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珍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大鼠脚桥核中胆碱能M_2受体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胆碱能M2受体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脚桥核(pedunculopontine nucleus,PPN)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胆碱能M2受体在PD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取脑组织固定后作连续冠状冰冻切片。以鼠源M2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采用免疫组化SP法,镜下控制显色。以阳性细胞计数及平均光密度为分析指标,对M2受体在PD模型大鼠PPN中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PPN部位及PD大鼠未损毁侧PPN部位均表达比较丰富的M2受体阳性细胞。PD大鼠损毁侧PPN部位M2受体阳性细胞明显稀疏。与对照组和PD大鼠未损毁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3组间阳性部位的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D状态下PPN内存在表达M2受体的神经元变性死亡或受体脱失。而其余未发生变性死亡或受体脱失的M2受体阳性神经元其表达强度并不受影响。同时发现,影响PPN内M2受体阳性细胞变化的因素具有单侧性。
- 惠艳娉向莉张巧俊央珍李小颖吴仲恒袁海峰
-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多巴胺
- 阻断5-HT_(1B)受体对正常和帕金森病大鼠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的不同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体循环给予5-HT1B受体拮抗剂SB224289后,对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正常和PD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比较阻断5-HT1B受体后两组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结果①PD组大鼠STN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7.87±1.37)Hz]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6.59±1.44)Hz,P<0.001]。两组大鼠STN神经元均表现为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3种形式。正常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33.33%、54.17%和12.50%;PD组分别为31.25%、35.42%和33.33%,PD组大鼠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②阻断5-HT1B受体后,正常大鼠STN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1),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P<0.05)。而PD组大鼠阻断5-HT1B受体后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PD大鼠STN神经元呈过度兴奋状态;阻断5-HT1B受体可兴奋正常大鼠的STN神经元,而不影响PD大鼠的神经元活动。
- 袁海峰惠艳娉央珍乔鸿飞郭方圆薛莉张巧俊
- 关键词:帕金森病底丘脑核神经元电活动