无疑将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尤其对积极转变民族地区人民法制观念和国家法制统一起到推动作用。
多杰昂秀
关键词:民族地区法制建设
第十一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暨第六届青藏高原法治论坛综述
2021年
由中国社会学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青海民族大学主办,青海省法学会、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延辉律师事务所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类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基地协办的第十一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暨第六届青藏高原法治论坛于2021年10月9-10日在青海民族大学举办。本届论坛以"法律与社会"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2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近400余人参加了论坛,围绕"法律与治理""法律与秩序"论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与探讨。论坛开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成俊教授主持。
多杰昂秀
关键词:律师事务所社会学专业
藏汉双语法治人才培养与“依法治藏”:甘肃省法官学院的经验被引量:2
2019年
加快藏汉双语法治人才培养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依法治国'目标在法治人才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将国家力量介入藏区社会,进而深度推动新时代国家建构的重要途径。当然,将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满足当地公民对于公正获得感的过程作为一个横切面来观察,同样可以为'依法治藏'目标在司法领域如何形塑藏区社会的现代性提供一个有益的观察视角。甘肃省法官学院的经验对于理解和诠释以上问题意识提供了生动的和值得借鉴的范例,尤其是在'依法治藏'理念方面贡献了独具特色的经验启示。基于甘肃省法官学院的经验总结和对依法治藏目标的法理阐释,民族自治地方应当立足地方社会实际以便充分挖掘相关制度的利好优势,从而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不断引向深入。
多杰昂秀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法》
贫瘠的突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读后
2016年
'赔命价'习惯法的研究缘起于作为一种民间法律现象的特殊性,在依附于学界对法的认识问题上提出的多对概念范型的背景之下,其探讨展开了法理学和刑法学等领域的'公共空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一书从谱系学意义上考察了'赔命价'习惯法的起源脉络,也现实分析了其所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并落脚于民间法与国家法的沟通与互动当中。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将揭示其流变过程、与同质性规则的对比等问题的重要性。在分析'赔命价'习惯法的研究和相关背景后,将作者的研究归纳为'贫瘠的突围',即'赔命价'习惯法的自身缺陷、与第三法域必然紧密联系而发展的未来进路,这亦是进一步研究'赔命价'习惯法的必然之问。
多杰昂秀赵康仪
关键词:赔命价第三法域
读《萨摩亚人的成年》——法人类学读书会札记
2016年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第十九期法人类学读书会,今天到场的嘉宾有法学院淡乐蓉教授与杨田甜老师,还有各年级的研究生代表。我们的读书会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报告,第二环节是评议,第三环节是自由评议和发言。按照读书会的安排,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著的《萨摩亚人的成年》这本书。首先有请张弛同学做主报告。
朱未多杰昂秀
关键词:萨摩亚人法人类学米德文化决定论张弛
原生的法——青海果洛藏族地区“偿债宴”调研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对青海果洛藏族地区的"偿债宴"现象作了法律人类学的考察,并通过一个新近的个案揭示了"偿债宴"的法律程式及其异化。藏族"偿债宴"之所以独特,在于它作为一种原生的法,呈现的是前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结构,体现"夸富宴"的本质。青海果洛藏族地区的"偿债宴"习俗,对建构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具有反思意义。
多杰昂秀
关键词:个人破产制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以青海省地方民族立法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地方民族立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包括了完善各类地方民族立法的新要求。青海省作为西部多民族省份,在地方民族立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重点领域依然存在立法空白、法规创新立法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新时代推进我国地方民族立法不断创新发展,应当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地方民族立法工作,在“国家整体利益首位”前提下保障各民族多样性发展,充分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法原则与要求,做到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立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趋于成熟和定型。
多杰昂秀任林清
关键词:法治地方民族立法
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藏族“偿债宴”习俗
债是社会交往与演化的元规则,不同社会结构下人们对于债务的安排决定了社会自身的运作逻辑。本文通过对礼物经济与商品经济之不同债务逻辑的考察,试图在比较视野之中推导出有关法律与经济的道德性结论。全文分成四章内容。  第一章交待...
多杰昂秀
关键词:法律属性藏族
民间习惯司法适用的经验省思——基于青海省的实践
2023年
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基于青海省的实践表明,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在司法事实认定、司法调解以及司法判决等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在“制度层面”和“人的因素”上面临一定的问题。在“制度层面”上,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缺乏健全的配套措施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在“人的因素”上,基层司法人员缺乏主动适用民间习惯的意识与能力。为更好完善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条件,应从“制度层面”强化以司法解释、指导意见和指导性案例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供给,同时从地方层面积极拓宽司法制度的建设路径;而在“人的因素”上要切实提高司法人员适用民间习惯的意识与能力,包括强化司法为民理念和重视民族地区基层司法专门队伍建设。对于多民族地区特殊的司法环境而言,还应当赋予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以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多杰昂秀
关键词:司法适用基层法治民族地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